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河乡村好老师】杨永俊:知识教给学生 科技传给村民

 秀美红河 2018-01-11

 


红河乡村好老师的故事继续为您讲述,咱们今天的主角是蒙自市期路白苗族乡莫别村小学的杨永俊老师。

    

当上代课老师后他被“苗化”了

距离蒙自市49公里的期路白苗族乡莫别村可是出过大人物的,那就是清未民初主政新疆十七年,为维护新疆稳定,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做出贡献的功臣杨增新。这在包括杨永俊在内的苗家人心中都成为了一个不朽的榜样。1995年初中毕业时,作为长子的杨永俊不忍心看着父母起早贪黑供养自己和弟妹读书,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回家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


一年后,曾经教过他的莫别小学校长李家学找上门来说:永俊,在月期白苗族村一师一校的代课老师,嫌工资少不干了,请你帮下老师的忙,顶上去,让月期白村的小学生能继续有学上。



虽然月薪86元的代课工资比较低,但面临着苗家山寨就要没老师的窘境,他答应校长当了代课教师。在有30多户人家的月期白村,12名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安静地坐在一间简易的教室里等老师来上课的场景,杨永俊下决心尽自已所能把孩子们教好。


由于他是村中少数的汉族,为了便于沟通教学,上课时他是学生的老师,下课后他当学生学习苗语。师生互学激发了学习热情,他教的一、二年级复式班在1999年就取得了语文、数学平均分80分以上,及格率、巩固率达100%的好成绩,他因此获得了乡政府颁发的“蓝图奖”。期间,他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同村里的苗语老师马文强一道办起夜校,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一举扫除了村里45岁以下的青壮年文盲20人,提前完成了全村的扫盲任务。因长期半苗半汉,为此有人说他已经被“苗化”了。


裸取“村花”坚定一生都教苗家娃

当村里同龄人都相继结婚生子后,父母急得跑到学校来找他说:“永俊,这课怕是不能再代下去了,那点工资,连自已都养不活,将来怎么养老养小,哪个姑娘会嫁你?”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莫别村一个被大家视为“村花”的漂亮姑娘,会向他抛来“绣球”。他先是激动得做梦都笑,可一想到自已穷得叮咛响,给不了“村花”幸福,就对“村花”抛来的“绣球”无动于衷。整得村花很没面子、很生气。


老校长知道后,更是火冒三丈地跑来问他:村里最美丽善良的姑娘给你抛“绣球”,你不回应行动,你傻呀!老校长听了他不敢回应的原因:是家里穷得连去姑娘家提亲的666元礼缘钱都拿不出来后,二话不说,连夜主动帮他到姑娘家说清情况,“村花”家父母家人知道原因后爽快地说,只要他好好干老师,把孩子教好,来提亲时不用带一分礼缘钱。



2001年12月22日,“村花”在全村人的祝福声中,嫁给了他这个当时村中同龄人最穷的代课教师。


2003年,他被调到环境更加艰苦的拉勃勃苗族村小继续代课。面对学校穷得连厕所都没有的状况,他没有后退,而是三翻五次到村长家求援。村长感动了,牵着自家的马和他一趟又一趟去7公里远的地方把瓦片驮回学校,盖起了拉勃勃村第一个男女分用的厕所。不仅方便了师生,还带动莫别村委会辖区内23个自然村相继建起了公厕,一些好的文明卫生习惯通过他的行动和学生,开始向苗家山寨传播。



2005年,乡教委把他调回莫别村完小代课,兼少先队辅导员。看着自已曾经就读的莫别小学,虽然搬迁新址,盖起了一幢教学楼。但它孤怜怜地坐落在光秃秃的山坡上,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13名男女老师分别挤在2间破旧狭小的房间里,即是办公室,又是家;180多名学生走出教室就是小块空荡荡的土操场。


怎样让堂堂的村完校像个学校呢?作为校辅导员的他,想到了从升起国旗开始。没有钱买钢管旗杆,他就邀约几个师生上山砍来棵杉树做旗杆。在2006年春季开学的第一天,全校师生排成整齐的方队,在他“全体肃立!奏国歌——敬礼!”的洪亮口令声中,莫别小学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师生们激动万分,在心里也升起了一面拼搏前进的“红旗”!


          

把学校办成好老师“培训站”让他校来争抢   

2009年秋,边教书边自学获得中师文凭考取事业编制正试教师的杨永俊,被任命为莫别小学校长。因为条件艰苦,大量教师外调历来是最令校长头痛的事,但杨永俊认为:人往高处走是正常事,与其抓破头皮留住想调走的教师,还不如把学校变成好老师“培训站”,让老师们因教学成绩突出后被他校抢着要。


于是,每有新教师进校,他都公开说:来莫别的老师,我只希望大家在一天,就拿出全身的本事来教好一天的书,绝不会因为教得好,舍不得放你走。教得好才有学校争着要,想调走的梦想也才能实现得快。



生活上,莫别地处深山,交通不方便,有老师进城或从城里回学校,他都会打电话询问,是否有车坐了,如没就主动帮着联系,遇上联系不着车时,他就骑着摩托车接送。他的善解人心,换来的是老师对学校的加倍关心。不少老师们除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外,还积极为学校争取外援。


杨永俊干校长8年来,虽然每年进出莫别小学的教师人数都在四分之一以上。但因大家都有在一天教好一天的心和行动,所以,莫别小学的教育质量一直稳定在全市山区完小的第一梯队位置。调出去的老师,大多都成了新学校的骨干教师,不少老师还有走上了校一级的领导岗位,让莫别小学真正成了好老师“培训站”。



让苗家孩子充满自信在欢中学习健康成长

20年间,虽然杨永俊从代课教师一步步走上村完小校长的岗位,但一直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他认为:乡村小学教师首先是成为帮助孩子树起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信心的引导人,然后才是知识的传授者。所以,教学中他从山区孩子厉害的爬山入手,让孩子们展示强项,按周交替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多人跳绳等团队活动。时常组织学生进行山歌、跳舞、绘画、手工制作、作文写作、诗歌朗诵等比赛,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已才艺的机会,树起“我能”、“我行”的自信心。



5年级学生小杨,父亲外出失踪后,母亲把2个弟弟丢在家里独自外出打工去了,小杨只得辍学回家照顾两个弟弟,任课老师多次家访,都因找不到家长,解决不了现实难题领不回小杨。杨永俊就想尽办法找到了在外打工的小杨的母亲,用真情打动她回家照顾幼小的孩子,让小杨回校继续读书。

 

扩大朋友圈让更多的爱心人士助力苗家美校园


杨永俊深知,要加快改变山村小学办学条件差的状况,仅靠政府的投入和村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因此,他总是带领学校的老师们抓住一切机会扩大朋友圈,争取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关心资助学校的发展,使关心支持莫别小学的爱心人士和爱心单位越来越多。


南方电网红河供电局工程师杨荆秋,除在2002年筹资15万元支持莫别小学建盖教学楼外,还邀约多名好友每年共同出资4000元,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2016年开始,4人出资的奖学金提高到9000元。之后,不断有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给学校学生送来双台床、行李、体育用品等,还捐资建盖太阳能洗澡室,解决了苗家山寨无洗澡室的难题。



杨永俊是莫别村为数不多的汉族,每年村里过苗族节日,孩子们除了热情地拉他去一起过节外, 还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拿些家里专门为欢庆节日特做的粑粑、鸡蛋等美食来学校给他尝尝。今年春节,在外打工回家过“采花山”节的苗族学生孙思的父母,一回村里就去学校拉杨永俊到家里干两杯酒,说我家儿子能考上大学,全得杨老师小学时抓得紧教得好。


看着苗族村的孩子一批又一批地通过知识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杨永俊万分高兴,表示山村教师这条平凡而伟大的路,他会一直走下去!


 

(记者 任锐刚 王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