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开始恶化时,身体有5种表现,若1个不占,并发症离你还很远

 野蝴蝶的图书馆 2019-09-12

当今糖尿病病人增长最快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是我国,第三是美国。

美国目前大约有2080万糖尿病患者,占到人口的7%,其中有95%是2型糖尿病患者,大约有600万患者根本不知自己患有糖尿病。

而我国糖尿病患者目前占据全球之首,大约有1.2亿人数,血糖不正常人就达到2.64亿,而直接受到糖尿病威胁就达到6.64亿!

那么,血糖高到什么程度最容易发生并发症呢?

首先,血糖值为以下几点,说明你已经有糖尿病了: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应再重复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而确诊为糖尿病以后,若不控制血糖随时都会出现并发症!发病几率大约为:

患糖尿患病3年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约为46%;患病5年之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约是61%;而患病过了10年,超过98%的患者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开始恶化时,身体有5种表现,若1个不占,并发症离你还很远!

表现一、浑身无力、爱出汗

糖尿病患者出汗异常,是神经病变的一个重要信号。因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使得汗腺分泌增加而多汗,有时甚至大汗淋漓。

并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现酸中毒或者低钾血症,让身体中的各种平衡出现紊乱,从而让患者总是感觉到乏力,没有精神,就算休息再多的时间没有得到缓解。

表现二、生殖系统出现炎症

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有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的病变,如部分女性患者会出现盆腔炎的情况。

因为人在患有糖尿病之后,身体免疫力会急速下降,其他细菌一旦侵入身体,就很容易引起并发症状,造成交叉感染。而最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部位就是在人的排尿器官,所以会造成尿路感染以及阴道炎症。

表现三、水肿、蛋白尿

糖尿病肾病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刚开始漏蛋白不严重,需要尿检查出,随着病情发展,蛋白会越来越多。

且随着肾功能的逐渐丧失,水分代谢会出现障碍,这时人体就会伴有水肿的情况,尤其是四肢、脚裸、眼睛以及面部。

表现四、下肢刺痛、创口变大

糖尿病者,易出现足部溃疡、腐烂的现象,这是糖尿病足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由于患者脚部长期受到高血糖影响,很容易出现创口,刚开始很可能是一个小水泡,破皮,到后期就会出现溃烂。

并且患者还可能会有下肢发凉、足底发紧,有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等感觉异常,这时,就要小心糖尿病足、及周围神经病变。

表现五、视力模糊不清

研究显示,超标的血糖会造成眼睛内房水屏障流动径路受阻,使房水的产生和排出不能保持动态平衡,造成眼球水晶体发生改变。

这些改变会让你看东西无法对焦,视力模糊,严重时会造成驾驶困难,工作无法集中注意力,出现头痛。

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做好四件事:

1、喝点降糖茶,控制并发症

谷谷丁、桑叶是高血糖的天敌,日常可以将这几种小植物泡水喝。

谷谷丁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其水提取物具有降低正常及致病动物餐后血糖的作用。还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研究还发现,谷谷丁多糖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对降低正常及餐后血糖有一定作用。

自古以来,中医就将桑叶作为治疗消渴症(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中药应用于临床,日本古书《吃茶养生记》也记载桑叶有改善“饮水病”(即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资料证实,生物碱和多糖是桑叶中主要的降血糖成分。

日常可以将谷谷丁和桑叶搭配成谷谷丁桑叶茶,有降糖的效果。

二、坚持有效睡眠七小时

研究显示,糖尿病和睡眠问题可相互影响,糖尿病可引起睡眠障碍,而长期的睡眠障碍也可引发糖尿病。

做好保证每天七个小时的睡眠,保证第二天能有好的状态工作,还能维持血糖平衡,合理的作息习惯很重要。

三、、运动改善糖耐量

长期不运动,肥胖,是出现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要注意迈开腿,增加运动的时间。

而运动的方式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可以采取糖慢跑、快走等方式, 不仅可以改善血糖,还可以增加身体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了骨骼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还能消耗身体多余能量,有减肥瘦身的效果。

四、了解糖尿病的知识

不管是已经患上了糖尿病,还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日常建议多多的了解关于血糖的知识,只有了解它,才能克服它。

建议: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每年至少去正规医院进行一次血糖监测。

对确诊糖尿病的人,日常一定要监控好血糖变化,还要做些相应的检查,如眼底检查、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