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泻怕冷胃不适的瘦弱男子,再谈理中汤

 老玉米棒 2018-01-10

上一篇文章《让“小萝卜头”长肉长个的瘦肉理中汤》介绍了瘦肉理中汤用于调治腹泻消瘦、发育迟缓的小儿。成年人群中因为先天体质或饮食作息、西药损害等后天因素导致慢性虚损性脾胃病也不少见,所以瘦肉理中汤在成年人中也是大有使用机会的。

理中汤里的干姜温中祛寒;白术健脾燥湿;党参健脾益气;甘草补脾胃,药汤兑上瘦肉汤,增强了补虚作用,也使药汤更加可口,使小儿更乐于服用。成年人则可不加瘦肉汤。

理中汤所擅长的脾胃病以虚证为主。我们说病有实证虚证两大类,虚证乃是机能的不足。所以理中汤所治脾胃病可以泛称为脾虚或胃弱。下面举个病例。

C先生长期腹泻、胃不适,其同一科室的L先生也因为腹泻、胃不适而在我这里调治得愈。C先生自作主张将L先生的处方拿来配了3帖试服,结果只喝了一次,上吐下泻,胃痛胃酸,后面的药自然不敢再喝。几天后,百思不得其解的C先生央求L先生引荐至我处求诊。

我一看,C先生瘦高个,面色苍白无华,属于精力较差、容易疲乏的一类,与L先生的胖壮、面色红润、精力旺盛截然相反。所以,同样是腹泻、胃不适,L先生是胃肠湿热导致的,得用清热法,采用中医所说“通因通用”,让他排泻掉湿滞秽物,他的胃肠就恢复了健康,大便也就能成条形。

而C先生的腹泻、胃不适乃是脾胃虚寒导致的,得用温补法。所以C先生误用L先生的处方后不光没有效果,还产生了上吐下泻的不良反应。

C先生说他从小就胃不好,自从几年前考入公务员队伍后,工作压力过大,加班或出差,三餐不定,熬夜晚夜,胃病就越发加重,体重目前只有102斤(身高176厘米)。

首诊后,我给C先生开的就是理中汤,考虑到他整体的精气神较差,党参我加大了用量,处方是这样的:党参20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甘草10克。首诊开了5帖。复诊时C先生告诉我,药汤才下咽,他就觉得胃里暖暖热热很舒服。以前胃不舒服时吃西药,症状也能缓解,但是没有这种暖热的舒服感,而且他发现每次喝完药,情绪也会轻快起来。这一点在西医上也是能解释的,胃的神经是非常丰富的,长期胃病的人也容易形成精神抑郁,随着胃功能的恢复,情绪心理也会更加轻松喜乐。这方面的知识参考我2017年11月17日的文章《总发脾气?情绪异常也是病》

C先生后续在3个月里间断服用了30多帖理中汤,体重增至120多斤,胃病完全好了,精力旺盛,以前走快了都头晕乏力,现在能在单位的足球队里担任中锋了,前后好像变了一个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的研究员陈小野在著作《虚证病理的逆向重演律》提出:虚证(包括生理条件下的衰老)的病理以逆向重演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过程为主要特点为。表现为一方面有序度高(高层次)结构、功能强度减弱;另一方面有序度低(低层次)的结构、功能强度相对或绝对增强,甚至胚胎型基因重新激活和表达,导致蛋白质、抗原、酶等产物和功能的胚胎化。逆向重演病理的本质在于虚损导致细胞、组织的能量减少,从而使其再生修复和功能代偿阻滞于越来越低级的中间状态直至原始状态。

陈小野指出,虚证的治疗当以补充能量为原则。理中汤正是这样的一种能量补充剂。以C先生来说,他所患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正是虚证的一种,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主要采用保护胃粘膜、抗幽门螺杆菌、增强胃动力,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此外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在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工作中,经方对本病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不论是改善眼前的症状,还是从长远上纠正病变,理中汤对本病的疗效是显著的,它一方面阻止腺体的进一步萎缩;一方面促进胃粘膜和腺体的生长和再生。这二种方法都是根本性的治疗。

慢性萎缩胃炎毕竟是西医的病名,我们在运用理中汤时,还得回归经方的思维,要记住,理中汤的方证核心是脾胃虚寒,病人多正气虚,机体的修复、与再生机能都是相对低下的,应该补而助之,所以使用本方得注意以下几点抓手:

1、理中汤的使用人群多较瘦弱,或者虽然体形上不瘦弱,但精气、形气有不足的倾向,比如虚胖者。

2、多有畏寒怕冷,容易手脚发凉。

3、小便多清长量多,如果尿黄赤,多提示有里热,慎用本方。

4、大便容易不成形,经常腹泻,尤其是吃了生冷物后腹泻加重。如果经常大便干结,慎用本方。

5、口不渴,典型的理中汤证还有口水多的现象,如果口燥渴,要慎用本方。

6、食欲多不振,吃饭不香,或者进食后容易胃脘痞胀,像张飞、李逵那类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吃货,是不适合服用理中汤的。

7、舌苔多湿润而较为干净,或者有白苔而湿润,如果舌苔黄腻燥厚,舌质红赤,一般也是不适合服用理中汤的。

8、胃脘经常闷闷不舒服,或者空虚感,揉抚后舒服,有的病人会说胃里发凉,有水响声,热敷后舒服。

9、日常饮食不容易上火,喜温补性食品。

10、腹壁多瘦薄,如果大腹便便,脂肪层很厚实,多半没有使用本方的机会

维光(1929-2011)是山东济南的一位著名的民间经方医生,我90年代末期在济南读书时,对他已经有所耳闻。费老本是山东机械学院的副教授,精通日、俄、法等多国语言,出于对经方的喜爱而自学研究《伤寒论》,并对日本汉方非常推崇。他的一段经历有助于大家进一步理解理中汤:

在费老还没走上经方之路时,有一年秋初,早出办事回家后,因为急着上班,吃了冷饭,此后每天上午10时许胃中发生极度空虚的不适感,非酸非痛,令人极难忍受,午餐后,此症若失。不得已去公费的中医院求治,连求四、五名有名望的老中医都没有效果。“笔者不免自思,平素多喜热食,今被冷饭所伤,莫非是胃中形成虚寒之证。”费老于是自行前往药店购买了三帖理中汤,只吃了1帖,“症愈大半,3剂痊愈”。

理中汤的现代剂量和煎服法:

人参(多用党参代替)1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白术(多用苍术代替)10克

3-4碗水,泡60分钟,沸后小火煎煮60分钟左右,煮成1碗半左右,分3次温服。

提醒大家的是,党参在本方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味药,强烈建议大家采用多年生的野生党参,现在药房里出售的都是靠农药化肥管理,种了几个月就采挖的人工移栽的党参,药效非常微弱。

下图就是野生党参,与人工移栽党参区别很大。

------------

友情提醒: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疗效的取得与煎服法、中药质量、医嘱配合等因素有关,再加上体质千差万别,如果试用1-2次无效,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