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练习克己复礼好处:情绪缓和、换位思考、心安、倾听、睡眠、气质

 芳草屋845 2018-01-09

收藏、转发、点赞的头友们顺手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要认识「克己复礼」的意思,我们需要借助一下《庄子》里的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齐物论》中的「吾丧我」

在孔子、老子、庄子那个时代,「中华先贤的世界观」与「现代人的世界观」是完全不一样的。

「现代人的世界观」就是牛顿经典力学所描绘的世界,是一个单一结构的、可知的世界。

「中华先贤的世界观」是一种重叠结构的世界。「完整的世界」有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重叠而成,一个是显性的世界,人能通过感官感觉到,还有一个是隐性的世界,感官是无法感觉到的,但是,世界的主体却在隐性的世界中,这就是「重叠结构世界」。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的人」也有两个人体、两套心智系统。

练习克己复礼好处:情绪缓和、换位思考、心安、倾听、睡眠、气质

」是显性世界中的肉体的心智系统的自我意识,「吾」是隐性世界中的本体的心智系统的自我意识,这两个自我意识平时是重叠在一起的,一般人是分不清楚的。

但是「我」并不是真正的我,那个「吾」才是真正的我。「吾丧我」的意思就是,要让外在的心智系统停下来,让内在的真正的我(吾)的心智系统启动。

第二个概念是《逍遥游》中的「至人无己」

至人」是真正懂得转换自己心智系统的人,懂得使用自己内在心智系统。这样的人,「我」的心智系统是不用的,这就是「无己」,也有的说法叫做「忘我」、「空」,都是一个意思。

.

大家如果理解了这个两个概念,我们就可以来解释「克己复礼」的意思了。

「克己」是一种目标,目标是走向「无己」,让「我」的心智系统停下来,启动「吾」的心智系统。

「复礼」是具体的方法,让「我」的心智系统停下来,启动「吾」的心智系统的具体方法。

这里要重点解释一下什么是「」,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礼」,与孔子所认识的「礼」,那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个「礼」也不是孔子创造发明的,而是来自于黄帝时代。真正的「礼」是教人如何在动态的生活、工作中,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学会了心智系统转换,在「吾」的心智系统中,所有的生活、工作行为总和都是「礼」,而这样的人,就被称为「仁」者。

如果一个人还不会心智系统转换,那么,就去模仿那些「仁」者的行为,这也是「礼」。

当然,单纯的模仿行为,还是学不会心智系统转换的,还需要配合一定的心法练习,这种心法就是儒家的《大学》。

练习克己复礼好处:情绪缓和、换位思考、心安、倾听、睡眠、气质

《大学》是一本非常系统的,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教科书;《中庸》则是对于心智系统转换中的一些重点问题的讲解,用今天的话来说,像一本教辅书;《论语》则是孔子对弟子练习心智系统中一些问题的点评,以及弟子练习心智系统的心得汇总。

所以,「克己复礼」真正的意思是,在动态的生活、工作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

那么,我们要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在动态的生活、工作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有什么好处?

我们现在比较能接受的是一种静态练习,比如,每天专门找个几分钟打一会儿打坐,冥想一会儿,然后,继续去生活、工作。

这样的静态练习,其实,很难把静态中的心理状态带到动态去的,所以纯粹以静态的方式练习心智系统转换,效果是很慢的。

而动态的练习,其实只要你清醒了,一起床了,就开始在练习了,时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心智状态。

这种动态的练习,看起来是很难的,很多人在静态的状态下都静不下来,更不要说是在动态的状态下。

但是真正练习过动态转换心智系统的人,都有体会:在动态的练习过程中,不断能获得各种各样的「良性反馈」,比如,心能静下来、情绪变得缓和、能够换位思考、能够倾听别人,甚至连改善睡眠、提升气质、减肥都很有效果。

所以虽然动态练习心智系统转换不容易,但是,在这种不断出现的「良性反馈」中,练习者收获还是巨大的。

更多关于「在动态中练习心智系统转换」,大家有兴趣可以来看我的头条号文章:导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

收藏、转发、点赞的头友们顺手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