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译《德道经·德经》第十章(帛书本)

 liuhuirong 2018-01-10

 

原文: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规于牖,以知天道。其出也弥远,其知也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弗为而成

 

注释:

   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是“丕”的誤读。从帛书的影印件中可见。两字在古代写法一样,容易誤读,更有时是有意。如此处一经誤读,就凭添无限的玄妙神秘。所以《德道经》中凡“不”义的地方都用“弗”。本章连用四个“丕”后,用了一个“弗”,是典型的案例。“丕”有宏大、大,奉行义。“出”:甲骨文形,如一只脚从下面的坑中拔出。本义出来,出去。此处义逐出,驱除。《书·顾命》:“诸侯出庙门俟。”《孟子·离娄下》:“出妻屏子,终身不养也。”《战国策·秦策》:“薛公入魏而出齐女。”《左传·文公十八年》:“遂出武穆之族。”“户”:甲骨文形,如单扇门。本义指房屋或其他出入通道,此处义阻止,拦挡。《说文》:“半门曰户。”“護也。”《释名》:“所以谨護闭塞也。”《左传·宣公十二年》:“屈荡户之。”《前汉·王嘉传》:“坐户殿门。”“知”:义有知道,知识。又是“智”的本字,古代常通用。尚有主持、管理之义。《玉篇》:“知,识也,觉也。”《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论语·里仁》:“择不处仁,焉得知?”《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国语·越语》:“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不出於户,以知天下”义即奉行宏大的驱出清除,不如拦挡、阻止不让进来,以此管理天下。

   不规於牖,以知天道:“规”:甲骨文形,下如正面开腿伸臂立人,头顶一横向大眼睛,上似一张开工作的圆规。本义画圆的工具,此处义规劝,谏止。《说文》:“规,有法度也。”《书·征》:“官师相规。”《诗·魏风·淇奥序》:“武公能听其规谏。”《庄子·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谏于言者,皆愚陋恒民之谓耳。”“牖”:本义开在屋墙上的窗户,此处义劝说,诱导。《说文》:“牖,穿壁木为交窗也。”《诗·召南·采》:“宗室牖我。”《诗·大雅·板》:“牖民孔易。”《礼记·乐记》:“天之牖民。”《论衡·率性》:“阖导牖进。”“不规於牖,以知天道”义即奉行宏大的规劝谏止于劝说、诱导,以为主持执掌自然的规律。

   其出也弥远:“弥”:本义松弛弓弦,此处义愈益,更加。《说文》:“弥,弛弓也。”《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楚辞·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弥章,惩不义也。”宋玉《对楚王问》:“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其出也弥远”义即他驱出清除的效果和意义更加深远。

   其知也弥少:义即他需要掌控,管理的更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圣人”:指聪明睿智的人。“不行”:指上面所论说的以预先阻止实现逐出清除,和以劝说诱导来规劝谏止的两个方法,策略。“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义即正是因此,那些聪明睿智的人奉行这宏大的方法来管理天下和主持天道。

   不见而名,弗为而成:“见”:甲骨文形,下如左向立人,头是一只睁大的眼睛。是“现”的本字,义出现,出示,推荐,奉献。“不见”义即大量的呈现,出示。出示的当然是现实、实际。或者说是实事求是地。《广雅》:“见,示也。”《战国策·燕策》:“图穷而匕首见。”《左传·昭公二十年》:“齐豹见宗鲁于公孟。”《墨子·公输》:“见我于王。”《论语·季氏》:“见于孔子。”“名”:甲骨文形,左为向上的口,右如落下的月。本义名字,称呼。此处义名分、名教。儒家说的名分是固化人的地位以固化社会分配。而老子的名分是以大量的出现的普遍的实际,实事求是地分配。《国语·周语》:“有不贡,则修名。”《管子·正第》:“守慎正名,伪诈自止。”《国语·晋语四》:“举善援能,官方定物,正名育类。”《左传·庄公十年》:“名位不同,礼亦异类。”《管子·山至数》:“昔者,周人有天下,诸侯宾服,名教遍于天下。”《商君书·定分》中“一兔走,百人逐之”说得就更加明白了。“弗”:甲骨文形,如用绳索绑着两根不直的棍棒类物件。本有矫正的意思。此处为《德道经》中常用的“不”义,但有强制的意味。《说文》“弗,矫也。”《韵会》:“违也。”《吕氏春秋·察今》:“澭水暴溢,荆人弗知。”“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书·尧典》:“绩用弗成。”《韩非子·有度》:“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为”:甲骨文形,如手牵象鼻,似训象做事。本义做,作。此处义通“伪”,使诈作假。又通“谓”,言语,告诉。《广雅》:“为,施也。”《尔雅》:“造作,为也。”《管子·心术上》:“变化则为生,为生则乱矣。”《左传·定公十二年》:“子为不知,我将不坠。”《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商无为。”《韩非子·外储说上》:“太子怒,入为王泣曰。”《谷梁传·宣公二年》:“孰为盾而忍弑其君者乎?”“成”:此处义完成,成就。“不见而名,弗为而成”义即奉行大量的呈现事实以推荐给大家,实事求是的据以定名分,行分配。这样不弄虚作假,不靠言语说教而完成、成就。

 

今译:

奉行大力的驱逐清除于预先阻止,使其不发生、进不来。以此管理天下。奉行大力的规禁谏止于劝阻诱导,以此执行主持天定法则规矩。这样,他的驱逐清除效果与意义更加深远; 他需要的主持管理就更加的少。正是因此,那些聪明睿智的人,奉行这宏大的方法管理主持。以大量的显现真相,出示事实,以定名分,行分配。就能不作伪使假,光凭说理规谏,就能完成管理、主持而成就天下。

 

杂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