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人参另炖款冬花桔梗桑白皮五味子阿胶贝母各五分(各1.5g) 乌梅一个(1个)罂粟壳蜜炙,二钱(6g) 【用法】为末,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枣一枚,水二盏,煎一盏,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药理作用】具有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炎、镇静等作用。 【中医证】肺气阴两虚证(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己,气喘,自汗,或盗汗,痰少而粘,倦怠乏力,口干,舌淡或红,苔薄,脉虚数。 【西医病】慢性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肺气阴两虚证者。 【方证分析】本方所治之证乃肺气虚弱,虚热内生所致。肺阴虚而不滋,肺气虚而不降,则咳嗽,气喘;气虚不能固摄营阴,则自汗;阴虚生热,迫津外泄,则盗汗;虚热灼伤阴津,变生为痰,则痰少而粘;气虚不运,则倦怠乏力;阴虚不滋,则口干;舌淡或红,苔薄,脉虚数,皆为肺气阴两虚之征。治当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方中罂粟壳味酸涩,善于益肺敛肺止咳,为君药。肺气虚弱,以人参味甘,补益肺气,助罂粟壳益气敛肺;肺气不收,以五味子、乌梅收敛肺气,兼益肺阴,助罂粟壳益肺敛肺,共为臣药。阴虚生热,以桑白皮清肺泻热降气;痰阻气机,以贝母化痰清热降逆;肺阴不足,以阿胶补血滋阴养肺,使血可化阴;肺主宣发,以桔梗宣利肺气祛痰;款冬花宣肺气止咳。诸药配伍,以奏敛肺止咳,益气养阴之效。 配伍特点:收敛药配泄邪药,收不敛邪,泄不伤正;收敛药配化痰药,敛不助痰,化不伤津。 讨论:运用九仙散的基本思路有二,一是咳嗽、气喘夹有气虚证,二是咳嗽、气喘伴有阴虚证,若久咳病机非肺气阴两虚证,则不能运用之,如久咳的慢性支气管炎,病证表现是痰多清稀色白,其治当用小青龙汤而非九仙散,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肺气阴两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不己,自汗,痰少而粘,舌淡,苔薄,脉虚数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肺气虚明显者,加粳米、山药,以补益肺气;若气喘明显者,加白果、苏子,以降气定喘;若肺阴虚明显者,加沙参、麦冬,以益阴和津等。 3.注意事项:肺寒证者慎用本方。 【附方】 五味子汤(《证治准绳》)五味子(12g),人参(9g),麦冬(15g),杏仁(12g),陈皮(6g),生姜(9g),大枣(5枚),水煎服。功用:益气滋阴,收敛肺气。主治:肺气阴两虚轻证。咳嗽,或气喘,自汗,痰少,或产后咳喘,舌苔薄,脉弱。 九仙散与五味子汤均能治疗肺气阴两虚证,九仙散用罂粟壳、五味子、乌梅、人参,功用敛肺益气,重在敛肺;五味子汤用五味子、人参、大枣,功用益气敛阴,重在益气;再则,九仙散宣降肺气偏于清,而五味子汤宣降肺气则偏于温。 【方歌】 九仙散中乌梅用,五味罂粟共相从, 参胶款桑贝桔梗,气阴两伤加减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