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李煜,北宋赵佶,两位错生帝王之家的大艺术家 说起“玩物丧志”、“不务正业”,历史上恐怕很少人能出其右 两个人的艺术成就很高,但无论怎么高,也被后人冠以“精致的淘气” 辉煌的艺术成就背后,是流离失所,生灵涂炭,是历史车轮的无情碾压,是刀兵连绵的战火 但凡伟大艺术家们,大都是没有长大的孩童,惟其如此,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感动,对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总能灵敏无误的捕捉 李煜、赵佶也不例外,然而可叹可怜的是,重压在这两个长不大的“孩子”身上的,是江山社稷!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李煜的内心是多么开阔,他的世界空灵通透,但只有一个人站在那里,就是他自己,无奈的,渴望理解的孤独,力不从心的抗争 想起了纳兰容若,其父明珠在容若死后,认真仔细的看了一遍他的词,感叹道:“这孩子什么都不缺,他忧愁什么啊?” 或许李煜知道纳兰为何忧愁吧,如果真存在平行世界,李煜、纳兰,赵佶或许来自一个世界 李煜,赵佶,诗词“亡国之音”、书法“亡国体” 赵佶书画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佶书画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赵佶书画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赵佶瘦金体 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捣练子令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子夜歌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