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宗八要直解(上)

 ldjsld111 2018-01-14
相宗八要直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一 因明入正理論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二 大乘百法明門論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唯識三十論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觀所緣緣論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五 觀所緣緣論釋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六 唐奘師真唯識量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七 八識規矩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八 【毘陵】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九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一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解分為二。初解題。二解文。解題為三。初正解論題。二出論主。三出譯師。今初】
~s 1
因明入正理論。
 
~d 1
因明二字是能入。正理二字是所入。因者。諸法所以然之故。乃三支比量中之一支。三支謂宗、因、喻也。宗非因不顯。喻非因不立。因最有力。故標因明。因既明則能立能破。能破則邪無不摧。能立則正無不顯。摧邪則徧計之我法俱破。顯正則依圓之真俗幷立。真俗二種正理。由因明而得入故。名因明入正理也。論者。辯明判決之謂。而有二種。若疏決經文名為釋論。若依經立義名為宗論。今是宗論也。
 
【二出論主】
~s 2
商羯羅主菩薩造。
 
~d 2
商羯羅主未見的翻。或云即天主也。菩薩如常釋。
 
【三出譯師】
~s 3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d 3
法師行迹載慈恩傳翻梵成華。名之曰譯。二解文為三。初以頌攝要。二別釋八門。三以頌總結。
 
【(甲)初中二。初頌八門二益。二明攝諸要義。(乙)今初】
~s 4
能立與能破及似惟悟他。現量與比量及似惟自悟。
 
~d 4
一真能立。二真能破。三似能立。四似能破。此四門令他得悟。總名他益。五真現量。六真比量。七似現量。八似比量。此四門令自得悟。總名自益。故曰八門二益也。此是一論綱宗。下文自釋。不必繁解。若欲預知。略陳梗概。真能立謂三支無過可以顯正開悟他人。真能破謂出他過失可以摧邪。開曉問者。似能立謂雖欲申量三支帶過。不足曉他。似能破謂雖欲斥他妄出彼過。彼實無過。真現量謂無分別智了法自相。真比量謂藉相觀義有正智生。似現量謂有分別智。於義異轉。似比量謂虛妄分別不能正解。問曰。真立真破可以悟他。似立似破云何悟他。真現真比可以自悟。似現似比云何自悟。荅曰。四真是藥。四似是病。若不知病。便不識藥。是故八門一一須辨。是則能立能破真現真比。皆號因明。自悟悟他。皆名為入。四似及所破是邪。所立所觀所顯即正理也。
 
【(乙)二明攝諸要義】
~s 5
如是總攝諸論要義。
 
~d 5
謂此八門二益。不惟攝此一論。即已總攝諸論要義。葢論義雖多。建章總不出破立二門。會理總不出權實二智。利益總不出自他二悟故也。
 
【(甲)二別釋八門為七。初真能立門。二似能立門。三真現量真比量二門。四似現量門。五似比量門。六真能破門。七似能破門。問曰。此釋八門。何故與頌中次第不同。荅曰。頌約二益。以列八門。是取文便。此釋八門。意在隨文入觀以成自利利他二益。何者。由真能立以生正解。由似能立以防謬解。解成入證得真現量及真比量。即是根本後得二智也。由證二智。方知似現似比之偽。是故真得二智方能破立。令他得悟。若似現似比有所言說。但成似破似立而已。可不慎哉。(乙)初真能立門三。初標。二釋。三結。(丙)今初】
~s 6
此中宗等多言名為能立。由宗因喻多言開示。諸有問者。未了義故。
 
~d 6
謂此門中宗因喻多種語言。名為能立。何以故。由此宗因喻多種語言。則能開示諸有問者。所未了之義故。
 
【(丙)二釋又三。初釋宗。二釋因。三釋喻。(丁)今初】
~s 7
此中宗者。謂極成有法。極成能別差別性。故隨自樂為所成。立性是名為宗。如有成立聲是無常。
 
~d 7
謂此真能立門三支之中。所言宗者。即是前陳極成有法以為宗。依後陳極成能別以為宗體。及自意許差別性故。故名為宗。以要言之。但隨其自意樂為所成立性。即名為宗。譬如有人成立聲是無常。舉一例諸凡所成立。若不違理。即是真能立宗也。聲之一字。即前陳有法。無常二字。即後陳宗體。或指明論聲無常。或指餘聲論無常。或總指一切聲皆無常。口雖不言。心有所指。即意許差別性也。言極成者。謂道理決定成就。無有互不相許之過。言有法者。不同龜毛兔角。但是名字。言能別者。正是宗體。為顯前陳有法宗。依是所別。故斷常二見俱是外道所計。今云無常以破常。見其實非常。亦復非斷。即小乘之正印大乘之初門。故舉此一宗。略顯能立。然三界依正。總皆無常。今獨舉聲者。以聲塵初生。即滅不容稍停。尤易顯於無常義故。若知聲是無常。便可例知。一切無常。既皆無常。亦決無我。豈非顯二空之要訣耶。又明論及聲顯論。皆計聲常。故對彼立聲是無常。
 
【(丁)二釋因三。初總標三相。二別釋二品。三結成因性。(戊)今初】
~s 8
因有三相。何等為三。謂徧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徧無性。
 
~d 8
因者所由也。所以也。譬如凡所作性。定屬無常。故用所作性三字為所由。所以之因成立無常之宗。而為其果也。只此一因對於宗喻。便有三相。一者須要徧是宗。及有法之性。如所作性三字。望於聲之有法。無常之宗決定。皆有所作性義。故名徧是宗法性。舉一例諸凡所出因不得與宗法相違也。二者於同品喻中。須是定有之性。如瓶等。無常名同品喻定有所作性義也。三者於異品喻中。須是徧無之性。如虛空等。非是無常名異品。喻周徧推求決無所作性義也。
 
【(戊)二別釋二品】
~s 9
云何名為同品異品。謂所立法均等。義品說名同品。如立無常瓶等。無常是名同品。異品者。謂於是處無其所立。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
 
~d 9
言同品者。謂與所立宗法均平齊等之義品也。如立無常為宗。而瓶等無常是名同喻。言異品者。謂於是異喻處無自所立無常之宗是名異喻。所謂若有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若有是常句遣無常宗。見非所作句遣所作因如虛空等句番瓶等喻。故上文云異品徧無性也。龍樹云。若所立無說名異品。非但與同品相違。或異而已。
 
【(戊)三結成因性】
~s 10
此中所作性。或勤勇無間所發性。徧是宗法。於同品定有性。異品徧無性。是無常等因。
 
~d 10
謂假如此立聲是無常宗中。或云所作性故以為其因。或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故以為其因。則徧是宗及有法之性。亦是同品定有性。亦是異品徧無性。是故得為無常宗。及同喻異喻家之因也。文中舉二因者。所作性因以對明論。勤勇無間所發性因對聲顯論。
 
【(丁)三釋喻】
~s 11
喻有二種。一者同法。二者異法。同法者。若於是處顯因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見彼無常。譬如瓶等。異法者。若於是處說所立無因徧非有。謂若是常見非所作如虛空等。此中常言表非。無常非所作言表無所作。如有非有說名非有。
 
~d 11
先雙標。次各釋。先釋同法者。若於是喻處顯示因之同品決定有性。謂若所作之因。見彼無常之宗。則以譬如瓶等。而為同喻瓶。亦所作瓶。亦無常故名為同法也。次釋異法。又二先正釋。次揀非。先正釋異法者。若於是喻處說所立宗法。決定是無所出因性亦徧非有。乃名異法。謂若是常則無所立。無常宗法見非所作。則徧非有所作性因如虛空等。則無瓶等可為同喻。故名為異法也。次復揀非。謂此中所言常者。但為表示非無常耳。不是立常為宗。以與無常相對也。此中所言非所作者。但為表示無所作耳。不是立非所作為因。以與所作相對也。譬如有決非有。所以說名非有耳。豈可謂更有一箇非有。以與有相對哉。此正顯示。但借虛空常非所作為異喻。以表無常正宗決不立虛空為常宗也。若計虛空定有定常。即是外道。故已上真能立門。初標二釋竟。
 
【(丙)三結】
~s 12
已說宗因等。如是多言開悟。他時說名能立。如說聲無常者是立宗。言所作性故者是宗法。言若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是隨同品。言若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者。是遠離。言惟此三分說名能立。
 
~d 12
前已廣釋三支。今更結撮總示。謂上文已說。宗因喻之多種語言。以此開悟。他時說名能立且如。若說聲無常者。即是立宗之言。若說所作性故因者。即徧是宗法性之言。若合云凡是所作見彼無常如瓶等者。即是隨同品之言。若云設是其常見非所作如虛空者。即是遠離無常宗及所作因之言。惟此宗因喻三分說名能立也。是中異品但名是遠離言者。正顯秖是遮遣同法耳。非許更立常宗及非所作因也。問曰。隨同品言中。何故先云若是所作。次云見彼無常。遠離言中。何故先云若是其常。次云見非所作。荅曰。但可云一切所作性皆是無常。不可云一切無常皆是所作性。此合之所以必先因而後宗也。但可云若是常者定非所作。不可云非所作者定是常。此離之所以必先宗而後因也。初真能立門竟。
 
【(乙)二似能立門二。初正釋。二結過。(丙)初中三。初釋似宗。二釋似因。三釋似喻。(丁)初又三。初標列九過。二別釋九過。三總結九過。(戊)今初】
~s 13
雖樂成立。由與現量等相違。故名似立宗(非真能立)。謂現量相違、比量相違、自教相違、世間相違、自語相違。能別不極成。所別不極成。俱不極成。相符極成。
 
~d 13
下文自釋。不必更解。但出大意現量。謂無分別智。所知比量。謂正分別智。所知自教。謂不論大乘小乘內宗外宗。各有自己所稟之教。世間謂世人依於世諦。共所許事。自語謂自所立法。已上五種。隨一相違。便非真能立宗者也。能別謂後陳宗體。所別謂前陳有法。俱謂宗及有法。已上二種隨一不成便不可立。況俱不成豈能立哉。相符謂與敵家更無二趣。既已相符。何勞別立所以。亦名似宗。非真能立也。
 
【(戊)二別釋九過】
~s 14
此中現量相違者。如說聲非所聞。
 
~d 14
耳識聞聲是現量境。以聲是耳識相分。耳識正聞聲時不帶名。言無分別故。若於聲是有法。而立非所聞宗。則違現量道理矣。
 
~s 15
比量相違者。如說瓶等是常。
 
~d 15
瓶雖現有。決歸無常。此乃正分別智之所比知。若於瓶等有法而立常宗。則違比量所知道理矣。
 
~s 16
自教相違者。如勝論師立聲為常。
 
~d 16
勝論師立六句義。一實。二德。三業。四大有。五同異。六和合。就第二德句中有二十四種。今聲乃二十四中之一也。即彼自教。亦謂聲屬德句。所攝惟所作性體非常住假。如彼復立聲為常。則與自教相違矣。
 
~s 17
世間相違者。如說懷兔非月有故。又如說言人頂骨淨眾生分故。猶如螺貝。
 
~d 17
兔因望月而懷妊。人之頂骨是不淨。此皆世人所知。今若說母兔之懷小兔。非因望月而有。又或說人之頂骨是淨。以是眾生身分故喻如螺貝。則與世間相違矣。當知眾生分故之因。猶如螺貝之喻。皆可成立不淨之宗。不可成立淨宗也。
 
~s 18
自語相違者。如言我母是其石女。
 
~d 18
生我身者。乃名我母。石女不能生兒。設言母是石女。則與自語相違矣。
 
~s 19
能別不極成者。如佛弟子對數論師立聲滅壞。
 
~d 19
能別指後陳宗體。如此中滅壞二字是也。聲本剎那滅壞。但數論師決不許聲滅壞。故對彼立滅壞。宗名不極成。以彼決不肯信受故也。若欲破數論師計聲是實者。應云聲是有法決定無實。宗因云二事合成故同喻如軍林等。破計常亦爾。具如唯識初卷中說三事。即數論所計薩埵剌闍荅摩以為能成二十三法以為所成。而聲即彼所計二十三法之一也。
 
~s 20
所別不極成者。如數論師對佛弟子說我是思。
 
~d 20
所別指前陳有法。如此中我字是也。佛弟子決不許立我以為有法。故對此說我是思。名不極成。以佛弟子決知無我故也。
 
~s 21
俱不極成者。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以為和合因緣。
 
~d 21
勝論計我為實句。義攝由德句中覺樂苦。欲瞋勤勇行法非法之九種和合因緣。能起智相名我。由我與和合句作因緣和合句。令九德與我和合起於智相。故舉和合及所起智。以顯我體。然佛弟子不許實我。則彼立我以為所別。便不極成佛弟子。不許和合句為實有。則彼立和合因緣以為能別。亦不極成。故云俱不極成也。此和合因緣是勝論外道。妄計心外實法。乃邪因緣非正教中十二因緣。
 
~s 22
相符極成者。如說聲是所聞。
 
~d 22
聲是所聞。人皆知之。彼此既已相符。何勞立量對辯。故論本云。若如其聲兩義同許俱不須說。葢義有違反方須立量。今既相符不須更說。不應說而說。即是多事。故成過也。二別釋九過竟。
 
【(戊)三總結九過】
~s 23
如是多言是遣諸法自相門故。不容成故。立無果故。名似立宗過。
 
~d 23
多言指上九種似宗之語言也。遣違也。前五相違過。是遣諸法自相門。故後三不極成及相符極成。過是不容成。故立此九種似宗。總不生智果故。所以不名真能立也。遣諸法自相門者。如說聲非所聞。即此非所聞言便與聲之自相相違。如言瓶常。即此常言便與瓶之自相相違。如立聲為常。亦與聲之自相相違。如說懷兔非月有。亦與兔之自相相違。如說人頂骨淨。即此淨言便與頂骨自相相違。如說母是石女。即此石女之言便與我母自相相違也。不容成者三種不極成。則敵家不許故不容成。相符極成。則無可諍辯。故不須妄立。亦不容成也。立無果者。由真能立令人生於正智。名為有果。今似能立。則正智不生。故無果也。
 
【(丁)二明似因二。初總標。二別釋。(戊)今初】
~s 24
已說似宗。當說似因。不成不定及與相違。是名似因。
 
~d 24
四種不成六種不定。四種相違。皆名似因。非真能立之因也。
 
【(戊)二別釋三。初釋不成。二釋不定。三釋相違。(己)初中二。初列名。二釋相。(庚)今初】
~s 25
不成有四。一兩俱不成。二隨一不成。三猶豫不成。四所依不成。
 
【(庚)二釋相】
~s 26
如成立聲為無常等。若言是眼所見性故兩俱不成。所作性故對聲顯論隨一不成。
 
~d 26
此先釋四不成中之前二種也。設立量云聲是有法。無常為宗。因云是眼所見性故。則賓主兩皆不許。故名兩俱不成也。設立量云聲是有法。無常為宗。因云所作性故。以對明論。則可成矣。倘以對聲顯論。則賓家不許。故名隨一不成也。言明論者。有人偏執五明論中之聲論是常。謂其能為決定不易之量。以表詮諸法故。唯識論中。則以許能詮故破之。謂餘聲亦能詮表。既非常住聲論。能詮與餘聲同。何獨常住。今以所作性故破之亦得。葢聲論既是所作決定無常故也。言聲顯論者。有執一切聲性。皆是常住不從緣生。但待外緣顯發方有詮表。故名為聲顯論。唯識論中。則以待眾緣故破之。謂既待眾緣喻如瓶。衣定非常住。今若對彼立所作性故之因。彼將反破斥曰聲是所顯。豈是所作。則賓家不許犯隨一不成矣。故若對聲顯論須云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即與唯識論中待眾緣故義同。然設以勤勇無間所發性故。而對明論。則明論不許。亦犯隨一不成。所以上文真能立中。連舉二因。其意在此。不可不知。
 
~s 27
於霧等性起疑惑時。為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猶豫不成。
 
~d 27
此釋第三不成也。見理未確妄有所說。名為猶豫。譬如遠見霧起。其實非煙。疑惑是煙。遂為成立大種和合火有之宗而有所說。云遠處火起是有法。火與大種和合為宗。因云以見煙故。是則猶豫不確之因何能成立於宗法也。大種即指薪炭等有質礙物。
 
~s 28
虛空實有。德所依故。對無空論。所依不成。
 
~d 28
此釋第四不成也。空非心外實法。原不可計定有定無。然有外道計空定有。復有外道計空定無。今以計定有之因。對彼計定無之論。故名所依不成也。計定有者。曰虛空是有法。定有為宗。因云德所依故。謂萬物皆依空生。皆依空住也。計定無者。破曰以無物故。名為虛空。虛空非有云何可依。則彼德所依故之因不成矣。初釋不成有四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一
 
音釋
梗概(上苦杏切下居代切梗概大略也。)螺(盧戈切)妊(音任身懷孕也)確(克角切靳固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二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述
 
【(己)二釋不定二。初列名。二釋相。(庚)今初】
~s 1
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轉異品徧轉。四異品一分轉同品徧轉。五俱品一分轉。六相違決定。
 
【(庚)二釋相】
~s 2
此中共者。如言聲常所量性。故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不定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是無常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是其常。
 
~d 1
謂假如立量云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所量性故。則常無常品皆共此因。是故名為不定過也。今當反問之曰。為如瓶等。所量性故聲亦同瓶之無常耶。為如空等所量性故聲亦同空是其常耶。
 
~s 3
言不共者。如說聲常所聞性。故常無常品皆離此因。常無常外餘非有。故是猶豫因。此所聞性其猶何等。
 
~d 2
謂假如立量云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所聞性故。則常無常品皆離此因。是故亦名不定過也。若喻如空空何所聞而顯常。若喻如瓶。瓶何所聞而顯無常。若除空與瓶之常無常外餘同品喻。更非有故。是則便成猶豫之因。此所聞性既非猶空之常。又非猶瓶之無常。畢竟其猶何等耶。
 
~s 4
同品一分轉異品徧轉者。如說聲非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此中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電空等。為其同品。此無常性。於電等有。於空等無。非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異品。於彼徧有此因。以電以瓶為同法故。亦是不定為如瓶等。無常性故。彼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如電等。無常性故。彼非勤勇無間所發。
 
~d 3
謂假如立量云聲是有法。非勤勇無間所發為宗。因云無常性故。此無常性之因於同品止一分轉。於異品卻徧轉。是故亦名不定過也。蓋此中既以非勤勇無間所發為宗。則當以電空等喻為其同品。然此無常性之因於電等則有。而於空等則無。是同品止一分轉矣。又此非勤勇無間所發宗。當以瓶等喻為其異品。然此無常性之因於彼瓶等。卻是徧有。是異品卻徧轉矣。上正破竟。此因下破轉計。謂設使此無常性之因以電以瓶為同法故。亦是不定。今試問曰為如瓶等。無常性故成彼聲是勤勇無間所發耶。為如電等無常性故成彼聲非勤勇無間所發耶。則於同品仍止一分轉而為不定過矣。
 
~s 5
異品一分轉同品徧轉者。如立宗言聲是勤勇無間所發無常性故。勤勇無間所發宗以瓶等為同品。其無常性於此徧有以電空等為異品。於彼一分電等是有。空等是無。是故如前亦為不定。
 
~d 4
謂假如立量云聲是有法是勤勇無間所發為宗。因云無常性故。此無常性之因。於同品上。雖能徧轉於異品上。仍一分轉不能不轉。是故亦名不定過也。蓋勤勇無間所發宗。必以瓶等為同品。今其無常性之因。於此瓶等徧有。是謂同品徧轉固無過矣。但勤勇無間所發宗必以電空等為異品。今此無常性之因。於彼一分電等。仍復是有。唯於一分空等。方得是無。豈非異品僅能一分不轉尚有一分轉乎。言是故如前亦為不定者。謂設使轉計此無常性。以電以瓶而為同品。則當難曰為如電等。無常性故成彼聲。非勤勇無間所發耶。為如瓶等無常性故成彼聲。是勤勇無間所發耶。則仍於同品亦止一分轉而為不定過矣。
 
~s 6
俱品一分轉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此中常宗以虛空極微等為同品無質礙性。於虛空等有。於極微等無。以瓶樂等為異品。於樂等有。於瓶等無。是故此因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樂音洛)。
 
~d 5
俱品一分轉。謂於同品異品各一分轉一分不轉也。上明真能立因須是同品定有。異品徧無。定有即徧轉義。徧無即不轉義。今同品僅一分轉。則非定有。異品亦一分轉。則非徧無也。謂假如立量云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無質礙故。此無質礙之因。於同品喻僅一分轉不能徧轉。於異品喻仍一分轉不能徧無。是故亦名不定過也。蓋此中常宗必將以虛空極微等為同品喻。今此無質礙性之因。於虛空等則有。於極微等則無。是同品僅一分轉矣。又此常宗必將以瓶樂等為異品喻。今此無質礙性之因。於樂等仍有。於瓶等乃無。是異品仍一分轉矣。上正破竟。是故下破轉計。謂此無質礙性之因。設使以樂以空為同法故。亦名不定。今試問曰。為如空無質礙證聲是常耶。為如樂無質礙卻證聲是無常耶。則於同品亦仍止一分轉而為不定過矣。
 
~s 7
相違決定者。如立宗言聲是無常所作性故。譬如瓶等有立聲常所聞性故。譬如聲性此二皆是猶豫因。故俱名不定。
 
~d 6
無常之宗雖以所作性為因。然不可說聲非所聞性。則不能破妄計常者。而立無常計常之宗。雖以所聞性為因。然不可說聲非所作。則不能破無常正說而立常宗。故雖決定相違而皆猶豫不定也。問曰。如何方可破彼計常而立無常。荅曰。應翻彼量云聲性是有法決定無常宗。因云許所聞故同喻如聲塵。或云所聞聲是有法決定無常宗。因云許是所聞故同喻如所見色。二釋不定有六竟。
 
【(己)三釋相違二。初列名。二釋相。(庚)今初】
~s 8
相違有四。謂法自相相違因。法差別相違因。有法自相相違因。有法差別相違因等。
 
~d 7
法自相即宗體之言。陳法差別即宗體之意。許有法自相即宗依之言。陳有法差別即宗依之意許也。
 
【(庚)二釋相】
~s 9
此中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聲常所作性故。或勤勇無間所發性故。此因唯於異品中有。是故相違。
 
~d 8
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常即法之自相也。若以所作性為因。或以勤勇無間所發性為因。此二因者。惟於異品無常宗中則有。是故與常宗自相相違。
 
~s 10
法差別相違因者。如說眼等必為他用積聚性故。如臥具等。此因如能成立眼等必為他用。如是亦能成立。所立法差別相違。積聚他用諸臥具等。為積聚他所受用故。
 
~d 9
外道以計我為宗。而我有二義。一者神我不生不滅。即是真常之體。二者我身積聚四大所成。有生有滅。即是神我之所受用。彼謂譬如積聚臥具等物必為身用。則積聚四大以為眼等之身。亦必為神我所用。若無神我何須四大積聚之身。譬如若無四大積聚之身。何須臥具等物。故立量云眼等是有法。必為他神我所用宗。因云眼等是積聚性。故同喻。如積聚臥具必為身之所用也。此中他之一字。即彼所計宗體名之為法。然約眼等則以神我為他。若約臥具則又以眼等之積聚身為他。是一他字法上而有二種差別之不同矣。今故破曰此積聚性之因假如能成立眼等必為神我之他所用。如是亦能成立。彼自所立法中差別相違之義。而為積聚之他所用。何以故。現見諸臥具等。但為積聚他之所受用故。既積聚臥具。但為積聚他用。則積聚身又豈必為神我用哉。蓋設使果有神我。而神我既不須臥具。又何須身。又積聚臥具既但為積聚身用。則積聚身亦但當為積聚他用。若神我亦是積聚故名為他。則是無常亦非真我。若神我非是積聚。則不當用積聚眼等以積聚身。乃須受用積聚物故。是中所立法三字即指外道所立。必為他用宗體。彼欲以積聚性之因成立神我之他而為能用。今即以彼積聚性之因。卻成立積聚之他而為能用。則神我不攻自破。故名法差別相違也。
 
~s 11
有法自相相違因者。如說有性非實非德非業。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如同異性。此因如能成遮實等。如是亦能成遮有性俱決定故。
 
~d 10
勝論立六句義。一實句謂地等九種。二德句謂色等二十四種。三業句謂取等五種。四大有句謂離實德業外別有一法為體。由此大有乃有實德業故。蓋計大有是能有。實德業是所有也。五同異句。謂由此句故。令諸法各有同異。如地望地有其同義。地望水等有其異義。地之同異是地非水水等亦然。妄計此同異句亦別有自性也。六和合句。謂法和聚。由和合句如鳥飛空忽至樹枝住而不去。由和合句故令有住業也。今先就彼妄計立量。然後出過先立量云。假如說大有性是有法。非實非德非業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同異性。次出過云此有一實故有德業故之因。假如能成立彼遮於實等而云非實非德非業是大有性。如是亦能立遮大有性。而雲非實非德非業。即亦非大有性。何以故。有實德業者。既決定非實德業。則實德業有者。亦決定非大有性。俱決定故。應申量云彼所執大有性是有法。既非實非德非業應亦非大有性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實德業。
 
~s 12
有法差別相違因者。如即此因即於前宗有法差別作有緣性。亦能成立與此相違作非有緣性。如遮實等俱決定故。
 
~d 11
此因即指有一實故有德業故之因也。前宗有法差別指前文言陳。雖但明大有句是有意計。則計實句德句業句皆有也。緣性即因也。謂假如即此有一實故有德業故之因。即於前非實非德非業之宗。其有法差別上。幷可作有實句有德句有業句之因。然亦便能成立與此相違而作非有實句非有德句非有業句之因。何以故。如以此有一實故有德業故之因。而遮大有句非德非實非業於大有句外。決定別有實德業句。亦即以此有一實故有德業故之因。而成大有句外決定非有實句德句業句。俱決定故是中外量云實德業是有法。離大有性外決定別有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同異性申違量云彼所執實德業是有法。離大有性外決定非有宗。因云有一實故有德業故喻如大有性。三釋相違有四竟。已上明似因竟。
 
【(丁)三明似喻二。初總標。二別釋。(戊)今初】
~s 13
已說似因當說似喻。似同法喻有其五種。一能立法不成。二所立法不成。三俱不成。四無合。五倒合。似異法喻亦有五種。一所立不遣。二能立不遣。三俱不遣。四不離。五倒離。
 
【(戊)二別釋】
~s 14
能立法不成者。如說聲常無質礙故。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然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是有。能成立法無質礙無以諸極微質礙性故。
 
~d 12
能立即因也。所立即宗也。假如說言聲是有法。定常為宗。因云無質礙故。合云諸無質礙見彼是常。猶如極微。然彼極微之喻。於宗法常性。縱許是有。而於因法之無質礙。則便是無。何以故。以諸極微亦是質礙性故。是則喻與因違。故名能立法不成也。
 
~s 15
所立法不成者。謂說如覺。然一切覺能成立法無質礙有所成立法。常住性無以一切覺皆無常故。
 
~d 13
此亦以聲常為宗無質礙故為因。而喻如覺。然一切覺雖於因法之無質礙則有。而於宗法之常住性則無。何以故。以一切覺皆無常故。是則喻與宗違。故名所立法不成也。
 
~s 16
俱不成者。復有二種。有及非有。若言如瓶有俱不成。若說如空對非有論無俱不成。
 
~d 14
俱不成謂於所成宗法及能成因皆有不成過也。此復二種。一者有喻而喻與宗因相違故俱不成。二者非有喻喻既非有不足以成宗。因故俱不成。先釋有喻。若言聲常無質礙故同喻如瓶。瓶雖是有而性無常。復有質礙故俱不成也。次釋非有。若說聲常無質礙故喻如虛空。此對有空論說則可。設對非有空論則空。既無矣何得論常無常。礙無礙哉。故亦俱不成也。
 
~s 17
無合者謂於是處無有配合。但於瓶等雙現能立所立二法。如言於瓶見所作性及無常性。
 
~d 15
能立即因指見所作性也。所立即宗指無常性也。理應合云諸所作性。皆是無常同喻如瓶。方能顯義。今既無合。則義不顯。故亦為過也。
 
~s 18
倒合者。謂應說言諸所作者。皆是無常。而倒說言諸無常者。皆是所作。
 
~d 16
亦有無常而非所作者。故亦成過。
 
~s 19
如是名似同法喻品。
 
~d 17
此總結似同法喻有五種也。
 
~s 20
似異法中所立不遣者。且如有言諸無常者。是彼質礙。譬如極微。由於極微所成立法常性不遣。彼立極微是常性故能成立法無質礙無。
 
~d 18
凡立異喻本為反顯同法故。欲以無常反顯常宗。質礙反顯無質礙因。須立異喻乃可反顯同喻。且如立聲常者。或復有言諸無常者。見彼質礙。譬如極微。則此異喻於其所立常宗不遣。以彼外道本立極微是常。而今反以極微為異喻是宗。反成無常不足顯常宗矣。故此異喻微塵。唯於無質礙因則無。而於常宗仍有是。於因成異喻。於宗不成異喻。名為所立不遣也。
 
~s 21
能立不遣者。謂說如業。但遣所立不遣能立。彼說諸業無質礙故。
 
~d 19
謂若立聲常者。或說異喻如業。此則但遣所立常宗。不遣能立無質礙因。以彼說諸業無質礙故。是則於宗成異喻。於因不成異喻。名為能立不遣也。
 
~s 22
俱不遣者。對彼有論說如虛空。由彼虛空不遣常性無質礙性。以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
 
~d 20
謂若無虛空論立聲常者。或說異喻如虛空以對有虛空論。則彼虛空二字不能遣常性宗。亦不能遣無質礙因。一總不成異喻。故名俱不遣也。何以故。以彼有虛空論說虛空是常性故無質礙故。
 
~s 23
不離者謂說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
 
~d 21
謂彼立常宗者。但云異喻如瓶。見無常性有質礙性。而不云諸無常者。見彼質礙猶如瓶等。則離遣之旨不顯。故名不離。
 
~s 24
倒離者。謂如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
 
~d 22
若約無常宗同喻。正應合云。諸質礙者見彼無常喻如瓶等。今約立常宗異喻。故應離云諸無常者。見彼質礙方不顛倒。如或說言諸質礙者。皆是無常。則名倒離。蓋合必先因而後宗。離必先宗而後因。語脈應爾。決不可亂。亂則非真能立也。已上第二似能立門中。初正釋竟。
 
【(丙)二結過】
~s 25
如是等似宗因喻言非正能立。
 
~d 23
二似能立門竟。
 
【(乙)三真現量真比量二門為三。初總標。二別釋。三總結。(丙)今初】
~s 26
復次為自開悟當知惟有現比二量。
 
【(丙)二別釋】
~s 27
此中現量謂無分別。若有正智於色等義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現別轉故名現量。
 
~d 24
現者。顯現分明也。量者。度量楷定也。無分別者。分別有三種。一自性分別。二隨念分別。三計度分別。今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名之為現。但有自性分別。名之為量。自性分別即無分別。非謂如土木金石也。圓覺經云。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夫曉了前境即是自性分別。即是正智得無憎愛。即無隨念計度。即無分別也。統論現量所攝。則根本智證真如理正名現量。第八識之見分緣三種性亦名現量。前五識及同時意識緣現在境。亦名現量。定中獨頭意識緣禪定境。亦名現量。如此心王在現量時所有相應心所。亦皆同名現量。又一切心王心所之自證分緣。於見分亦名現量。證自證分與自證分更互相緣。亦皆通名現量。故此現量正智。雖復昬迷倒惑毛道異生未嘗不具。但日用不知耳。今且就前五識及同時意識。以辨其相故云。若有正智於色聲香味觸法之義離於名。言習氣種子所有虛妄隨念計度二種分別。各於自相分境現。現別轉故名現量。言色等義者。六塵本是六識自所變相。非心外法無性無生不屬名言也。言現現別轉者。謂見分顯現了別。相分顯現轉變。但是依他起性不墮徧計執情。故得名現量也。唯識論問云。色等外境。分明見證。現量所得。寧撥為無。答云。現量證時。不執為外。後意分別。妄生外想。故古人曰。見色聞聲止可一度。又有頌曰。綵雲端裏仙人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旨哉。言乎。
 
~s 28
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於義相。有三種如前已說。由彼為因。於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
 
~d 25
相有三種即因中三相。離十四過也。因見煙故了知有火。以譬因見所作知法無常。雖未現證而於所觀境義不謬。故名比量。題稱因明正由於此。惟稟正教人第六識與正解等諸心所相應者有之。
 
【(丙)三總結】
~s 29
於二量中即智名果是證相故。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d 26
言此現比二量之中。即現量無分別正智。即比量所生有分別正智。名之為果。以現量是證相故。以比量雖未現證。如有作用而顯現故。亦名為量。
 
【(乙)四似現量門】
~s 30
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於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量。
 
~d 27
世人現見瓶衣等種種假物。妄謂亦是現量。其實皆由分別而生。以彼有分別智於色等義不得自相。但是於義異轉與上所云現現別轉者。不侔故名似現量也。
 
【(乙)五似比量門】
~s 31
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似因多種如先已說。用彼為因於似所比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
 
~d 28
謂若以帶十四過之似因智。而為先導所起虛妄。分別諸似義智不能正解。故名似比量也。似因十四過中隨犯一過。則所生智不解正義非正智矣。
 
【(乙)六真能破門】
~s 32
復次。若顯示能立過失。說名能破。謂初能立缺減過性。立宗過性。不成因性。不定因性。相違因性及喻過性。顯示此言。開曉問者。故名能破。
 
~d 29
此明真能破者。可以破彼似能立也。若能顯示似能立者。所有過失說名能破。謂彼初似能立者。有種種缺減過性。或犯立宗九過性。或犯四不成因性。或犯六不定因性。或犯四相違因性及犯同喻異喻十種過性。今為顯示此言。以開曉於問者。故名能破。
 
【(乙)七似能破門】
~s 33
若不實顯能立過言名似能破。謂於圓滿能立顯示缺減性。言於無過宗有過宗。言於成就因不成因。言於決定因不定因。言於不相違因相違因。言於無過喻有過喻。言如是言說名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無過故且止斯事。
 
~d 30
此明似能破者。不可以破真能立也。若其語言不能實顯能立之過名似能破。謂於圓滿真能立者。而反妄言顯示其缺減性。或於無過宗而反言其有過。或於成就因而反言其不成。或於決定因而反言其不定。或於不相違因而反言其相違。或於無過喻而反言其有過。如是言說皆名為似能破。以不能顯他宗過失。彼既無過不應妄破。故結誡云。且止斯事也。大文二別釋八門竟。
 
【(甲)三以頌總結】
~s 34
已宣少句義。為始立方隅。其間理非理。妙辯於餘處。
 
~d 31
初入佛法。即須以此少少句義而辯邪正。故為始立方隅。譬如航海須指南車。乃識方隅。如是初游佛法海者。須此因明可辯邪正也。真能立真現量真比量名為理。似能立似現量似比量名非理。非理則可破。理則不可破。一切論藏不過辯此理與非理。故云妙辯於餘處也。然則不學因明無以入正理之門。不窮教海無以盡因明之妙。欲人守其約以博學會其博而歸約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二
 
音釋
憎(音增惡也)撥(北末切捩開也)綵(音采綾綵也)謬(眉救切妄言也)侔(莫侯切齊等也)隅(元俱切陬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解
 
大乘百法明門論
天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d 1
此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一中略錄名數。而名為大乘百法明門者。蓋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補特伽羅無我猶妄計有心外實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離識。不惟實我本空。亦復實法非有。若於一一法中。照達二空。則一一皆為大乘證理之門也。
 
~s 1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d 2
此借聖言以徵起也。法名軌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無我。須徧於一切法中。。通達二無我義也。
 
~s 2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d 3
法既稱為一切。則何所不攝。設欲廣說。窮劫莫盡。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為略略。雖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間假實色心主伴罄無不盡。何者。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為諸法。第五無為收世出世無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實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離主。有心必有色。色不離心。有實必有假。假不離實。有有為必有無為。無為亦豈離有為而別有自性哉。於此五位百法。求所謂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補特伽羅無我求。所謂軌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無我也。
 
~s 3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
 
~d 4
此申明百法列為五位之次第。即顯離心別無自性故。一切惟心而無實我實法也。心法於一切法中最勝。由其能為主故。此能統一切法也。心所有法。即與此心相應故不離心也。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故不離心及心所也。不相應行即是依於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別而假立。故不離心心所色也。無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應行。四有為法所顯示故。亦與四有為法不一不異也。
 
~s 4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d 5
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依於眼根了別色塵。名為眼識。依於耳根了別聲塵。名為耳識。依於鼻根了別香臭。名為鼻識。依於舌根了別滋味。名為舌識。依於身根了別痛癢寒熱等觸。名為身識。依於意根徧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名為意識。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之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梵語末那。此翻為意。由其恒審思量為性相故。然前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第七末那無始相續妄執我法喻如水流。阿賴耶識則喻如水。梵語阿賴耶。此翻為藏。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若無此識。則根身是誰。執受器界是誰。變現一切善惡漏無漏種是誰。攝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夢想。俱無之時。前六轉識俱不現起。若無此識豈不同於死人。及無夢無想仍非死人。驗知必有此第八識與第七識。微細我執仍自俱轉。然此第八識決非實我實法。若是實我實法。則應常無變易。而此識者。乃從先世引業所招。名異熟果。既從業招。便非常住。又善業則感天人樂報。惡業則感三塗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實法哉。
 
~s 5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徧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d 6
心所有法亦名心數與心相應。如臣隨王。如僕隨主。故名心所也。此應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舉相用之最著者言耳。
 
~s 6
一徧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d 7
具四一切名為徧行。謂徧於善惡無記三性。徧於三界九地。徧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徧與八識心王相應也。一作意者。警覺心種令起現行以為體性。引現起心趣所緣境以為業用。二觸者。於根境識三和之時。令心心所觸境以為體性。受想思等所依以為業用。三受者。領納順違非順非違境相以為體性。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之愛以為業用。四想者。於境取像以為體性。施設種種名言以為業用。五思者。令心造作以為體性。於善惡無記之事。役心以為業用。
 
~s 7
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麼地。五慧。
 
~d 8
所緣境事多分不同。緣別別境而得生。故名為別境。一欲者。於所樂境希求冀望以為體性。精勤依此而生以為業用。二勝解者。於決定非猶豫境印可任持而為體性。不可以他緣引誘改轉而為業用。三念者。於過去曾習之境。令心明審記憶不忘而為體性。定之所依而為業用。四三麼地者。此翻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而為體性。智依此生而為業用。五慧者。於所觀境簡別決擇而為體性。斷疑而為業用。
 
~s 8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d 9
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復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對治不信實德能之惡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二精進者。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三慚者。依於自身及法。生於尊貴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賢善羞恥過惡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慚。通則息諸惡行以為業用。四愧者。依於世間他人。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由此羞恥過罪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愧。通亦息諸惡行以為業用。五無貪者。於三有及三有資具無所染著而為體性。別則對治貪著。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六無瞋者。於三苦及三苦資具無所憎恚而為體性。別則對治瞋恚。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七無癡者。於諸諦理及諸實事明解而為體性。別則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八輕安者。遠離麤重雜染法品調暢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而為體性。對治惛沉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九不放逸者。即精進及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於所斷惡防令不生。於所修善令增長而為體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而為業用。十行捨者。亦即精進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而為體性。對治掉舉寂靜而住以為業用。此與五受中之捨受不同。故名行捨。十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侵損逼惱。即以無瞋而為體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愍以為業用。無瞋名慈。不害名悲。與樂拔苦。度生勝用。故體雖一約用分二。
 
~s 9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d 10
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善根。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三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四無明者。亦名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善根。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及諸善品為業。六不正見者。亦名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復有五種。一薩迦耶見薩迦耶義翻積聚。亦名身見。謂於五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執見。謂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出離行為業。三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鬥諍所依為業。四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五邪見謂謗無因果。謗無作用。謗無實事及非前四所攝。諸餘邪執皆此邪見所攝。
 
~s 10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昬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d 11
或無別體惟是煩惱分位差別。或有別體性是煩惱。同等流類故名為隨煩惱。一忿者。依對現前逆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此即瞋恚一分為體。二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執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三惱者。忿恨為先。追念往惡觸現逆境。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多發凶鄙。麤言蜇螫於他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四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養名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不安隱故。此以貪癡一分為體。恐失現在利譽。是貪不懼當來苦果是癡也。五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六諂者。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不任師友真正教誨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生長雜染為業。此以貪愛一分為體。八害者。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慼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十慳者。耽著財法。不能惠捨。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澁畜積為業。此亦貪愛一分為體。此十各別起故。名為小隨煩惱。十一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十二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此二徧不善故。名為中隨煩惱。十三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懈怠所依為業。十四懈怠者。於斷惡修善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設於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十五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十六昬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十七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十八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即以念及癡各一分為體。十九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多所毀犯為業。此以慧及癡各一分為體。二十散亂者。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此八徧於不善及有覆無記之二種染心。故名為大隨煩惱。
 
~s 11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d 12
不定是善。不定是煩惱。不定徧一切心。不定徧一切地。故名不定。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極暗昧。略緣境界為性障觀為業。二惡作者。追悔為性。障止為業。三尋求者。令心忽務急遽於意。言境麤轉為性。四伺察者。令心忽務急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幷用思及慧之各一分為體。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為尋。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為伺。
 
~s 12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d 13
心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今且約內五根外六塵故。但略有十一種也。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第八識相分。而各有二。一者勝義五根即八識上色之功能。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見知。二者浮塵五根。即勝義五根所依託處。乃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就此第八識所變依正二報之相。眼識緣之。即名為色。此色即是眼識相分。乃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喻如鏡中之影。未嘗親緣本質色也。依正二報動則有聲。耳識緣之自變聲相。依正二報具香臭氣。鼻識緣之自變香相。依正二報具甜淡等。六味舌識緣之自變味相。依正二報具冷煖堅潤等。觸身識緣之自變觸相。五塵落謝影子幷及表無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識所緣相分。名法處所攝色。蓋法處所攝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也。二者色法即意識所變相分是也。然五十一箇心所。亦各自變相分。其所變相隨於心王。攝入六塵。故除此十一色法。更無他色可得。則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明矣。
 
~s 13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
 
~d 14
相應者。和順之義。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種非能緣故。不與心及心所相應。非質礙故。不與色法相應。有生滅故。不與無為法相應。故唯識論云。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實有。但依色心及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云心不相應行者。雖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現影心所。又即與心相應故。但言心明其總不離心也。
 
~s 14
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d 15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二命根者。依於色心連持不斷假立。三眾同分者。如人與人同。天與天同。依於彼此相似假立。四異生性者。妄計我法。不與聖人二空智性相同。依於聖凡相對假立。五無想定者。外道厭惡想心作意求滅功用淳熟。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我執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六滅盡定者。三果以上聖人欲暫止息受想勞慮。依於非想非非想定遊觀無漏。以為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識俱生我執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法執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七無想報者。外道修無想定。既得成就捨此身後生在第四禪天。五百劫中前六識心及彼心所長時不行。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與第八識仍在攬彼第四禪中微細色質為身。彼微細色即是第八識所變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八名身者。名詮諸法自性如眼耳等。種種名字九句身者。句詮諸法差別如眼無常。耳無常等。種種道理。十文身者。文即是字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聲法塵分位假立。若語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聲立。若書冊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種根識獨利故。偏約三塵立名句文。若他方餘根識利。則香飯天衣等幷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塵皆為教經。亦復皆為行經。皆為理經也。十一生者。依於色心仗緣顯現假立。十二住者。依於色心暫時相似相續假立。十三老者。亦名為異。依於色心遷變不停漸就衰異假立。十四無常者。亦名為滅。依於色心暫有還無假立。十五流轉者。依於色心因果前後相續假立。十六定異者。依於善惡因果種子現行各各不同假立。十七相應者。依於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十八勢速者。依於色心諸法遷流不暫停住假立。十九次第者。依於諸法前後引生庠序不亂假立。二十時者。依於色心剎那展轉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二十一方者。依於形質前後左右假立。故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差別。二十二數者。依於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別。二十三和合者。依於諸法不相乖違假立。二十四不和合者。依於諸法互相乖違假立。
 
~s 15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d 16
上之四種色心假實。皆是生滅之法。名有為性無。此有為假名無為。非更別有一箇無為之法在於有為法外。而與有為相對待也。故云。但是四所顯示。然為既無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顯故。不妨隨於能顯說有六別。一虛空無為者。非色非心。離諸障礙。無可造作。故名無為。二擇滅無為者。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故名無為。三非擇滅無為者。復有二種。一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故名無為。二者有為緣闕暫爾不生。雖非永滅緣闕所顯。故名無為。四不動滅無為者。入第四禪雙忘苦樂捨念清淨。三災不到。亦名無為。五想受滅無為者。入滅盡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無為。六真如無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實諸法之性。諸法如波。此性如水。諸法如繩。此性如麻。諸法非此則無自體。此離諸法亦無自相。故與諸法不一不異。惟有遠離徧計所執。了達我法二空。乃能證會本真本如之體。真如二字。亦是強名。前五無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識實性故。皆唯識決無實我實法也。上略明一切法竟。
 
~s 16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d 17
此正顯示一切法無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無此二種我相也。補特伽羅此云有情。有情無我即生空也。法無我即法空也。且有情無我者。於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則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滅。前後無體。現在不住。以何為我。若云心所是我。則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際無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則勝義五根不可現見。浮塵五根與外色同。生滅不停。何當有我。若云不相應行是我。則色心有體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豈是我。若云無為是我對有說無。有尚非我。無豈成我。故知五位百法決無真實補特伽羅可得也。次法無我者。依於俗諦假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種種差別。約真諦觀。毫不可得。但如幻夢。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對有為假說。無為有為既虛。無為豈實。譬如依空顯現狂華。華非生滅。空豈有無。是知五位百法總無實法。無實法故。名法無我也。能於五位百法通達二無我理。是為百法明門。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音釋
躁(則到切動也)闇(音暗昬闇也)蜇螫(上音哲下音釋蟲行毒也)詭(古委切詐也)忿(撫吻切怒也)誘(以九切相勸也)殉(徐閏切凡以身從物皆曰殉)澀(色入切不滑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解
 
唯識三十論
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s 1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
 
~d 1
此玄奘師敘述之辭也。按佛滅後九百年。世親菩薩提挈瑜伽師地論之綱領作三十頌。同時有親勝火辯二師造釋。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難陀。淨月勝友陳那智月護法八大論師。相繼造釋。而護法立義最為周足。奘師宗之。故云護法等菩薩也。
 
~s 2
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初二十四行頌明唯識相。次一行頌明唯識性(此諸法勝義等四句)。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乃至未起識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頌中。初一行半略辯唯識相。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謂外問言。若唯有識云何世間及諸聖教說有我法。舉頌以荅頌曰。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彼依識所變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d 2
此即略辯唯識相也。世間說有我相。謂有情命者。等聖教假說我相。謂預流一來等世間說有法相。謂實德業等聖教假說法相。謂蘊處界等外人問意。以為既唯有識別無實我實法。何故世間及諸聖教仍說有我法耶。頌中以假說二字釋彼說有二字之疑問意。謂無則不宜說。荅意謂雖說但是假問意謂說有不應無。荅意謂非有但假說也。既無實我實法。但是由於假說。所以隨情施設妄有種種相轉。而彼種種我法之相不過皆依識所變現。然此能變之識。雖有八種以類別之。則唯有三。謂一者第八名異熟識。二者第七名思量識。三者前六總名了別境識也。
 
~s 3
次二十二行半廣辯唯識相者(此中前十四行半廣明三能變相。次有八行廣明所變唯識)由前頌文略標三能變。今廣明三變相。且初能變其相云何。頌曰。初阿賴耶識(一自相門)。異熟(二果相門)一切種(三因相門)。不可知執受。處了(不可知三字四不可知門執受處三字五所緣門了字六行相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七心所相應門)唯捨受(八受俱門)。是無覆無記(九三性門)。觸等亦如是(十心所例王門)。恒轉如暴流(十一因果法喻門)。阿羅漢位捨(十二伏斷位次門)。
 
~d 3
此以十二門釋初能變識之相也。一名阿賴耶識者。此云藏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即約當體自相言也。二名異熟識者。由過去善惡業習成熟之力。所感無記果報。總主以此異熟識體。望前善惡業習業。習是因此識是果也。三名一切種識者。此識一類無記受前七識諸法之熏持。前七識諸法之種。現在未來前七諸法一切現行。皆由此識所藏種子發起。諸法現行是果。此識是因也。四言不可知者。謂此識能緣行相極為微細。此識所緣五淨色根及諸種子。亦甚微細。此識所緣外器世間難可測量也。五言執受處者。即指此識所緣相分。執受二字指勝義。浮塵五根及諸種子處之一字。指依報世間。此三皆是第八識所緣境也。六言了者。即指此識能緣見分識。以了別為現行之相狀也。七云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者。謂與此徧行五心所。恒相應起也。徧行心所具如百法中釋。八云唯捨受者。受有三種。謂苦樂捨。今第八識行相極不可知。不能分別苦樂故。唯與捨受相應也。九云是無覆無記者。性有三種。能為此世他世順益名為善性。能為此世他世違損名不善性。亦名惡性。於善不善損益義中不可記別名為無記。就無記性復分為二。若與染汙相應。名為有覆無記。若無染汙。其性白淨。名為無覆記。今第八識是善惡所招苦樂之果。體非善惡。又不與根隨煩惱相應。故是無覆無記也。十云觸等。亦如是者。謂觸等五箇心所。亦如第八識惟是無覆無記性攝。亦屬異熟所緣行相。亦不可知也。十一云恒轉如暴流者。恒謂此識無始以來。一類相續常無間斷轉謂此識無始以來。念念生滅。前後變異。恒則非斷。轉則非常非斷。非常因果法爾。望前名果望後名因。喻如暴流長時相續而非斷常也。十二云阿羅漢位捨者。煩惱斷盡名阿羅漢。即聲聞乘之第四果。緣覺乘之譬支佛果。永斷俱生我執大乘菩薩。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執。皆名為阿羅漢。爾時此第八識不復名阿賴耶。但名異熟及一切種。若至如來位中幷捨異熟識名。但名一切種識。亦名菴摩羅識。亦名大圓鏡智相應心品也。
 
~s 4
已說初能變相第二能變其相。云何頌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一釋名門)。依彼轉(二所依門)緣彼(三所緣門)。思量為性相(四體性門五行相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幷我慢我愛(六染俱門)。及餘觸等俱(七餘相應門)。有覆無記攝(八三性門)。隨所生所繫(九界繫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十伏斷門)。
 
~d 4
此以十門釋第二能變識之相也。一名末那者。此翻為意。二云依彼轉者。彼指第八識。第八識之現行是此識之根本。依第八識中所藏第七識之種子。是此識之種子依轉。謂相續生起也。三云緣彼者。謂此第七識即緣彼地八識之見分而起微細我法二執也。四云思量為性。五云思量為相者。此識以恒審思量而為體性。即以恒審思量而為行相。是故名末那也。六云四煩惱常俱等者。謂此識從無始來。若未轉與平等性智相應。則任運恒緣藏識見分與四根本煩惱相應。一者我癡即是無明愚。於自識所變我相迷於無我真如之理。二者我見即是妄執。謂第八識之見分本非我法妄執為我。三者我慢。謂恃所執我倨傲高舉。四者我愛。謂於所執我深生貪著也。七云及餘觸等俱者。謂徧行五心所定得相應及八種大隨煩惱別境中慧。亦得相應共有十八心所也。大隨煩惱釋見百法論中。八云有覆無記攝者。由與四煩惱等相應。隱蔽真理故名有覆。非善不善故名無記也。九云隨所生所繫者。謂隨其所生三界九地。即繫屬於此界此地也。十云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者。謂此我執相應之末那二乘無學方得。永斷菩薩八地以上方得。永伏故阿羅漢無有那含聖者。登地菩薩入滅盡定。亦暫伏滅。故云滅定無有聲聞。初果以上菩薩登地以上真無我解及後得智二無漏道若現前時。亦暫伏滅。故云出世道無有也。
 
~s 5
如是已說第二能變第三能變其相云何。頌曰。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一差別門)。了境為性相(二體性門三行相門)。善不善俱非(四三性門)。此心所徧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五心所相應門)。皆三受相應(六受俱門)。
 
~d 5
此以九門釋第三能變識之相而先舉前六門頌也。一云差別有六種者。謂依六根而住。由六根而發繫屬於六根。助六根了別如六根之各緣一塵。故有六種識也。二云了境為性者。六識皆以了別塵境為自性也。三云了境為相者。六識即以了別塵境為行相也。四云善不善俱非者。謂此六識若與信等十一相應。即善性攝。若與無慚等法相應。不善性攝。俱不相應即非善非不善無記性攝也。五云此心所徧行等者。謂徧行有五別境、有五善、有十一煩惱、有六隨煩惱、有二十不定、有四共、有五十一心所法。皆得與第六識相應若前五識。但除慢疑見三種根本煩惱。亦除四不定十小隨煩惱。餘皆得相應也。六云皆三受相應者。謂前六識皆能領納順違。俱非境相領順境相。名為樂受。領違境相名為苦受。領非順非違境相名不苦不樂受。亦名捨受也。
 
~s 6
初徧行觸等。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d 6
此覆解徧行別境二種心所也。觸等已如初能變釋別境。則一欲二勝解。三念。四定。五慧。欲緣所欲。觀境勝解。緣決定境。念緣所曾習境定。慧緣所觀境。故云所緣事不同也。餘如百法中釋。
 
~s 7
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d 7
此覆解十一善心所也。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此三名為三善根者。以能生一切諸善法故。七精勤、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俱如百法中釋。及之一字顯餘翻染諸善心所。謂一欣、二不忿、三不恨、四不惱、五不嫉、六厭、七不慳、八不憍、九不覆、十不誑、十一不諂、十二不慢、十三不疑、十四不散亂、十五正見、十六正知、十七不忘念。然皆不別立者。為顯少善能敵多惡。又顯悟解理通。不似煩惱之迷情事局故也。
 
~s 8
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隨煩惱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諂與害憍。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惛沉。不信幷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
 
~d 8
此覆解六根本煩惱二十隨煩惱也。亦如百法中釋頌中與字及字幷字顯隨煩惱。非但二十如邪欲邪解及染污尋伺等。
 
~s 9
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d 9
此覆解四不定心所也。悔即惡作。眠即眠睡。尋即尋求。伺即伺察。亦如百法中釋。言二各二者。謂悔眠為一。尋伺為一。此二各通善染二性也。
 
~s 10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云何應知現起分位。頌曰。依止根本識(七共依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八俱轉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九起滅分位門)。
 
~d 10
此明第三能變識之後三門也。七云依止根本識者。謂前六轉識必以第八根本識之現行而為共依。又必以第八識中所藏前六轉識種子為各別親依也。八云五識隨緣現等者。謂前五轉識皆仗眾緣方得生起現行。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三識七緣生。緣具則不妨俱起。緣缺則不必俱生。故云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多少無定。水喻第八藏識。濤波即喻前五識也。九云意識常現起等者。謂前五識所藉緣多。緣有具缺故起滅不定。第六意識所待緣少。緣具無卻故常得現起。但除五位暫時不行。一者生無想天。二者入無想定。三者入滅盡定。四者極重睡眠。五者極重悶絕也。
 
~s 11
已廣分別三能變相為自所變二分所依。
 
~d 11
三能變相指八識自證分。所變二分即相分見分也。相見俱依自證而起。故自證分是相見二分所依。此結上廣明三能變相也。此下有八行頌廣明所變唯識。又分為二。初一頌正明所變。次七頌廣釋外難。
 
~s 12
云何應知依識所變假說我法非別實有。由斯一切唯有識耶。頌曰。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d 12
此正明所變唯識。而決無實我實法也。是諸識者。指前所明八箇心王五十一箇心所也。轉變者。諸心心所之自證分。皆能變似見相二分也。所變見分名為分別。所變相分名所分別。離此見相二分。則彼實我實法決定皆無。是故一切無不唯識。謂心王有八。即自體唯識心所有五十一。即相應。唯識色法十一即所變影像。唯識不相應行有二十四即分位。唯識無為有六即實性唯識也。此下廣釋外難。又分為三。初一頌釋分別由何難。次一頌釋生死由何難。後五頌幷明唯識性之一頌。總釋違經三性難。
 
~s 13
若唯有識都無外緣。由何而生種種分別。頌曰。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展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d 13
此先釋分別由何難也。謂由第八識中含藏前七識心心所法。一切種子此等種子熏習生長。乃至成熟轉變不一。又以此現行互相資助力故。彼彼分別而便得生。何假外緣方生分別哉。
 
~s 14
雖有內識而無外緣。由何有情生死相續。頌曰。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d 14
此次釋生死由何難也。謂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蓋界內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業種子為因。煩惱障種以為助緣。招於六道身命麤異熟果前盡後生。即彼界外不思議變易生死。亦由無漏有分別業種子為因。所知障種以為助緣。感於三種意生身細異熟果前後改轉。是則二種生死皆由內識惑業所感。何藉外緣哉。二取即指煩惱所知。二障俱有執著義。故此下後釋違經三性難中。復分為二。初三頌正釋三性不離識。次二頌幷唯識性一頌轉釋無性即識性。
 
~s 15
若唯有識何故世尊處處經中說有三性。應知三性亦不離識所以者何。頌曰。由彼彼徧計。徧計種種物。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非不見此彼。
 
~d 15
此正釋三性不離識也。初云由彼彼徧計者。謂能周徧計度妄執我法。然第八識及前五識非能徧計。第七末那但計不徧。惟第六識為能徧計也。次云徧計種種物者。謂所徧計即是依他所起色心諸法也。次云此徧計所執自性無所有者。謂彼不過即於依他所起心心所體見相分等虛妄執為實我實法。如於繩上妄執為蛇。而實我法離於心心所體見相分等。皆無自性。如繩外別無實蛇也。此四句明徧計性不離識境。次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者。謂此心心所體及相見分。皆由分別緣之所生。故名依他起自性也。心心所法皆有緣慮故。若染若淨。皆名分別。即以此分別為緣。展轉復生染淨心心所體及見相分。此明依他性不離識境。次云圓成實於彼等者。謂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即於彼依他起性之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故。此圓成實性與彼依他起性。譬如麻之與繩。水之與波。既非是異亦非不異。亦如無常無我等。蘊處界有為諸法與無常無我等性。非異亦非不異。蓋若言異。則應蘊處界不是無常。若是不異。則應無常。不是蘊處界等共相。今圓成實與依他性。亦復如是。若言是異則應真如非彼依他實性。如水非波所依體性。若言不異則應圓成實性亦是無常。如波生滅水亦生滅。豈可乎哉。後云非不見此彼者。謂若未達徧計本空。未證見於圓成實理不能見彼依他起性。蓋必無分別智證真如已後。得智中方能了達依他起性如幻等。故此明圓成實性亦不離識。以即識之實性故也。
 
~s 16
若有三性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故佛密意說。一切法無性。初即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d 16
此轉釋無性即識性也。前二頌釋三無性。後一頌釋識實性。前意者。謂即依此三種自性。立彼三無性名。乃是為遣執。故密意說為無性耳。非了義極談也。初依徧計所執立相無性。由此體相畢竟非有。如空華故。次依依他起性立生無性。此如幻事托眾緣生無如妄執自然性。故後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性。謂此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我法性故假名無性。非謂全無勝義性也。既三無性。但依三性假立三性。皆不離識無性。又豈離識哉。已上二十四頌明唯識相竟。次一行頌牒前圓成實性。此乃遠離我法二執二空妙智所顯。即諸法之勝義。所謂一真法界。亦即名為真如真實而不虛妄。如常而無變易。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在迷不染。在悟不淨。常如其性。故即唯識之實性也。
 
~s 17
後五行頌明唯識行位者。論曰。如是所成唯識相性。誰依幾位如何悟入。
 
~d 17
一問誰人悟入。二問幾位悟入。三問如何悟入。
 
~s 18
謂具大乘二種種性。一本性住種性。謂無始來依附本識法爾所得無漏法因。二謂習所成種性。謂聞法界等流法已聞所成。具此二性方能悟入。何謂五位。
 
~d 18
具大乘二種種性。荅其誰人之問。方能悟入。荅其如何悟入之問。何謂五位。荅其幾位之問。總徵下文也。
 
~s 19
一資糧位謂修大乘順解脫分。依識相性能深信解其相云何。頌曰。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d 19
為求無上菩提。修習無量福智。名資糧位。為有情故勤求解脫。名修大乘。順解脫分乃至未起加行位中。順決擇識。但以四弘誓願求住唯識真勝義性。齊此皆是資糧位。攝此位菩薩發起大菩提心。親近真實善友作意勤求正覺修集福智資糧。以此四種勝力。於唯識義雖深信解。而於我法二取隨眠種子止觀力微。猶自未能伏滅。但能伏於分別二執之現行耳。
 
~s 20
二加行位謂修大乘順決擇分在加行位能漸伏除所取能取引發真見。其相云何。頌曰。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d 20
為欲見道復修煖頂忍世第一四種加行。伏除二取名加行位。順趣真實決擇分故。亦名大乘順決擇分。依明得定發下尋思觀無所取。名為煖位。依明增定發上尋思觀無所取。名為頂位。依印順定發下如實智於無所取決定印持於無能取。亦順樂忍忍境識空。名為忍位。依無間定發上如實智雙印二取。皆空名世第一位。從此無間必入見道異生法中此最勝故。然諸菩薩於此四位猶於現前安立少物。謂是唯識真勝義性。以彼空有二相未除帶相觀心有所得故非實安住真唯識理也。蓋煖位頂位依識觀空則境空識有下忍印成境空上忍印成識空世第一法雙印二空皆帶空相未得全除。彼相滅已。方實安住。真唯識理。名通達位。
 
~s 21
三通達位。謂諸菩薩所住見道在通達位。如實通達唯識相性。其相云何。頌曰。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d 21
體會真如名通達位。初照真理亦名見道。謂若時菩薩於所緣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不取種種戲論相故。爾時乃名實住唯識真勝義性。即證真智真理平等平等俱離能取所取相故。然真見道是根本智親證真如不變相故。名為挾帶。若相見道是後得智變相觀空。仍名變帶。前真見道證唯識性。後相見道證唯識相。頌但說真見道者。以真見道勝故。
 
~s 22
四修習位。謂諸菩薩所住修道修習位中。如實見理。數數修習。伏斷餘障。其相云何。頌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d 22
無分別智離諸戲論說。為無得妙用難測名不思議。斷世間故名出世間煩惱所知二障種子性無堪任違於精細輕安之無漏法。名為麤重。令彼永滅。說之為捨。捨煩惱障便能證得大般涅槃。捨所知障。便能證得大菩提智。菩提涅槃名為二種轉依果也。
 
~s 23
五究竟位。謂住無上。正等菩提。出障圓明。能盡未來。化有情類。其相云何。頌曰。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d 23
頌中此字即指前頌所說二轉依果。此轉依果諸漏永盡性淨圓明故名無漏。含容無邊希有功德故名為界。界是藏義能生世出世間五乘利樂亦名為界。界是因義。此轉依果又不思議超過尋思言語道故。此轉依果又惟是善。謂清淨法界四智心品皆有順益相故。此轉依果又復是常。謂清淨法界性無生滅四智心品。亦永無斷盡故。此轉依果又是安樂。謂二自性皆無逼惱。又能安樂諸有情故。二乘所得擇滅無為生空智品唯永遠離煩惱障縛無殊勝法故。但名解脫身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默法故。永寂二邊默契中道名大牟尼所得二果。永離二障即名法身。所謂清淨法界四智菩提五法為性。具足法報化三身體用差別不同廣如論釋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音釋
倨傲(上居御切下魚到切倨傲不遜也)惛(呼昆切不憭也)悶(莫奔切)挾(胡頰切帶也。在掖曰挾)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五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解
 
觀所緣緣論
陳那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之一字是能觀之智。即第六識與正解等諸善心。所藉正教正理以為定量。令於所觀不倒不錯也。所緣緣三字是所觀之境。即心王心所之相分也。蓋凡心王心所皆藉四緣而生。一親因緣即是種子。二等無間緣即前念現行。三所緣緣即各識自所變之相分。四增上緣即六根及餘一切心心所等。今於四緣之中。獨論觀所緣緣。又於一切所緣緣中。獨約前五識言者。蓋現量五塵境界凡外小乘愚惑。不了妄計以為心外實法。所以生取捨想起貪瞋癡。今用正理比度較量。既非極微又非和合。則心外更無一法為所緣緣。而所緣緣惟是自識所變相分明矣。既惟自識所變相分。又何容生取捨想起貪瞋癡哉。此則破我法二執之神劍。斷煩惱妄想之利斧也。論字如常可解。論中先敘極微和合二執。是似能立門。次明彼俱非理以下是真能破門。後明內色如外現等。申於正義是真能立門。此皆由陳那菩薩以根本智證真現量。故能以後得智立真比量開曉後人。名之為論。吾人讀此論者。藉此正教為量。二六時中恆於五塵如理觀察。了知無心外之極微。亦無心外之和合相。一切所見所聞所覺所觸。惟是自識所變相分。即此為識所緣。即此助生於識。是名大乘唯心識觀初門。
 
  論文分二。初破外執。二申正義。
【(甲)初破外執三。初正破二計。二破諸轉計。三結非外色。(乙)初又三。初總敘破。二別奪破。三結違理(丙)今初】
~s 1
諸有欲令眼等五識以外色作所緣緣者。或執極微許有實體能生識故。或執和合以識生時帶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
 
~d 1
言諸外道及小乘等。不達心外無法。故有妄自立論。欲令眼等五識不以自所變相為所緣緣。而以外五塵色法作所緣緣者。或執心外極微為所緣緣。妄許微塵為有實體能生識故。或執心外極微和合之物為所緣緣。以識生時帶彼相故。此總敘二種妄執也。二俱非理句。以理總奪所以者何句。徵起下文。
 
【(丙)二別奪破二。初破極微。二破和合。(丁)初中二。初立頌。二釋成。(戊)今初】
~s 2
極微於五識。設緣非所緣。彼相識無故。猶如眼根等。
 
~d 2
量云彼所執極微是有法。其於五識設許為緣。決定非所緣宗。因云彼極微相於五識上無可得故。同喻如眼根等。蓋五根能發五識是增上緣。五識不帶五根相起非所緣緣也。姑無論識外本無極微可得。今縱許微塵實有而能生識。亦止可為增上緣耳。豈可執為所緣緣哉。
 
【(戊)二釋成又二。初正明所緣緣義。二釋頌責其義缺。(己)今初】
~s 3
所緣緣者。謂能緣(之)識。帶彼相起(故名所緣)及有實體令能緣(之)識托彼而生(故復名緣)。
 
~d 3
此明所緣緣須具所慮所托二義。二義隨缺。則不可立為所緣緣也。
 
【(己)二釋頌責其義缺】
~s 4
色等極微。設有實體。能生五識。容有緣義。然非所緣。如眼根等。於眼等識。無彼相故。如是極微。於眼等識。無所緣義。
 
~d 4
謂彼所執色等極微。姑無論其元無實法。設縱許有實體能生五識。容有緣義。然非所緣。喻如眼等。五根於眼識等不帶彼相起故。如是極微亦爾。於眼等識無所緣義。云何可名所緣緣耶。
 
【(丁)二破和合二。初立頌。二釋成。(戊)今初】
~s 5
和合於五識。設所緣非緣。彼體實無故。猶如第二月。
 
~d 5
量云彼所執和合是有法。其於五識設許為所緣。決定非緣宗。因云彼和合物。但有假相而體實無故。同喻如第二月。蓋第二月捏目妄見其體實無。但是意識非量境界。不是現量性境。不為生眼識緣也。既無緣義。則所緣義。亦豈得成。特姑縱之云耳。
 
【(戊)二釋成】
~s 6
色等和合於眼識等有彼相故。設作所緣然無緣義。如眼錯亂見第二月。彼無實體不能生故。如是和合於眼等識無有緣義。
 
~d 6
謂彼所執心外色等和合之相。於眼識等似有帶彼相起義故。設使可作所緣。然無能為生識之緣之義。譬如因眼錯亂見第二月。彼第二月原無實體。不能生於現量眼識。但是意識非量境故。如是所執和合之相亦如二月一般。於眼等識無有緣義。既無緣義又豈可為所緣緣耶。
 
【(丙)三結違理】
~s 7
故外二事於所緣緣互闕一支俱不應理。
 
~d 7
謂彼所執心外極微及和合相之二事。於所緣緣之義各闕一支。故俱不應理也。初正破二計竟。
 
【(乙)二破諸轉計二。初破極微和集相。二破極微和集位。(丙)初中二。初敘計。二破斥。(丁)今初】
~s 8
有執色等各有多相。於中一分是現量境故。諸極微相資各有一和集相。此相實有各能發生。似已相識故與五識作所緣緣。
 
~d 8
謂有妄執色等諸境各有多種和合差別假相。於中一分本極微相是現量境故。諸極微相資遂。亦各有一和集相。此和集相不離極微故。是實有而此實有之和集相。各能發生似於己相之識。此則雙具帶彼相起見托彼生二義。故與五識作所緣緣也。
 
【(丁)二破斥】
~s 9
此亦非理所以者何。和集如堅等。設於眼等識。是緣非所緣。許極微相故。
 
~d 9
量云彼所執極微上之和集相是有法。於眼等識設緣非所緣宗。因云以彼許和集相不離極微相故同喻如堅濕等。譬如不離極微而有堅濕等性。設許堅等實有。或可於眼等識是增上緣。而決非是所緣。以眼等識不帶堅濕等相起故。今和集相亦爾。設許實有。仍不離極微相故。如何得有所緣義耶。
 
~s 10
如堅等相雖(縱許)是實有。於眼等識容有(為)緣(助生之)義。而非所緣(以)眼等識上無彼(堅等)相故(今)。色等極微(上各各)諸和集相理亦應爾彼(於堅等相及和集相)俱執為(仍是)極微(上之)相故。
 
~d 10
重釋頌義如文可知。
 
【(丙)二破極微和集位二。初敘計。二破斥。(丁)今初】
~s 11
執眼等識。能緣極微。諸和集相。復有別生。
 
~d 11
因上已破極微上之和集相。設有緣義而非所緣。今又轉成一執。謂極微上諸和集相復有別。別形相生起得為眼等識之所緣。故云執眼等識。能緣極微諸和集相。復有別生也。然此諸和集相。既仍不離極微。極微不別。則覺相亦應無別。覺相既別。則極微亦應有別。今謂覺相無別。既不可謂極微。有別亦不可。則所執不益謬乎。故下即約此二義破之。
 
【(丁)二破斥又二。初約覺應無別破。二約極微差別破。(戊)今初】
~s 12
瓶甌等覺相。彼執應無別。非形別故別。形別非實故。
 
~d 12
謂緣瓶甌等之覺相。若依彼執則應更無差別。何以故。瓶之與甌同是極微上之和集相故。則緣此和集相。何容作瓶甌差別覺哉。非可謂瓶甌等之形別。而覺相亦別。以形別唯在假法上有。非實極微有差別。故極微無別。則覺亦應無別矣。
 
~s 13
瓶甌等物。大小等者。能成極微。多少同故。緣彼覺相。應無差別。若謂彼形。物相別故。覺相別者。理亦不然。項等別形。惟在瓶等。假法上有。非極微故。
 
~d 13
此重釋頌義也。謂若執識緣極微和集而生。則凡瓶甌等物其大小若平等者。彼能成之極微多少決定同故。即緣彼二物之覺相。亦應更無差別。且如有一箇瓶重一斤許。乃用若干極微和集而成。復有一甌亦重斤許。亦用若干極微和集而成。則能成此二物之極微多少既同。將能緣此二物之覺相。亦應無別矣。若謂彼形物相別故。而令覺相別者。理亦不然。以項腹等種種別形。惟在瓶甌等假法上有。非可謂極微有差別故。既極微多少和集無別。則覺相亦應無別。覺相既有差別。則不以極微和集為所緣明矣。
 
【(戊)二約極微差別破】
~s 14
彼不應執極微。亦有差別形相。所以者何。
 
~d 14
上已發明極微和集無別。覺應無別。恐彼轉計極微亦有差別。故令覺相差別。乃徵起而破斥之。
 
~s 15
極微量等故形別。惟在假析彼至極微。彼覺定捨故。非瓶甌等能成極微。有形量別捨微圓相。故知別形在假非實。又形別物析至極微。彼覺定捨非青等物析至極微。彼覺可捨。由此形別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實物。
 
~d 15
先舉頌。次釋成也。釋云非可謂瓶甌等之能成極微。亦有形量差別。而遂捨其微圓之相。故知項腹等種種別形。但在假法。非在實法。此中且權指極微為實法也。又形別物假使析至極微。則彼形別之覺決定即捨。譬如一瓶一甌同時打得粉碎。則決不起瓶甌之覺。亦決不可分別誰是瓶之極微。誰是甌之極微矣。若青黃等物縱使析至極微青仍覺青。黃仍覺黃。非可謂彼覺亦捨也。由此形別惟世俗有。非如青等亦在實物。世俗有即四俗諦中之假名。無實諦所攝不能為緣生眼等識。但是第六意識所緣而已。實物即是四俗諦中之隨事差別諦。亦四真諦中之體用顯現諦。今青黃等色正是眼識自所變之相分。名為性境。故云。亦在實物。然亦在二字意顯青等名言。便非實物青等。體相是識所變乃為實物耳。二破諸轉計竟。
 
【(乙)三結非外色】
~s 16
是故五識所緣緣體。非外色等其理極成。
 
~d 16
既不可以極微為所緣緣。又不可以和合為所緣緣。既不可以極微之和集相為所緣緣。又不可以極微之和集位為所緣緣。則所執心外色等。豈有可作所緣緣體者哉。唯識論云許有極微尚致此失。況無識外真實極微此之謂也。以上即是真能破竟。是故結云其理極成。
 
【(甲)二申正義二。初正成立內所緣緣是有。二兼成立增上緣依不無。三結惟內境。(乙)初中二。初正立。二釋疑。(丙)今初】
~s 17
彼所緣緣。豈全不有。非全不有。若爾云何。
 
~d 17
此設為問荅以徵起也。問曰。若如上破極微和合。俱不可以作所緣緣。則彼五識之所緣緣。豈全不有耶。荅曰。非全不有。又設問曰。若爾外色既非所緣緣體。則汝所謂有所緣緣畢竟云何。
 
~s 18
內色如外現。為識所緣緣。許彼相在識。及能生識故。
 
~d 18
此先舉頌荅也。內色者謂識所變之相分。色如外現者。謂本不在心外。由眾生不了心體從來無外。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妄認心在色身之內。故於自識所現之色有似乎在外也。即此似如外現之內色為眼等識之所緣緣。許彼相在識有所緣義及能生識。復有緣義故也。
 
~s 19
外境雖無而有內色似外境。現為所緣緣許眼等識。帶彼相起及從彼生具二義故。
 
~d 19
此重釋頌義也。外境雖無謂從來心外無法也。似外境現謂隨情假說為外也。帶彼相即是具所緣義。從彼生即是復具緣義。二義無闕故是真能立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