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家墨韵:南宋花鸟画

 伯乐书香小屋 2018-01-14


在南宋时期,将花鸟画从黄家体制的“重彩满填”发展为更加注重“空间灵活”的应用并发展出了工细和粗放相结合的笔法的风格的潮流中,马远与马麟两位也是其中的代表性画家。


马远


字遥父

号钦山


原籍河中,侨居浙江钱塘,南宋画院待诏。马远出身于绘画艺术世家。远祖马贲,是“佛像马家”之后。以擅长写生驰名于当时,曾画百雁、百猿、百马、百牛、百羊、百鹿等图,可见是善于观察禽兽的生活动态的能手。祖父马兴祖,是画院待诏,善于鉴别名画真迹。伯父马公显、父亲马世荣、兄马逵都是有名望的画院画家,他们的专长都是绘画花鸟。在宋代画坛上.马远一家被人称“一门五代皆画手”。


马远拥有较好的家学渊源,自幼受艺术的熏陶,继承家学。他还吸收著名画家李唐的画法。由于家学渊源以及画院诸位前辈的影响和指教,马远在青年时期就已经碌露出出众的艺术才华,他在20多岁时绘制的人物画,就得到过宋高宗的御笔题诗,可见他在绘画上进入成熟时期是比较早的。


马远的艺术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他作画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下笔严正,用雄奇简练的笔法,水墨苍劲大斧劈皴以坚实、爽朗有力的浅染来描写江南雄伟壮丽的山川I,兼画人物、花鸟,作人物有轩昂娴雅之气。用笔多用水墨,笔法雄奇简练。特点是布局简妙,线条硬劲,或用“斧劈”,水墨苍劲。意境深邃清远,标志着南宋山水画的时代特色。在构图上,马远改变了五代、北宋以来的“全景式”,在取景上善于小中见大,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以表现广大空间,所以人们称他为“马一角”。其风格特点表现在或峭峰直上而不见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脚;或近山参天,远山则低;或四面全空,仅画一垂钓孤舟,使画面达到了强烈的空间感,突出了近景的艺术效果。


马远《梅石溪凫图》

纵26.7cmx横28.6cm


《梅石凫溪图》。此幅集山水花鸟为一体,构图剪裁十分轻巧,写意绘形,富有新意。画面侧崖石一角、春水一湾。显示出环境的清幽,向下探出的梅枝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又把石与自然联系起来。三五成群的野凫溯流而进。或安闲浮泛着。或拍打相追逐,或半身没水觅食,彼此回首照应,情态优美生动,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跃然绢素。梅枝用笔转折方硬,曲攀有力。野凫的画法,稍作细密的用笔,但和一般院体的工致画风又有不同。溪口和远石用淡墨渲染,与远景形成深远的空间效果,有无穷的旷阔之感。


马远《白蔷薇图页》

纵26.2cmx横25cm


另一件《白蔷薇图》,绘几朵硕大自蔷薇,深色枝叶相衬,夺目显眼。全图以细笔勾出花形,自粉晕染,枝叶用嫩绿深浅二色涂染。粗细相同,画风活泼。颇具生气,是代表了南宋画院花鸟画的典型风貌。


马远《枯木竹石图轴》

纵80cmx横37cm


南宋山水画家中,最主要的是南宋后半期的马远和夏圭两家。合称“马夏”,他们和李唐、刘松年4人被认为是南宋院体派的代表,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马麟


马远之子


南宋宁宗朝(1194~1224年)画院祗侯。他长于山水、人物和花鸟,传其家学,名声在马远之下,但马远的绘画风格主要是依靠马麟的传扬而在南宋中、后期产生十分重要的范本作用,马麟的生平和其他南宋宫廷画家一样,传记极为简略。


马麟《梅竹图页》

纵27cmx横27cm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梅竹图》局部



马麟《石榴文鸟图》

纵32cmx横33cm


马麟《梅竹图页》

纵42cmx横42cm


马麟 《层叠冰绡图轴》 

纵101.7cmx横49.6cm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著名的《层叠冰绡图》花的画法精工巧丽,而梅枝略为粗放,其花瓣用细双钩笔,淡绿染出萼片和花瓣的底部,再用白粉迭迭晕出花瓣,以表现白梅那种冷艳风韵、冰清玉洁的姿容。与其父马远的《白蔷薇图》一脉相承。但又有自己清劲、秀涸、内蕴的特色。画中杨皇后的题诗日:“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把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股必是汉宫妆。”将梅花比作汉宫中的美女一样可爱,诗情画意,婉约动人。


马远《水图》

《水图》(故宫博物院藏)也是马远的代表作,原为十二开册页,现装裱成手卷,描绘了江河湖海12种不同条件下的运动状态,分别为“洞庭风细”“层波叠浪”“寒塘清浅”“长江万顷”“黄河逆流”“秋水回波”“云生沧海”“湖光潋滟”“云舒浪卷”“晓日烘山”“细浪漂漂”,还有一幅缺一半,且无题款,以粗细、顿挫、转折、曲直、提按等变化的笔法将不同状态下的水表现得准确生动,显示了画家高超的表现技巧。


(请右转手机 跨屏欣赏大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