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望湖楼 题三:黄酒(选) 本期主持:朱文懿 薛遂初 ▼ 黄鸿蹇(泊云) 【入上方山】 每望湖峯近,一朝登赏迟。白云初雨霁,青石久苔滋。向晚多归鸟,经霜尽好枝。得闲中岁后,最爱素秋时。 薛遂初评:佳作。七八句另起又转,动人最深。四句之久字还可打磨。 朱文懿评:通篇澹雅,尾联尤深感慨,颇为眞切。 【望湖楼效少陵吴体】 依约云物烟水湄,澹波秋风倚栏迟。天开湖势初晴后,日暗山色欲暮时。寂寞楼待旧时月,冷清鸦啼高处枝。轻衫飘忽似飞起,四顾微茫所何之。 薛遂初评:有渲染之笔,惜无动人心处。喜第三句。 朱文懿评:古人所谓诗中画也,景物如绘,可置斋中。“冷清”似可改作“清冷”。 ▼ 朱文懿 【上方山】 越垒残云何处觅,吴城片草杳难寻。几回来往湖山曲,空有千秋吊古心。 薛遂初评:工稳。于文懿而言,平而淡也。 【黄酒】 绿蚁浓斟琥珀杯,绮筵应是为谁开。生涯不负旗亭醉,博得诗人次第来。 薛遂初评:不负旗亭醉,朱公当舞之。 ▼ 薛岩汲(遂初) 【清平乐 望湖楼】 五湖安在,入目疑沧海。急去年光如箭快,应记酒痕诗债。 秋风吹落羣芳,尧章别后梅香。剩有一山苍翠,更兼山外斜阳。 朱文懿评:下片于景中含怀姜白石之意,篇终而韵犹在,胜于上片。 【上方山二首】 梅园 移来梅数本,驻此凝山光。伴竹朱能润,逢春素欲张。晓烟僧共语,暮雪水沈香。谁立湖波远,扁舟自可望。 朱文懿评:造句古澹,良可讽诵。柰何虚语过多,尚宜斟酌。 治平寺 何处偶闻禅,空茫到此巓。残碑知宋后,黄叶落秋先。杏老空留子,松苍不记年。云间祈久住,朝暮对湖烟。 朱文懿评:“杏老”二句有空山幽寂之致,佳妙!然“空茫”一句拗口,似可改。 ▼ 任淡如 【望湖楼论诗】 湖山况味意如何,只合携诗做啸歌。万里秋风来入座,解人世上恐无多。 薛遂初评:情味都佳,惟觉万里畧重。 朱文懿评:“万里”一语宏阔过甚,然句意颇可取,可改此二字。 【上方山】 越戍千年废,吴波十里横。谁寻窈窕径,伫看翠微城。才子参禅老,名臣归隐行。此中何所忆,树树坠山樱。 自注:上方山在姑苏西南,古吴越于此分野,今存范成大别墅,沈周、唐寅等雅集旧址。 薛遂初评:词意成诗语,别有风味。五六尚可改。 朱文懿评:首联属对精工,尾联耐人寻味,中二联铺陈得当,亦佳制也。 ▼ 陆峻石(芋水) 【望湖楼绝句】 九月十一日,穿林过治平寺,登望湖楼论诗。看松下残碑,殆李根源遗迹也。 松下穿林看夕阳,经行山寺壑中藏。漫天欺压黄金橘,日落金光照佛光。 薛遂初评:三四句如横空黄金杵,挥动之处,漫天金光。 朱文懿评:陆郎气焰,直欲熀耀老夫眼目矣! 【上方山治平寺】 穿林觅山寺,竹径转生幽。冷日松阴薄,直干霜风溜。古佛余睡味,老僧疑病休。乱红争赴谷,一水接天流。坏壁百种偈,来去客与鸥。湖上万点金。顚倒一番收。 薛遂初评:写来如见佳景。日落客与鸥,犹生一叹。 朱文懿评:景致纷然,可为卧游之助。“溜”字似为去声。 ▼ 梅疏影(馥生) 【重到石湖,忆登天镜阁,集古贤句】 石湖三万顷(范成大),秋日白苍苍(徐渭)。赏逐四时改(黄庭坚),试凭高处望(韩愈)。独当山一面(潘纯),宛在水中央(诗经)。吟兴胡能尽(李中),蓬壶清昼长(周必大)。 薛遂初评:吟兴不尽,诸友误登上方山;高处试凭,梅郎独立天镜阁。 朱文懿评:虽集古句,如出胷臆,非妙手莫办。 【重到上方山集古贤句】 迢递三巴路(崔涂),何由到上方(朱熹)。山看吴国尽(黄省曾),云去楚天长(张蕴)。稀有存孤塔(陈琏),登临值夕阳(朱庆余)。幽怀无所寄(孙承恩),真宰意茫茫(文天祥)。 薛遂初评:集句如己出,见梅郎手段。 朱文懿评:梅生系出弘农旧家,先世播州豪帅,且天资颖悟,具此才情胷次,意料之中耳。吾复何言,吾复何言。 ▼ 姚杰(畏庵) 【登上方山有感】 谁共闲云汗漫游,雁成行处影难留。此生多负溪山债,只把秋心付一瓯。 薛遂初评:流畅。三句承首句,二句思乡,四句失意,皆向溪山经行,能见我辈本色。 朱文懿评:首句晓畅切题,次句衔接自然,末句可见诗人多是酒人,亦饶趣味。 【望湖楼茗后】 阑干频倚意无聊,隔水西风鸣玉箫。黄菊尽随秋老去,壮心渐向酒中消。 薛遂初评:有大江铜琵之声。二首都佳。 朱文懿评:此诗低沈中有高亢,景中寄寓岁华老去之感,可令读者感应。 ▼ 张欣威(虚白) 【治平寺】 秋风萧寺隔埃尘,断石空横忽怆神。时听归鸦三两处,黄昏一院了无人。 朱评:全篇甚好,只“忽怆神”一语似觉突兀,有妨吟口。 【望湖楼】 梦里沧波万斛船,楼边斜倚望平川。浮生却咲西王母,坐看湖山一抹烟。 薛遂初评:西王母不知何意。 朱文懿评:首句情景朦胧悠远,深得诗家三昧,次句承接了无痕迹,与首句浑然一体。善哉! ▼ ▲ 黄泊云 五老登山图 郡治西南有山曰上方,一曰楞伽,面石湖。湖与具区相表里,鱼鸟风帆,烟云弥望,与诸峯翠色相映发。袁石公云:“上方山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诚为知言。以故斯地向为一郡名胜,冠盖不绝,裙屐络绎。宋之范文穆、姜白石,元之杨铁崖,明之文衡山、沈石田辈莫不吟啸讴歌,夷犹眺瞩。画船箫鼓,辞翰文章,逸响流光,于今翘望。薛公岩汲侨寓吴下,建艺文之社,爱湖山之胜槩,与同人数数来游。诸公篇什琳琅,予亦勉力追攀,得附骥尾。爰缀词组以为跋云。丁酉仲冬二十日亥时朱文懿于玉兰精舍短檠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