分享

学唐楷,要学初唐,方为正道

 书艺咀华 2020-11-09

🔥

“欧颜柳赵”,被后世誉为四大楷体,影响深远,但历史上总有人会“唱反调”,认为他们不可学。

比如北宋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柳与欧为丑怪恶札祖”,“颜鲁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他为什么这么说?后人有些解释是“文人相轻”,或说米芾有意诋毁。这种解释,对其他人或许适合,但对遇石而拜、与石称兄的一代开创性书家,则是小人之言了。

智永真书千文集字

米芾认为欧颜柳不可学,但同时又推崇初唐的智永、褚遂良,这又怎么解释?

米芾评价欧柳颜“皆一笔书”、“安排费工”,是说他们的笔法太单一了,结体费事、失去了天趣。对智永千文,他称赞其“八面具备”,说的也是笔法丰富。他又说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可见其审美重点乃是自然与天趣,对刻意安排的都不感冒,这也符合米芾不羁的秉性。

除了以上原因,米芾对行书的钻研和对晋韵的推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他看重的是楷书能否与行书很好很自然地相通。黄惇先生有一个论点:颜柳楷书的点画独立,且都已具有装饰性,必然不会是楷行相通的。这个很重要,这是颜柳楷书与初唐楷书本质的区别。初唐楷书脱自“二王”,下笔直书,没有那么多装饰,行笔速度快,能很自然地转换到行书。估计赵孟頫也是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的楷书与并列的前辈截然不同了。

米芾小楷

你把智永的真书千文临好,再去临习《兰亭序》,会发现毫无障碍;反过来,如果你在颜柳上下了很大功夫,然后再去临“二王”行书,就会发现很困难。这是由两种不同书法体系造成的,体系不同,笔法也不同、节奏也不同,很难打通。

所以,我们主张,学唐楷最好从初唐学。当然,这只是我们的一种观点,未必正确,也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书友。如果是单纯喜欢唐楷,习之也无妨。

 阅读更多👇

🔥学书法,宜从初唐入手

🔥故宫藏米芾小楷真迹

🔥抛弃“笔法”,就没有书法了

🔥行书用笔12法,必须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