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的秘密前两天在上海梅赛德斯开秀,麦麦我终日沉浸在大长腿中无心工作(划掉),羡慕人家的细腰长腿,羡慕人家的细腻肌肤。其实,美是多元的,更是细节的——比如,你的指甲好看吗? 甲变薄,变脆,出现白色横线;或者,越来越厚,有点发黄…… 其实,这些变化都是甲开始变糟,甚至“生病”的征兆。 如何辨别甲是否健康?平日里,怎样保持指甲的美丽呢? 今天,就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冯爱平医生来解答大家的疑惑,分享一些养护甲的经验。 甲的构造 想要照顾好指(趾)甲,不了解它的“家底”怎么能行? 甲看似不是很起眼,但构造却比较精致。正如图中所展示那样,它是由很多部分组成,包括甲板、甲小皮、甲床、甲母质以及甲下皮等。 其中,甲板(就是大家常说的指甲盖)产生于甲母质,而甲床上分布有丰富的血管,为甲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 为了保证甲能够健康生长,及时辨别它是否异常很重要。所以,你需要了解…… 提问 哪些症状表明你的甲可能出现了问题?
护理、保养甲的经验 勤剪指甲 不要剪得太短,否则指(趾)头处皮肤会失去保护,容易引起甲床受伤出血;也不能留过长,以避免行动不便,碰伤甲以及甲下积蓄灰尘等。 到底该修剪甲到什么程度?这要因人而异,只要不是短或长到上面提到的两种极端,而个人又觉得适宜,都是可以接受的。 不要频繁洗手 洗手可以去除污垢,但不代表洗得越多越好。频繁洗手,或让手指、脚趾在碱性溶液甚至水中待太久,会有得甲沟炎的风险。用刷子刷指甲也不是好的习惯,会对甲以及甲下的表皮造成损伤。 不要穿太紧的鞋子 平日里,穿的鞋子应适度宽松些,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趾甲因挤压而受伤,降低感染真菌的风险,还能预防甲因挤压发展成嵌甲。 切忌随意搔抓 一些人总喜欢这里抠一抠,那里挠一挠,以致于抠脚、抓痒成了常态。其实,这种过程极易导致相互感染病菌。结果,原本局部患病变成了全身多处感染,受损。 莫以外力伤指甲 有的朋友喜欢使用指甲开瓶子,尤其是经常喝酒的人,但这种习惯很容易引起指甲变形,受伤。啃指甲、剥甲周的死皮,不仅会导致甲板变形,失色,甲周的保护层也会受到破坏,易引发感染。 戴手套 从事水产、家政、维修等行业的人,指甲更容易受到磨损。所以,这类人群应养成戴手套的习惯,最好是选择棉质内层的手套,以避免指甲受伤,引发感染。 眼下,天气逐渐变冷,很多女性由于手指、脚趾等末梢血液循环较差,需要注意保暖。否则,甲部的血液供应不足,很容易导致甲挨冻,受损伤。 营养!营养! “吃得好,才能美美哒”这句话对于指(趾)甲同样适用。一般,如果饮食中缺乏蛋白质、铁、钙、硫、锌等元素会导致指甲出现脆裂,长期缺乏蛋白质或铁元素,还可造成匙样甲或扁平状指甲;维生素A、B、C及矿物质不足,则会引起甲变形或脆软,甲板变成波浪样或无光泽。 所以,营养平衡的膳食或每天补充多种维生素等十分必要,同时,避免食用过多的碱性食品。 专 家 简 介 冯爱平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过敏与免疫性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皮肤医师协会过敏性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常委,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师协变态反应医师分会委员,武汉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皮肤科质控中心副组长。德国纽伦堡-埃尔朗根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过敏性皮肤病和皮肤肿瘤的基础免疫和临床研究,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7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专著4部。2008年中国皮肤医师协会十大优秀中青年医师奖获得者。
专长:荨麻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