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辩证治疗银屑病

 昵称G3qL5 2018-01-10
本病的治疗,辨别皮疹的寒、热、风、湿对于立法是非常重要的。皮损分布颜色、性质的不同是银屑病辨证的依据。如皮疹分布在四肢伸面的属阳,屈面则属阴;头面,上肢及驱干上部的多属风,下肢的多属湿;皮疹基底潮红,多属热燔营血。同时还应结合脉、舌的变化加以全面分析,苔黄燥为热在气分,黄腻为热在肝胆;脉沉细或濡细则为虚寒等。
一、辨证选方
1.血热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祛风。
方药:《朱仁康验方集》克银Ⅰ方加减。土茯苓30g,忍冬藤15g,草河车15g,白鲜皮15g,北豆根10g,板蓝根30g,威灵仙10g,生甘草10g,生槐花20g,紫草30g,生地30g,丹皮10g。口渴、心烦、便干加生石膏30g,栀子10g,大黄10g(后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血燥
治法:滋阴养血润燥,佐以清热解毒。
方药:克银Ⅱ方(朱仁康《名医验方精选》)加减。生地30g,丹参15g,玄参15g,麻仁10g,白鲜皮15g,草河车15g,北豆根10g,大青叶20g,白花蛇舌草30g。若脾虚湿盛加白术10g,生薏仁30g;上焦热盛加水牛角5g;皮肤瘙痒甚加地肤子20g,乌梢蛇6g,蝉蜕10g,苦参15g等。
3.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
方药:消银化瘀汤加减。当归30g,川芎20g,丹参20g,鸡血藤20g,川牛膝12g,全虫10g,蜈蚣2条,金银花40g,土茯苓30g,三棱10g,莪术10g,甘草10g。若月经不调加香附20g,益母草30g,艾叶10g。气虚加黄芪12g,党参15g。
4.脓毒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水牛角6g,生地15g,丹皮10g,白茅根30g,银花30g,连翘15g,大青叶15g,生薏米15g,苦参10g,滑石粉15g,白鲜皮3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风湿阻络
治法:活血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秦艽10g,防风10g,独活10g,桑枝30g,威灵仙10g,白鲜皮15g,土茯苓15g,当归10g,赤芍10g,鸡血藤15g,牛膝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6.热毒伤阴
治法:清营解毒,凉血养阴。
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生玳瑁6g,生栀子6g,川连3g,银花30g,连翘15g,公英15g,生地30g,白茅根30g,丹皮15g,石斛15g,玉竹15g,麦冬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禁用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用安抚保护剂。如5%~10%硼酸软膏,清凉软膏或黄连软膏,一扫光擦每日2次。
2.回春消?膏外擦(硫黄15g,冰片3g,樟脑5g,苦矾5g,雄黄10g,水杨酸10g,白玉霜灵药12g,凡士林500g。)每日2~3次外擦。
3.石榴皮软膏(石榴皮粉25g,樟脑1g,石炭酸1g,凡士林500g,石榴皮1份炒炭碾末,麻油3份,调成糊状备用)外擦2次/日。4.药浴:苦参、麦冬、桃叶各200g,加水5000ml,煮沸30分钟。适温洗浴,每周4~5次,急性期禁用,以免继发皮肤病。
三、专方验方
1.克银Ⅰ方:土茯苓30g,忍冬藤15g,山豆根10g,板蓝根15g,草河车15g,白鲜皮15g,威灵仙15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2.克银Ⅱ方:生地30g,丹参15g,元参15g,麻仁10g,大青叶15g,山豆根10g,白鲜皮15g,草河车15g,连翘10g。每日1剂。
3.三藤二黄汤:雷公藤(根去皮)、红藤、鸡血藤、黄芪、黄柏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风热加乌蛇、防风;挟湿加苍术、泽泻;偏热加茅根、生地;燥甚加当归、天麦冬;兼瘀加红花、丹参、紫草。
4.消银解毒汤:水牛角片30~60g,板蓝根25g,蚤休、白鲜皮、土茯苓各30g,金银花20g,丹皮15g,生地20~30g,赤芍20g,苦参10~15g。咽痛加北豆根、连翘;胸中烦热加黄连、栀子;全身瘙痒剧烈加全蝎、海桐皮;斑色鲜红属血热盛者重用水牛角片、金银花、丹皮。日1剂,水煎服。配合外用苦蛇酊,10%硫黄软膏等。
中药 克银丸、复方青黛丸、消银丸、凉血消银丸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