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拨针八法?

 境由心生蒋俊屹 2018-01-10

拨针 起源及特点

拨针治疗源于几千年的中医针灸疗法,结合了古代与现代人的智慧与技术。《黄帝内经》指出:“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 拨针结合古代针灸“九针”中长针与圆针的优点。拨针的针尖像九针中圆针一样圆钝,这是与中医其他有刃微创针具最大不同之处。

拨针在古代《内经》中应被称为巨针,北宋《琼瑶神书》针谱中亦存,清朝民间用骨制作应用,民间一直沿用,近代由金属改制而成,并对其治疗基础理论进行了重新整理,提出“拨针八法”治疗。并将拨针针具改良为“Z '字型和“一”字型,更加便于临床操作应用。

(图:拨针针具)

拨针八法巧治骨病:

拨针八法:提、扫、摇、挑、撬、压、磨、拨,指的是拨针在骨病治疗中使用的手法。

1.提扫摇挑用之良,加强刺激效更强

2.筋膜系统立体动,如同提纲与撒网。

3.挑法向上牵筋膜,激活作用施要穴

4.内脏诸疾可选用,医者临证须斟酌。

5.撬法施术尽筋中,稍摇深之入骨空

6.内压可降粘连解,顽疾慢慢可奏功。

7.磨之一法源《内径》,上下磨骨骨空中

8.缺血骨面轻刺激,骨痹或可康复能。

拨针八法治疗效果

1、可以透到各层软组织,从一点进针可以在一个层面上360度方向透针。

2、可以起到钝性分离,松解疼痛的软组织粘连。

3、起到杆杠作用,可以对软组织产生机械压力,对疼痛部位筋膜腱鞘有减压作用。

4、通过钝性分离,杠杆作用可以消除软组织张力,消除痉挛

5、祛除局部水肿,筋膜间压力,消除筋膜增厚,使穿过的肌、筋膜、血管、神经束受卡压松解,解除疼痛。

7、针具刺激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的功能,从而达到修复受伤的软组织作用。

拨针治疗主要是综合运用提、扫、摇、挑、撬、压、磨、拨等八种方法,达到点、线、面、体的全方位治疗。拔针治疗将传统针灸治疗的点、线的治疗线路扩展到面,对病灶的治疗扩大到范围,具有疗效快,效果显著的特点。

拨针治疗骨科疾病具有疏通气血、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恢复生物动力学的动态平衡、以'松至通,通则不痛'的作用。在骨病的调整和治疗方面,拨针具有其他针具所不可替代的优势,充分验证了拨针术的神奇。

拨针治疗骨科疾病流程:

(1)设计定点:选择最有效的、能够有效松解病变软组织的点,安全第一。

(2)开皮针开皮。

(3)消毒局部麻醉(消毒面积要足够大)。

(4)操作:一手持针缓慢刺入,另一手提捏需松解部位的软组织,遇硬结或粘连部位通透松解。

(5)出针后拔罐,取罐后指腹按压3-5分钟,敷药覆盖(拨针贴)。

(6)拨针孔的按压:指腹把刀口线紧对按压。

(图:我院专家为患者做拨针治疗)

拨针适应的临床病症: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膨出、椎管狭窄)症、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膝关节骨刺、跟骨痛、各部位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颈腰椎术后综合征、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