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臣合祀—刘备诸葛亮为什么被后人一同供奉?

 汐钰文艺范 2018-01-11






《景咖故事》简介


每天把一个知名景区的两小时视频纪录片内容浓缩成10分钟音频节目,用脱口秀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你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获得全球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有价值的知识,满足你心中环游世界的梦想!




你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前往成都武侯祠,一起去感受,三国文化。



武侯祠,字面上看是一座祠堂,祭祀的是一个被称为武侯的人,那么,这位武侯又是谁呢?其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而武侯的称呼,源于诸葛亮在生前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后主刘禅,就是那位传说中扶不起的阿斗封为忠武侯,于是,后世为诸葛亮立的祠堂,就被称为武侯祠了。


提到成都,很多人脑海里就蹦出了一个名字——诸葛亮,一到成都,这座城市对诸葛亮的热爱就由内而外的围绕着你,大到古朴素雅的历史古迹,小到一言一行的琐碎日常,所以很多人说四川的成都,是属于丞相的成都。其中最著名的古迹,莫过于对后事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然而,在一千多年前,这里还不叫武侯祠,它有一个似乎更宏伟的名字——汉昭烈庙。



武侯,纪念的是武乡侯诸葛亮;而汉昭烈,纪念的可是皇帝刘备,从地位上看,无疑是皇帝赢了,武侯祠的正门牌匾上也是端端正正的四个大字——汉昭烈庙。可为什么文物保护的小牌子上却明明白白地写着——国家一级保护单位,武侯祠呢?


这是一个有些矛盾的故事,从根源讲,要从后主刘禅对诸葛亮感情态度开始说起。有人说刘禅对诸葛亮一定是有恨意的,在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都不让立庙,后来大概是架不住舆论压力,勉强立了这么一个庙,还不让立在成都,而是远远地扔到了沔阳,就是现在的湖北仙桃,距离国都成都足足隔了一千多里,这不是恨是什么。


但也有人说,刘禅对诸葛亮是尊敬的,别的不说,他在诸葛亮死后几乎拼了全力地扶持诸葛亮的弟弟和儿子,甚至把女儿嫁给了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这不是尊敬还能是啥?


 诸葛亮像


但是,感情这种事情是永远都说不清楚的,但刘禅不为诸葛亮立庙的事实已经盖棺定论,恨也好敬也罢,刘禅对丞相总归有所忌惮,但是呢这也已经不重要了,反正成都的第一座武侯祠是蜀国亡国后由百姓自发建的,而且最初,就建在了刘备的汉昭烈庙旁。两庙比肩而立,共受香火,但诸葛亮的一生过于传奇,百姓对他的爱戴经过时间的沉积和神化,在蜀地早已扎根发芽,久而久之,两座并行的庙宇却有了不同的待遇——皇帝刘备的庙里门庭冷落,丞相诸葛亮的庙却香火鼎盛,你说,万一有个皇亲国戚看到此情此景,心里会不会不舒服?


于是,就真有这么个皇亲国戚出现了,此人就是明成祖朱元璋的儿子,排行十一,叫做朱椿,朱元璋称帝后,他也鸡犬升天地被封了蜀王,掌管了蜀地。来到成都任职后,朱椿却被这“臣贵君轻”的待遇刺激到了,于是,他想了一个招儿来扭转皇族的劣势——拆庙。然而,这可是诸葛亮的庙!总要找个由头来稳住民心才行,于是,朱椿提出了一个概念化建议:“武侯祠逼近惠陵,君臣宜为一体。”惠陵,就是刘备的陵寝,武侯祠离刘备的陵墓这么近,就让他们在一起吧!就这样,朱椿的一个小决定,造就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君臣合祀祠庙,君主和臣子合在一处祭祀,朱椿的想法是相当不错的——你来给丞相上柱香,也可以顺便给皇帝磕个头吧!


再后来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连“汉昭烈庙”这四个字都鲜有人提了,百姓们的交谈都是“哪儿去?”“武侯祠!”“也替我给丞相上一炷啊!”


刘备像


然而,明朝末年,成都武侯祠还是毁于战火。在清朝重建时,这座君臣合祀庙可算愁煞了负责建造的官员,君臣合祀,照制度必须君贵臣轻,但丞相魅力太大,你敢这么建,外面的百姓就等着用口水淹死你。我们今天参观的武侯祠就是当时重建的,在庙里走一圈下来,真是不得不佩服那位官员的智慧,为了彰显君臣之道,刘备殿的地基是高于诸葛亮殿的,而诸葛亮殿,却建在了刘备殿的后面。在中国的建筑文化里,越在后面的殿,供奉的人也越重要,这样的巧思安排,终于能满足百姓对丞相的敬重之意了。


于是,千百年来,武侯祠由皇帝的坚持不立,到立在偏远的小城市,到进了都城、立在君王一侧,又进了君王的庙宇,最后反客为主,甚至把投了降的刘禅塑像赶了出来,只留下了刘禅的老爹刘备和刘禅以死殉国的儿子刘谌。这一系列的变化,可以说是既让人感慨又令人玩味,这是礼制和民心的较量,而结果,恰恰证明了民意的分量究竟有多重。



而后世的一位丞相头号粉丝,更是将诸葛亮的个人崇拜推向了高潮,也让丞相的偶像魅力延续至今。他就是罗贯中,传世大作《三国演义》的作者。


《三国演义》的故事虽宏伟浩大,却不难发现,作者罗贯中是个实打实的“蜀粉”,他对曹操孙权态度端正严谨,对熬死了曹家三代人差一步当皇帝的司马懿也不感兴趣,却愿意把所有的溢美之词都献给了诸葛亮,顺应了民意,也促成了三国演义的不朽传奇。所以,追星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自己的偶像——成为历史的偶像。



曾有一副对联,只有短短56个字,却完整描述了诸葛亮的一生。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包括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十个数字。这样巧妙的上联,放在别人身上,恐怕会成为千古绝对,但他是诸葛亮,所以下联也随之欲出:“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上联的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在下联对应了金木水火土东西南北中,称得上是一副千古佳对,不得不令人叹服。


而在武侯祠中,有门廊四五十,也藏着后人为丞相所做的四五十副对联。有的是讲述诸葛亮的故事,有的却能展示写对联的人的心境,三国文化的底蕴,藏在武侯祠的每一个角落里。



在武侯祠里,还安置着一座极其低调的帝王陵墓,对,汉昭烈庙,他的主人就是曾叱咤风云的蜀汉开国皇帝,汉昭烈帝刘备。然而,这座几乎堪称最简单的陵寝没有什么特殊的装饰,不由让人生出一种淡淡的误会,似乎刘备和他的两位夫人只是历史中的几位过客,而非书写者。



陵寝外,有一座著名的石碑,是唐朝著名宰相裴度撰文,书法家柳公绰题写,名将鲁建刻字,文章书法雕工皆为一绝,因此被世人称为三绝碑。不过,这碑的内容却与墓主人没有太大关系,而是歌颂了诸葛亮的一生。但是,这位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一定不会和他的良相争这所谓的身后名。至于后主刘禅……老子英雄儿好汉也有不准的时候嘛,历史会给每个人最公正的评价。


成都武侯祠门票信息:成人票 30元


本期内容团队

撰稿:青阳 编剧

配音:佳易 广播节目主持人

节目一审:盛夏 链景音频总监

节目二审:胡阳 《景咖故事》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