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个世界性的常见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痛风发病越来越多,痛风总的患病率为0.84%。痛风常常与高嘌呤饮食有关,认为只要少吃甚至不吃高嘌呤食物,就可以避免痛风发作,但这样还不够。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高尿酸血症是指人体温在37℃时血清中尿酸的含量,男性超过420μmol/L、女性超过360μmol/L时尿酸盐即可沉积在组织中造成靶器官损伤(如心、脑、肾、关节、血管等),痛风组织学改变。约十分之一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到痛风。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关节病,常表现为急性痛风发作,跖趾关节红肿疼痛,慢性痛风石形成,严重者关节破坏。 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饮食调理也很必要,虽然不能治好痛风,但是能够帮助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进而降低痛风发作的几率,减缓关节的损伤。不过在忌口的过程中,不少患者进入误区,需要引起重视。 { 误区一 } 建议: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痛风患者,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可按每公斤标准体重20~25千卡计算,适当减少蛋白质与脂肪的供能比例。 { 误区二 } 建议: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除限制嘌呤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外,也要尽量避免食用豆类、芦笋、香菇、紫菜等含嘌呤较高的蔬菜,缓解期减少进食次数和进食量即可。 { 误区三 } 有些患者认为动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谱中对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敬而远之。但其实牛奶、蛋类这些动物性食物却是低嘌呤的,且富含必须氨基酸的优质蛋白,痛风患者完全可以吃。 建议:痛风患者应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尽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鱼类、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对于牛奶、蛋类来说,痛风患者完全可以食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注意蛋黄不要过量。 此外,由于嘌呤易溶于汤中,各种肉汤嘌呤含量极高,病情较轻的痛风患者也不能多喝肉汤,但可以将瘦肉经煮沸后弃汤限量食用。 { 误区四 } 有些患者认为嘌呤易溶于水,多喝水、啤酒、茶水或咖啡等对尿酸患者有好处。但其实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避免饮用。 建议:痛风患者应多饮水,一般每天至少要达到2000毫升,伴肾结石者最好能达到3000毫升,但肾功能不全或心肺功能异常者要根据病情限制水的摄入量。饮水宜选用白开水、矿泉水、果汁或淡茶水,啤酒、咖啡、浓茶水等应尽量少用。 { 误区五 } 痛风的不同时期饮食原则并不一样。 建议: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宜选用含嘌呤较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细粮、蔬菜、水果为主。在缓解期,可增加选择含嘌呤中等量食物,但应适量,如肉类每日不超过150克,尤其不要在一餐进食过多,将肉煮沸弃汤食用会减少嘌呤的摄入。不论急性期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 定期检测血尿酸 保证健康体无忧 早发现、早治疗,严格控制人体血尿酸水平可减少痛风的发作和对健康的危害。建议市民定期检测血尿酸水平,如发现血尿酸增高>420μmol/L,需要到医院诊治。市民平时一旦出现以下症状,如关节异常疼痛、肿胀或关节皮肤发红,可能是痛风的表现,建议立刻到医院检查。 此外,处方药请根据医生的诊断处方,在医院等正规途径购买。药物治疗疗程及用法用量应根据医生处方服用,切勿听信网络谣言,避免造成副作用及不安全后果。 转载只为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