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童养媳到女科学家,她的逃难之举成就了大上海的数百年繁华

 夷陵书馆 2018-01-10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真正以自身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女性虽说不多,屈指可数,但总算有那么几个,比如书法家卫铄(晋朝王羲之夫人),史学家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班彪之女,《汉书》作者之一),词人李清照(宋),政治家武则天等。但是从这些人的出身,我们也不难看出,她们都是财富之家或者官宦之家儿女,可不是普通的老百姓,拥有文化也是她们的共同特点。

 

穷苦百姓之家所出的杰出女性有吗?有,可说是有记载的唯一,再无别人可出其右;亦可说她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性科技专家,还是文盲,身份卑微,但却成就了绝无仅有的事业。

都说乱世出英雄,此话不错,但她不是战场上的英雄,而是经济技术上的英雄。宋末元初的中国富庶之乡江南,由于蒙古大军南下,也已被无情的战争和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弄得民不聊生,十室九空。本文的主人公黄道婆(1245一一1330)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充满苦难的时代,命运对她太不公,年仅几岁就失去了父母亲人,为了生存,她被逼做了一户有田人家的童养媳,开始了她一段不堪回首的苦难婚姻。

 

黄道婆的家乡松江府(今上海市)乌泥泾镇是当时中国众多农耕之余从事家庭纺织的小镇之一,名不见经传。从小聪明灵巧,勤劳善良的黄道婆,非常喜欢纺纱织布,常常在大人们织布的时候看个没完,问东问西,小小年纪就是一个纺织能手。可惜,父母亲人的去世,她不得不中断了学习纺织。被逼做了夫家童养媳之后,凶狠的公婆几乎让她承担了家里的一切家务,还常常无故毒打咒骂。但她在忙完家务之余,仍然偷偷的学习她最爱的纺织。

但当她成年之后,劳动的担子更重了,家里家外的农事都落在了这个柔弱的善良女人肩上,常常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弄得筋疲力尽,还讨不了公婆一个好。公元1263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劳动了一天的黄道婆实在太累了,一进门就和衣躺在床上想休息一下,没想很快睡着了。恶毒的公婆不问青红皂白,骂个不停。实在忍受不了的她挣扎着爬起来争辩了几句,却马上被公婆拖下床毒打了一顿。可恶的丈夫不但没有劝阻,反而雪上加霜,棍棒相加,打完后把她关进了柴房,不让吃喝,不许睡觉。

面对如此的家庭和命运,黄道婆忍无可忍,她决心逃出公婆和丈夫的魔掌,寻找自己新的生活。趁着夜深人静,公婆和丈夫睡着了,扒开了矮小的柴房草屋屋顶,逃了出来,走进了没有方向的黑夜。但她心里却有一盏不灭的明灯:纺织。她要学习纺织,她太爱纺织了。

黄道婆逃到了海边,这是松江码头。她躲进了一艘商船的舱底,但却被船主发现了,要赶她下船。蓬头垢面,衣衫褛烂的黄道婆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地向船主讲述了自己的生世,并向船主说明自己要学习纺织以求生的意思。船主被她痛苦的遭遇和学习纺织的决心所打动,又敬重她又同情她,答应了她随船南下的要求,帮助她。

在经历了九死一生,历尽艰辛的海上漂泊之后,她随船主来到了海南崖州,船主把她介绍给了崖州的黎族老乡。她的遭遇让黎族老乡们唏嘘不已,朴实的老乡们热诚的欢迎和款待了这个苦难的汉族女子,还毫无保留地把她们较为独特和先进的当地纺织技术教给了她。

 

聪明勤劳的黄道婆虚心地学习,并把自己掌握的汉族纺织技术也毫无保留地教给了黎族姐妹。在崖州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她,完全掌握了黎族人民的先进纺织技术,思乡之情也日益增加。善良的她,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纺织技术教给家乡的父老乡亲。而此时(1295年),蒙古大军也已经灭亡了腐朽的南宋朝廷,接管了中原。家乡松江已稳定下来了,黄道婆决心离开给她二次生命的崖州和舍不得她的黎族乡亲。

她回到了阔别三十多年的故乡!虽然那个令她痛苦不堪的家实在是不想回去。但心地善良的她还是去看了。多年的战乱和三十多年的时光,早已物是人非,得知公婆和丈夫都已不在人世。习惯了孤独的黄道婆已了无牵挂,一心一意的投入到传授纺织技术给松江人民的工作中,还把黎族人民的纺织技术与松江当地的汉族纺织技术相结合,先后创造出了先进的择棉技术,三锭纺织技术,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并很快传播开来。一时间,松江布名闻大江南北,供不应求。可黄道婆的身体却一天不如一天,1330年的一天,善良勤劳的她,因积劳成疾而去世了,离开了这个给她生命,也给她苦难,孤独和希望的世界。

黄道婆走了,离开了松江的父老乡亲,离开了她心爱的纺织。她是孤独的,但她又是幸运的。松江的乡亲们安顿好了她,还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不断的纪念着她,代代相传。到了清朝的时候,还尊她为布神,树庙建祠,不是崇拜,是对这个多灾多难,勤劳善良的妇女的敬仰,感恩。

 

黄道婆走了,但她创造的纺织技术却不断的发扬光大,自元朝中期始,她的家乡成了中国的棉纺织中心,产品远销大江南北,海内海外。直至清中期,在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松江(今上海)的纺织中心地位没有动摇过,任你改朝换代,棉纺久盛不哀,与苏杭丝织齐名,各续千秋。不得不说黄道婆在松江的几百年经济繁荣中,实属功不可没。可以说,她是我国古代历史中唯一的巾国科技专家,创造了几个世纪的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