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 元凶这些!难怪尿酸一直降不下来!

 中医聚会图书馆 2018-01-12

痛风是一种典型的慢性代谢障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并且关节处伴有痛风石的形成,长期发展后还会出现肾脏、尿道结石等诸多并发症,甚至引发肢体残疾、关节畸形。目前痛风的发病率正在逐渐增加,国内发病率已经达到了6%以上,痛风的发病率高峰集中在发病高峰为30~50岁,约95%为男性,5%女性常为绝经期后发病。以上所说的是基于遗传等先天的原因。俗话说治病要找准病根是关键,对于这些后天的疾病,我们该怎样去预防病因呢?

一、遗传因素的影响

根据现代生物医学研究显示、痛风本身属于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家族内遗传情况明显,患者的发病原因大多与嘌呤类物质代谢功能降低、嘌呤酶活性降低、尿酸排泄障碍有关,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两种先天性的嘌吟代谢障碍疾病,其一足鸟嘌吟磷酸核糖转移酶缺失,其二是磷酸核糖含成酶活性过高。一般女性为该类缺陷基因的携带者,但男性则表现为发病。

国际医学界也证明了人类至少拥有4种参与尿酸盐转运的蛋白质,而控制这类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如果缺失,那么人体对于尿酸盐的代谢必然会发生障碍。因此,从遗传因素来看患有痛风的患者后代发病率较普通人后代高,尤其是近亲或双方遗传结婚者后代几率更高。

二、生活习惯因素的影响

根据现代健康生活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人们预防痛风。而痛风病的发生主要与5大类错误生活习惯有关,包括习惯摄入富含嘌呤类物质的食物;习惯摄入富含大大量脂类物质的食物;习惯长期且大量饮酒;运动锻炼量极低;心理应激能力差和健康检查不到位。过度饮酒是诱发痛风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大量的洒精会降低人体肾脏的代谢功能,导致尿液中尿酸盐不断累积,引起痛风症状。

三、环境因素的形响

首先,自然环境因索对痛风有影响,尤其是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这类区域人群的食潜中含有大址的蛋白质、嘌呤类物质(以海鲜为主),而阿海鲜类食品摄入过量,并伴有饮洒的行为,就容易导致体内尿酸盐累积。同时,海拔高度较高地区(青藏高原等:痛风发病率也较高另外,现代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能力较强,使得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温室效应、酸雨增多、河流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儿年空气污染问题突出,北方地区人口容易吸入大最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的气体,这类气体会增加人体的肝脏和肾脏代谢负荷,同时其代谢产物还会抑制人体对尿酸的排泄。

其次,社会环境因素对痛风发病率也有影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使人的心理应激问题日益突出、容易引发内分泌和代谢失调问题加之现代人应酬逐渐增多,饮酒过度和不规律、不健康康饮食比例增力比也就进一步提升了痛风的发病几率。部分工作环境较为特殊的工人,其长期接触铅、铍等金属,这类金属对肾脏有着毒害作用,会引发肾小管尿酸重复吸吸收能力增加,导致尿酸代谢障碍

四、医疗服务的影响

当前找国各地区的医疗机构还未对痛风的健康宣传工作提高足够的重视,根据2014年底在化京开展的一次小范围调查工作显示、超过81%的人7个未接受任何痛风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同时我国医疗法规、慢性疾病防治办法等调理当中也末涉及对痛风的言传教育工作,很多医疗部门开展宣教工作时大多以“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心脏病等为主,忽略了痛风对患者构成的危害。

同时,我国各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科室内治疗痛风的方式不尽相同,国际也未对痛风提出日统一治疗方案。另外,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的医保制度仍存在严重的不健全问题,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无去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而痛风本身属于典型的慢性疾病、即使使用现代医保也会为患者家庭带来大的经济负担,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或放弃治疗,导致疾病频繁复发。

五、中药治疗

1..传统中药治疗

①发作期:治则:散寒祛湿止痛。

方剂: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匾要略》);

2.缓解期:

治则:滋肾健脾,化痰除湿。

方剂:选二陈汤六君子汤、肾气丸加减。

3.慢性炎症期治疗困:系自拟方。

治则:益肾补肝,健脾化湿,祛风活血通络。

方药:黄芪、炒山药、炒丹参、鸡血藤、徐长卿、桑寄生、生薏苡仁、熟薏苡仁各15g,桂枝、熟附块5g,制萸肉、赤芍、苍术、白术、炒当归、防风、丝瓜络各10g,全蝎(研吞))3g,蜈蚣(研吞)1条,生干草6g。

总之,应做好痛风的预防和康复工作。如节制饮食,禁食富于嘌呤和核酸的食物,尽量少吃脂肪、扁豆等,禁忌饮酒,避免精神刺激、着凉和过劳等;对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家族遗传史的,应定期进行健康筛检,检测血尿酸含量,以便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痛风的无症状患者。晚期患者关节结构变形,遗留永久性功能障碍,患者应注意功能锻炼,鼓励患者配合康复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分享给您的朋友并关注我们。

参考文献:

1.成祝国.痛风的病因和中药治疗[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2):104-104.

2.秦芳周成超.关于痛风在社会医学视角下的病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4):12-13.

3.胡耿丹许全成.社会医学视角下痛风病因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2):87-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