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莓丝核菌芽枯病

 雪狼dexjdhkloe 2018-01-10

草莓丝核菌芽枯病(Strawberry bud rot)

草莓丝核菌芽枯病

别名草莓立枯病,草莓烂心病

分布为害草莓芽枯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土壤真菌病害,在土壤中腐生性很强,是多种作物的重要根部病害,除草莓外,还为害棉花、大豆、蔬菜等160余种栽培植物和野生植物。在草莓上主要为害蕾、新芽、托叶和叶柄基部,引起苗期立枯,成株期引起茎叶腐败,根腐和烂果等。

草莓丝核菌芽枯病

症状植株基部发病在近地面部分初生无光泽褐斑,逐渐凹陷,并长出米黄至淡褐色蛛巢状菌丝体,有时能把几个叶片缀连在一起。侵害叶柄基部和托叶时,病部干缩直立、叶片青枯倒垂。开花前受害,使花序失去生气并逐渐青枯萎倒,急性发病时呈猝倒状。蕾和新芽染病后逐渐萎蔫,呈青枯状或猝倒,后变黑褐色枯死。茎基部和根受害皮层腐烂,地上部干枯容易拔起。从幼果、青果到熟果都可受到侵害,被害果病部表面出现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僵硬,最终全果干腐。温度高时可长出上述菌丝体,已着色的浆果发病,病部变褐,其外围常发生较宽的褐色白带,红色部分略转胭脂红色,色彩对比强烈鲜艳,引起湿腐或干腐,但不长灰色霉状物,是与灰霉果腐病区别之处

病原病原为无性态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丝核薄膜革菌Pellicularia filamentosa,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以菌丝体藏于病组织中,在土壤里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通过土壤和病株传播,在阴雨低温天气传染病害。冬春季大棚内密闭时间过长,室温高而换气通风不及时,发病早而严重。草莓栽植过深,枝叶过于繁茂,灌水过多或田间淹水,病情加重。芽枯病发病适温22~25℃,多湿多肥的栽培条件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蔓延,是以菌丝的形态在土中生存。发生芽枯病时,也易发生灰霉病。植株种植过深、密度过大,会加重发病程度。夏季育苗季节,芽枯病也时有发生。

防治措施

(1)尽量避免在立枯病发生的地区进行育苗和栽植草莓,否则必须采取太阳能土壤消毒。

(2)适当稀植,合理灌水,保证通风,降低环境湿度;发现病苗及时与病土一起挖出烧毁。

(3)大棚要适时适量放风。浇水应安排在晴天上午,浇后迅速放风降温,防止湿气滞留。

(4)现蕾后开始喷淋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l500倍液,或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