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推荐】李树宁:严格控制糖尿病,谨防引起青光眼

 好大水 2018-01-11


长期血糖升高会损伤血管,因此只要是有血管存在的组织,长时间控制不好血糖,就会产生并发症。


视网膜是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重要组织,在信号转导和传递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因此血管组织十分丰富。


视网膜的编码脉冲信息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时,就会损伤视网膜中的血管,造成视网膜供血供氧不足,其中的血管组织就会产生诱导新生血管的细胞因子,称之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眼内,会诱导视网膜和虹膜新生血管产生,当虹膜新生血管延伸到了房角的地方,就会堵塞眼内房水的流出通道,导致眼压升高,造成青光眼。由于这种青光眼是新生血管堵塞房角造成的,因此称之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解决视网膜的缺血缺氧,是治疗此类青光眼的关键。


根据病程发展,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分为三期,即青光眼前期、青光眼开角期、青光眼闭角期。


青光眼前期

指虹膜和房角已发现新生血管,但眼压还未明显升高。此时如果能及时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需求,虹膜和房角的新生血管会逐步消退。


青光眼开角期

指新生血管已覆盖房角小梁网,眼压明显升高,但在房角镜下小梁网仍然可以看到。这一时期如果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全视网膜光凝,部分患者新生血管可能会消退,眼压下降,病情得到控制。


青光眼闭角期

通常眼压较高,因此需要尽快降低眼压,否则高眼压将会导致视神经萎缩造成失明。在青光眼闭角期,如果患者还有视力,需尽快球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同时完成抗青光眼手术,迅速降低眼压,再行全视网膜光凝以降低视网膜的耗氧量,去除产生新生血管的根本因素。


 专家介绍 

李树宁


同仁医院青光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博士后,熟练掌握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治疗,疑难青光眼的诊断和治疗。


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技新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第二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编“非穿透青光眼手术学”,英文专著“Elevation Based Corneal Tomography”第十五章的撰写工作。


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秘书,中国中西医学会眼科分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临床眼科杂志编委,北京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理事。

来源: 光明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