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洱茶致癌?测评数据是这样的......

 林小霖 2018-01-14

近日,方舟子发表了一篇名为《喝茶能防癌还是致癌?》的微信文章,爆料“惊天内幕”:普洱茶含强致癌物黄曲霉毒素,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恐慌。挺茶派与倒茶派的专家互相“打口水战”,一方称“恶意中伤普洱茶”,另一方称“不能为了顾及茶农的利益就祸害消费者”,消费者在各种“专家”的言论中难以抉择,究竟该信谁?普洱茶中到底有没有黄曲霉毒素?

为此,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和坪山区消费者委员会共同委托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开展普洱茶试验,由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用专业、严谨客观的实验室数据帮消费者解答真相。

深圳市消委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结果显示,十款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均没有检出。

样品来源

通过前期微信调查发现,网上购物虽然便利,但只有8%的消费者会网购普洱茶,普洱茶购买的主流渠道还是实体店,其中50%的消费者选择茶叶店,30%的消费者在商场超市购买。

结合调查结果,此次试验选择商场超市和茶叶店为购买地点。模拟普通消费者在商超和茶叶市场购买了十款普洱茶,五份熟茶和五份生茶,价格从100元/饼到400元/饼不等,包含了中茶、大益、老班章、易武、八马茶叶五个品牌。

检测指标和参考方法

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与检测机构及茶叶专家沟通讨论,确定本次检测的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1。

表1  检测项目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检测方法

1

黄曲霉毒素B1

GB 5009.22(参照)

2

黄曲霉毒素B2

GB 5009.22(参照)

3

黄曲霉毒素G1

GB 5009.22(参照)

4

黄曲霉毒素G2

GB 5009.22(参照)

表2  检测样品明细及检测结果

试验结果:十款普洱茶中黄曲霉毒素均没!有!检!出!

权威大数据表明,从未在普洱茶中检测到黄曲霉毒素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每年检测的食品样品超过10万批次,其中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就有约1.5万批次,早在2008年就开始对茶叶中真菌毒素进行了摸底调查,并未发现茶叶中存在真菌毒素危险,不管是国家风险监测还是客户委托检验,也从未发现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B1。

另外,通过前期微信调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现有26%的消费者相信普洱茶致癌的言论,74%的消费者持不相信态度。

流言为何传播?

原因一:标准缺陷可能导致误判

据深圳市计量院工程师介绍,旧版黄曲霉毒素检测标准的缺陷可能是流传茶叶中检出黄曲霉毒素的重要原因。因为在GB/T5009.22-2003版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标准中,广泛应用的酶联免疫检测法受到部分基质的干扰后容易产生假阳性,通俗的说就是把本来不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样品判断为含有黄曲霉毒素。更严重的是,2003版的标准没有规定对该方法的阳性结果需使用更为精确的仪器进行确证,因此很可能导致普洱茶中检测黄曲霉毒素的误判。

原因二:容易被毒素污染的“湿仓普洱”≠正常普洱

深圳市消委会表示,此次调查仔细研究了方舟子文中引用的数据来源,惊奇的发现这两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居然是“湿仓普洱”!(如下图)。

“湿仓普洱”跟正常的普洱明显是两回事!

“湿仓普洱”:即人为制造出来相对高温高湿的仓储环境,使得普洱茶快速发酵陈化的激进方法,为了“看起来上了年份”,一些不良商人为牟利采取的恶劣手段。普洱茶在“湿仓”环境中,很可能被其他杂物带有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专家观点

茶叶专家解释,普洱茶由生茶变成熟茶,要经过好几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几种菌群参与发酵,从而构成普洱茶的香味。这几种参与发酵的菌群均是有益菌群,没有黄曲霉菌。

其实普洱茶非常容易保存,对温度湿度不敏感,如果保存在罐里,通常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储存不当,也容易引发普洱茶口感风味降低。

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保存普洱茶时,注意以下五点:

1.避免阳光直射,以免产生不佳酸味。

2.不放在潮湿的地方,容易霉变。

3.避免有异味窜入,可以用陶罐或纸箱存茶。

4.尽量单一茶品存放,以免不同茶叶串味。

5.一次取茶足量,不要经常碰动。

本期编辑/一鸣

来源/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