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 诗词赏析

 南山ren 2018-01-10

©古诗词赏析

日日花前常病酒,

不辞镜里朱颜瘦。 


10

1月

星期三


《鹊踏枝》


唐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注释

诗词

1. 闲情:即闲愁,无端无谓的忧愁。抛掷:丢弃。

2. 病酒:饮酒过量引起身体不适。

3. 不辞:不辞让,不推辞。朱颜:红润的面色。

4. 青芜:杂草丛生的草地。

5. 何事:为何,何故。

6.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闲情”的词,表达了一种孤寂、凄冷的感受。


“谁道闲情抛掷久?”起句以反问的句式,把这种欲抛弃而又难以放下的“闲情”提了出来。短短的七字,其实包含了很复杂的内容。“闲情”撩人心绪,作者要想方设法把它抛掷掉;为此,他努力了很久,以为自己已经远离了“闲情”;可果真是如此吗?不是。“谁道”二字的出现,否定了一切,他最终还是失败了。因此,仅此七字即可见词人心中郁结的惆怅以及挣扎的痛苦。至于这种“闲情”到底是什么样的,词人没有言明,或者他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而正是这种莫名的“闲情”才是最折磨人的。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两句,是对上句的进一步补充说明。“每到春来”,万物复苏,这种“闲情”便也开始生发,年年如此,令人无比的惆怅。“惆怅”是内心若有所失又若有所追寻的一种迷惘的情意,带给人更多的是一种寂寞、无奈的情绪。既然无法摆脱,词人便以一种无怨无悔的口气道出“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这两句极悲壮的话语。


什么是“病酒”?借酒消愁,愁多故饮酒过量,以致身体不适,乃至容颜憔悴。既然如此,停下来不饮就行了,可词人呢?他不但要喝还要“日日病酒”,日日醉倒在花前,即使朱颜消瘦、身体病痛也在所不惜。“镜里朱颜瘦”之前冠以“不辞”二字,愈见作者感情的执着,表现的是一种虽殉身而无悔的情意。饶宗颐先生评此二语“鞠躬尽瘁,具见开济老臣怀抱”。“鞠躬尽瘁”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意思是竭尽劳苦地贡献一切,到死为止。饶宗颐先生用此语来评价冯延巳,说明冯延巳的悲苦不是为个人的闲情,而是为国家,为黎民。


冯延巳与南唐中主李璟是至交好友,曾两次担任南唐国的宰相。李璟在位期间,曾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闽国及南楚,使南唐成为当时疆土最大的国家。但李璟秉性庸懦,又奢侈无度,致使政治腐败,国力衰微。后来,南唐受到后周的进犯,接连失地,国家朝不保夕。作为宰相的冯延巳不可能不产生忧国之思。


下片前三句又直接以疑问的形式,再次鲜明地揭示这种迷惘与困惑。“河畔青芜堤上柳”句,表面看来纯乎写景,但却隐含着绵远纤柔、无穷无尽的情意与思绪。词人不禁要问,这新愁为何年年都会生出呢?上句用了“为问”,下句又用了“何事”,造成了一种强烈的追问意味。但末两句并不作答,而是一笔宕开——“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


“独立”,可见寂寞;“风满袖”,可知凄寒;“小桥”,可知孤立。在如此寂寞孤伶而又无所荫蔽的凄清环境中,词人的心情不言而喻。“平林新月人归后”,词人久久地伫立在小桥上,直到月升人定时分。如果内心没有一份难以排解的情绪,何以至此呢?陈廷焯:“‘独立’二语,仙境?凡境?断非凡笔。”唐圭璋:“末两句,只写一美境,而愁自寓焉。”


古诗词赏析看久了会写诗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