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阶拳击技术的综合论述(一)

 叶舞留香 2018-01-13


拳击技术概述:


拳击技术无论传统还是今天,无论不同风格或者地域,我认为应该分为两个部分:

一、攻防转换技术(有效击中对手并有效防守的技术)

二、发力技术(重击对手的技术)


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可以有侧重,但是不能摒弃。例如在业余拳击规则下可能会更加强调攻防转换技术的运用水平,发力水平相对被弱化一些,这是可以接受的也是相对合理的,但是切忌仅仅是相对而言,而不应该是绝对的。


在职业拳击规则下则需要更加均衡发展,甚至根据选手特点或者教练的倾向性,往往攻防转换技术要服务于发力技术。且在职业拳击规则和产业特点的背景下这也是更加合理的。毕竟拳击运动更倾向于是一项格斗运动,而不仅仅是竞技体育。既然是格斗,重击对手致使其失去战斗力才是终极目标,仅仅通过比分赢得比赛则应该是退而求其次的战术性选择。从产业发展角度讲,观众理所当然更希望看到并喜爱那些能够重击对手的选手。因此,一个不追求通过重击对手来结束比赛的拳手绝不是一个合格的职业拳击手,不追求重击对手的拳击技术或者拳击教学也不是完善的技术和教学。


拳击技术的最高阶段和核心解密:


移动:

用一个词汇来概括的话“移动”就是拳击技术的最高阶段、核心手段和终极目标。具体解读是:前面提到了拳击技术的两个方面攻防转换技术和发力技术。那么,把攻防转换技术和发力技术完美的结合在“移动”当中并有效的变化运用,是为拳击技术的最高阶段和终极的核心目标。


移动二字看上去如此简单,实际上涵盖了太多内容和变化。先从移动本身来解释,脚下移动、上体移动、手臂的移动、重心的移动、肩部的移动,甚至是眼神的移动,而将以上的移动形成有机的、娴熟的配合变化运用,最终实现一个整体的移动状态。它所产生的作用和追求的目标是同时完成防守、减小预发、假动作(掩盖真实进攻意图,这两项可以统称为佯攻)、强化发力水平等全部拳击技术的应用目的。


防守、减小预发、假动作是为了击中对手,发力水平是为了重击对手,能够将二者完美结合到一个核心的概念当中,只有移动。换一种解读方式:能够击中并重击对手,且实现有效防守的技术,不就是拳击技术的终极目标么!


移动的另一个衍生产品是节奏,它是关乎体能和攻防变化的,后面会专门论述。


移动和发力技术的关系: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发力技术,因为通过移动来实现攻防转换的目标这个不难理解,洛马琴科已经给大家做了一个完美的示范。这里主要解读一下移动跟发力技术之间的关系。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来详细解读一下发力技术。

 

发力技术之核心发力部分:

攻防转换技术不想赘述,专业运动员和专业拳迷都懂,无非是如何击中对手且不被对手击中的技术。这里着重强调发力技术部分。


发力技术也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是核心发力技术,二是前端发力技术。核心发力技术顾名思义是最有效的利用核心力量形成强大的核心发力水平的技术。前端发力技术则指身体接触击打目标的前端,手臂部分的发力技术。


核心发力又分为两个形式:

一、转体发力

二、重心发力


转体发力大家都懂,利用胯部为主的整体转动来实现出拳的发力效果,重心发力往往不太被大家所重视,甚至有时候被误解,但其实它很重要也非常常见。重心发力就是协调利用重心移动的惯性来强化核心发力的效果。帕奎奥的冲刺步出拳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冲击力?因为它非常完美的借助了重心移动的力量。


人的本能反应也能解释这个概念,没练过拳击的人也知道,整个儿重心都扑上去打人会更加有力,比如麦克莱伦的后手拳就是整个儿重心扑上去的,马西亚诺和沙沃斯等这些老牌重炮手也都是利用重心发力的高手,泰森和图阿其实也很典型。只不过扑上去后如何控制好重心不失控,如何减少扑上去的预发,这就是技术了。单独依赖转体发力有它的优势所在,它能够更迅速、更机动、更有利于变化和更有利于连续打出组合拳,但是相对于将转体发力和重心发力有效结合起来的核心发力,光靠转体发力就效显得果不足了。那么如何更好的利用好重心的移动来强化发力水平,并且还要把防守和佯攻有效的结合进去,这就是我们技术训练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了。而它的解决手段就是“移动”。


详解:

要更好的利用重心和转体相结合的充分发力,就需要更好的蓄势,所谓蓄势就是充分调整好重心和身体姿态为重拳发力做足准备,这个调整和准备的过程就是蓄势。比如你要跳高或者跳远,必然要先下蹲才能利用膝关节踝关节弹性以及大腿的力量一跃而起,这个下蹲的动作越充分越协调,跳得才越高越远,这就是所谓的蓄势,没有人可以直着膝盖跳得高或远。


而专业选手都知道,幅度明显的蓄势会带来很大的预发动作,容易被对手辨识和察觉并成功防守。但是如果你把这个蓄势动作跟假动作佯攻以及防守巧妙的结合起来融入到连贯的移动节奏中,那么这个预发就很容易被掩盖掉了!当这个蓄势的动作融入到诸多目的不同但又可以随机变化调整的移动动作当中时,会使得对手更难判断、更容易错判。同时由于通过这些移动完成了很好的发力蓄势,就能经常打出十分有力的重击,甚至每一拳都可能是个重击。这样,即实现了击中对手又实现了重击的发力效果,同时兼顾了防守的目的,最终完成攻防转换和发力蓄势的合二为一。


发力技术之前端发力部分:

接下来再解读一下前端发力技术:如何更好的通过前端发力技术来支撑和发挥强大的核心发力水平,就是前端发力技术的概念解释。例如很多人在奇怪,有些选手核心力量很足,爆发力很足,绝对力量很足,出拳看起来也非常迅猛,但就是不够重,就是不能重击对手,那一定是因为他的前端发力技术有问题。他接触目标的手臂部分根本不能有效支撑柱他强大的核心发力水平,于是一切核心力量和能力都只是摆设。


前端发力技术我也把它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拳峰(击打目标时手臂甚至整个身体的支撑角度而不是那个泛指拳头某个部位的拳峰),二是拳感(篮球乒乓球有球感,足球有脚感,拳击其实也有拳感,拳头的自我体会和感觉)。

 

拳峰:

拳峰的概念是统一的、标准的,没有任何变化、质疑或可商榷的余地。小臂尽量垂直于击打目标,视为拳峰。这是让穿透力最佳化的唯一的角度。无论直拳、平勾拳、上勾拳、腹部勾拳,拳峰的重要性都无与伦比。国内的业余拳击运动员喜欢打所谓的小摆拳(其实拳击技术概念里根本没有小摆拳这个东西,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概念),这种无视拳峰的小摆拳打在职业拳手头上,简直就是隔靴搔痒!腹部勾拳没有拳峰就更没意思了,除非在对手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敲中要害造成膈肌瞬间痉挛,不然也是隔靴搔痒。更可怕的是国内业余拳击运动员甚至连直拳的拳峰都练丢了!


(这里顺道讲一下)内线进攻水平的重要性:

直拳的拳峰是最最基本和最最根本的技术,它和拳峰准确发力扎实的上勾拳配合得当,是很多超级重炮手的杀手锏(尼加拉瓜战神阿奎罗、墨西哥战神理查德洛佩兹、KO大师扎拉特等等太多)。武术理论里有个概念叫:力强站中间,力弱走两边。也就是说,强而有力的内线进攻能力(内线直拳和上钩拳就是内线进攻的9成火力)是占据场上主动地位的不二法宝,那个内线进攻技术和能力较弱的一方,则只有两边跑的份儿。可是不要忘了,你在两边跑,人家在中间追,你的体能消耗要远远大于对手,并且在裁判印象方面你就是被动的一方!邹市明的失利从技术角度讲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他稳稳站着追,对手在两边跑,谁会先体能耗尽呢?所以,从训练的角度讲,如果你不想以后被对手站在中线追而自己只能两边跑的话,那么请无穷无尽的去追求内线进攻的技术和能力吧!而且如果连最基本的后手直拳都打不出标准拳峰的话,一切都无从谈起!


平勾拳和腹部勾拳也一样,仔细观察那些譬如历史100精彩KO类的击倒镜头集锦,90%以上的重拳都是拳峰所致。有个别情况比如勾拳的拳峰不太理想,或者那些所谓的远距离长途奔袭的大摆拳也是重击,但是请注意,那要么是泰森、图阿之流,要么是沙沃斯、琼斯之辈,他们是一般人么?再或者来自于被击倒者脆弱的下巴。总之,拳峰至关重要,它是发力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业余拳击中它的确有时不那么重要,因为三回合9分钟里双方选手体力充沛,比赛手套又大又厚,有没有拳峰都很难实现击倒和KO。但是职业拳击手如果拳峰很差,就只有垫底的命。重要性已经说清楚,关于拳峰,就阐述到这里吧。


......


(未完待续)


注: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但求理解不求认同。能引发更多教练、选手或拳迷的思考和讨论即是成功,不喜勿喷。


文:拳击吧洛马琴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