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为明朝战斗到最后一刻,阖家殉国,历史轨迹也差点因此改变

 海纳山藏 2018-01-14

1644年1月3日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率50万大军北征。3月19日拂晓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王朝覆灭。可谁也没有想到,从西安到北京几千里,一路上几乎没经历大规模的战斗。大明覆灭前的最后,也是最惨烈的一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而此时镇守宁武关的,并最终成为大明王朝最后一员殉难的武将,也在这里。他的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也是非常陌生的-周遇吉。

次年1月,李自成大军出兵山西,沿河州县纷纷望风而降。在攻破太原后,李自成随即率军进攻代州。面对来势汹汹的大顺军,周遇吉一面凭城固守,一面利用起义军的轻敌,派遣奇兵偷袭。几天下来,大顺军死伤万余,却始终没能拿下代州。但由于明军粮饷不足,后援不济,周遇吉被迫放弃代州,退守宁武关。

2月15日,李自成率大军包围宁武关,并扬言:“五日不下,且屠”。于是,双方便在宁武关前展开激战。大顺军仗着人多势众,采用人海战术全力攻城。守关明军运用弓箭、火器,以及滚木礌石,奋起抵抗。双方鏖战三天,明军毙死大顺军万余人。

然而,明军弹药很快就耗尽了。面对危局,周遇吉采用诱敌之策,在城内埋伏精兵,派老弱诱敌入城,然后下闸关门,又击杀大顺军千余人。

被逼急的李自成再次采用人海战术,强行攻关。大顺军各部轮番攻城,前队死,后队继,不断对宁武关发起猛攻。3月1日,李自成终于攻破宁武关。但周遇吉并没有就此放弃抵抗,而是率残部与大顺军展开惨烈的巷战。

激战中,战马被射倒,周遇吉徒步,以短刀应战,仍然杀死数十人。最后,周遇吉“身被矢如(刺)猬,竟为贼执”。但他仍然宁死不屈,破口大骂,大顺军最终将周遇吉悬吊于高竿之上乱箭射死,然后又残忍的将其尸体肢解。其妻刘氏素来勇健,率领府上家丁拒守公廨,“登屋而射,每一矢毙一贼,贼不敢逼”,最后全部被大顺军烧死。杀红了眼的大顺军在破关后,“遂屠宁武,婴幼不遗 ”,武宁关百姓尽数被屠。

武宁关一役打得异常惨烈,还差点就改变了历史轨迹。在经历了周遇吉的拼死抵抗后,就连戎马多年,历经生死的李自成都萌生退意。如果不是此时正好收到大同总兵姜瓖和宣府总兵王承荫的降表,没准李自成就真的退兵,明王朝或许又获得喘息之机……

宁武关之战虽然短短十几天,但周遇吉以万余人抵抗李自成几十万大军,极大的杀伤了起义军的精锐。根据时人记载 “后贼陷京师,多有手足创者,皆经战宁武者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对后来的山海关之战造成了一定影响。就连李自成攻陷北京后,也曾对人说:“他镇复有一周总兵,吾安得至此。”

有学者认为宁武关一战对全局影响不大,但毋庸置疑的是宁武关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战,总兵官周遇吉也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诚的最高含义。

终生不降清的大诗人屈大均有诗赞曰:

襟带河汾玉殿长,一朝弓剑委秋霜。将军死战哀宁武,帝子生泽恨晋阳。

马首关山空落日,城中歌吹罢清高。悲风处处吹松柏,谁到并州不断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