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糖尿病,这些你必须知道! 来源 | 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作者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分泌科 蒲林莉 NCD(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约占全球所发生死亡的63%,其主要包括糖尿病、肿瘤、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中国冠心病患者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约80%,说明糖代谢异常对身体的危害不仅仅是高血糖本身,还有比如冠心病之类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而在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1哪些症状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表现?大多数人只知道典型的“3多1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却不知2型糖尿病也可以以其他多种症状为首发表现: (1)1型糖尿病样发病 如体力减退、精神萎靡、乏力、易疲劳、易感冒和工作能力下降等; (2)慢性并发症表现
22型糖尿病,如何确诊?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症状,怀疑2型糖尿病可能,需尽快至医院进一步检查,OGTT试验可明确诊断。 空腹血糖抽血时间最好在早上6:00~8:00,且前一天晚上10点左右开始禁食禁水,保证空腹8~12小时。另若有典型“3多1少”症状,只需一次空腹血糖>7 mmol/L或随机血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即可诊断,若无典型症状则需非同日测得两次亦可诊断。 3哪些人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明确列出成人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定义,即具有 下列任何一个危险因素者:
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既有遗传因素,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年纪越大、静坐生活方式、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等都会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而巨大儿生产史或妊娠糖尿病史、多囊卵巢综合征为女性特有;由于性激素的影响女性腹部皮下脂肪较男性多,更易超重或肥胖;加之临床所见抗精神病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女性为多,由此可以推测女性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男性更大。 了解这些危险因素之后我们便可以尽量避免久坐等不良生活习惯,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以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若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则需配合药物积极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进展,改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
|
来自: oooppp1969 > 《糖尿病及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