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孝敬父母,没有养成恩义情义的处事原则,他就会以利害的原则来为人处事、待人接物。 “这件事对我有利,我就会全力以赴,而这件事由利变成害了,那就会做出忘恩负义的事情来。” 如果我们自己是以利害之心、功利之心与人交往,结果“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们所感召的也是一些以功利之心、利害之心和我们交往的人。

每天20分钟,52期轻松学完《群书治要》
《管仲论相》的启发管仲年纪老了,又病得很重,齐桓公来探望他,向他询问宰相的继任人选说:“仲父,您年纪大了,一旦过世,由谁接替您的位置做宰相合适呢?”管仲心理明白,其实齐桓公心里已经有人选,于是他就故意反问道:“您看请谁做宰相比较合适呢?” 桓公回答:“我看易牙这个人对我不错,他对我很关爱。有一次他问我,有什么好吃的山珍海味没有吃过?我说天下的山珍海味我全都吃过了,只有婴儿的肉没有吃过。结果没想到,改天他回去把刚刚出生几天的儿子给杀了,把他的肉端上来侍奉我。他爱我超过了爱自己的儿子,这个人是不是可以信任呢?” 桓公听了说:“易牙不行,竖刁应该可以了,竖刁对我很忠心。他为了能随时进入宫廷陪我玩,他不惜把自己变成了太监,他爱我超过了爱惜自己的身体,你看是不是值得信任呢?” 桓公听后说:“易牙、竖刁都不行,开方应该可以了。开方本来是卫国的公子,他放弃了卫国储君的位子来到我们齐国,一住就是十几年,而且这十几年之中,从来没有回过卫国探望自己的父母,即使他的父母过世,他都没有回去看一下。你看他爱我超过了爱自己的父母,这个人是不是可以信任了呢?” 齐桓公后来没有听从管仲的劝告,重用了这些人。结果怎么样呢? 他被这些人害得很惨。当他重病卧床,不能理政时,这些人对他置之不理,忙于争权夺势去了。以致桓公去世很多天,都没有人为他收尸,尸体都腐烂生蛆了。

我们是不是就是易牙,竖刁,开方这样的人?一、杀子奉君王 很多人可能会说:“怎么可能,老师,我们再怎么残忍,也不会把自己的儿子给杀了,去侍奉我们的领导!”
我们确实没有这样做,但是我们放下了教育儿子、陪伴儿子的时间,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和领导去应酬,结果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二、自残以求荣 比如:现在生意场很难混,需要应酬、招待、投其所好。首先,要抽烟,烟雾缭绕;还要喝酒,喝了白酒喝红酒,喝了红酒喝啤酒。因为,我们不陪人家喝酒,这个合同就签不了,我们把酒喝下去了,对方很高兴,一拍桌子,说你这个人够哥们意思。一个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的订单就有了。 那我们知不知道喝酒抽烟对自己的身体有害呢?我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去做呢? 我们是不是“自残以求荣”?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不惜损害身体健康去获得大量的财富,结果有了钱之后,身体被搞得一塌糊涂,又拿着钱去买健康,请问我们还能买回来吗?即使我们能够买来,我们这又是何苦呢? 所以我们是不是竖刁,“自残以求荣”?为的就是我们在同学、朋友聚会的时候,可以虚荣地说:“你看我的车子是什么牌子的,我的别墅有多大。”这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吗? 
三、绝亲以干禄 比如:我们很多的同学到国外去学习,在国外找到了薪水很高的工作,结果再也没有回到国内探望一下培养他成才的父母。这是不是“绝亲以干禄”呢? 
现在人正做着这样悖德悖礼的事,但是还不知不觉,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孝父母,以利与人相交,感召德是以利相交德朋友,做事不可能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