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原经常被游牧民族吊打?真相残酷原来我们这样处理游牧民族

 战略与时政 2018-01-09


背景音乐

游牧入侵bgm:

Sopor ternus & the Ensemble of Shadows - Harvest Moon (Cornflowers II)

明清时期耕作一亩地,平均一年亩产340多斤的粮食,西汉末年一个重步兵一年的食量是18石,约合1000斤,三亩多的地就能养活的了。在草原上放养一头羊少说要20亩草场,一个5口之家至少需要300-400头羊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至少需要6000-8000亩地。

游牧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低效的,基础如此,也就承载不了大量的人口。没有成规模的人口也就不会形成物资、信息沟通交流的城市。而在古代,没有城市也就等同于没有工业生产能力、没有科技研发能力。

汉代时候,我们看卫青、霍去病可以屡屡的以少胜多吊打游牧民族的匈奴。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汉朝的军队在装备技术上占据优势。汉朝可以冶炼铁质兵器,打造金属的头盔、铠甲,给士兵装备杀伤力惊人的弓弩。

而反过来看匈奴方面,将士们身穿用兽皮粗糙缝制的衣服,只有贵族和部队头目才拥有少量的金属兵器,大多数士兵所用的武器是木头制成甚至是用兽骨做的,当时一口锅在草原上都是稀有物品,只有贵族才有。这样的差距,就相当于F-22和歼7之间的距离,打起来结果会是怎么样就不用说了吧。古代中原王朝为了克制北方民族发明了一种武器,游牧骑兵看了这个就头疼。

从历史上来看游牧文明一直是依附于农耕文明的。通过贸易,游牧民族才能获得中原王朝的金属制品、生活用具、乃至生存所必须的盐。而主动出击也往往是因为天灾,活不下去了,或者中原王朝内乱实力降的很厉害,他们有便宜占,才集结起来半军半民的部队南下打秋风。

在绝大多数时间,游牧民族都是正面刚不过农耕社会的,无论是技术、装备水平,动员规模还是组织形式都无法同中原文明相媲美。要真是两军主力硬碰硬的打起来,吃亏的往往游牧民族。

那为什么大多时候中原王朝没有将草原纳入统治板块中,璐璐以前也就这个问题分析过。人类所有的活动大都是经济利益驱使的,花费巨大的战争更是如此,要衡量投入和收益。

发动对游牧民族的战争,即便消灭了他们,占领了草原,但不能耕种,产出少,而且草原一马平川很难守,对我们来说也是亏的,不划算。

中国历史上只有三次游牧民族的大规模入侵,而都是在中原王朝内乱的基础上趁虚而入。

晋朝先有八王之乱,中原被打的元气大伤后,人口凋敝后,“五胡”才敢出头闹事,而此时的五胡大都是已经半汉化了的半农耕半游牧民族;第二次是宋失去了燕山屏障和农业发达的京津地区,辽、金、蒙古先后继承了对北方的控制,所以才能越打越强。

而第三次是清,但灭亡明朝的是李自成,清是趁着中原大乱无主捡了个漏。

其实这一点,你也可以反过来想,如果我们总是输,那么应该是我们称臣纳贡,就像宋朝,但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时候不是这样的,经常是我们扫荡草原。

更多时候是游牧民族向我们称臣纳贡。稍有抬头,就派兵打击,像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回鹘、柔然、高句丽,明朝对蒙、元,都是这个路数。只不过记载史书的文人对咱们被人打了就大呼小叫,大书特书,咱们打别人往往一笔带过,比如史书上经常记载,哪哪不服王化,平之。

《迷彩虎》

每天与你

不见不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