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老是吃粗粮到底是帮助控糖还是有害健康呢?】 有的糖友认为粗粮有益于健康,所以就餐餐吃,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对于胃肠功能不太好的老年人,多吃粗粮很可能由于吸收不好而造成营养不良。 让粗粮发挥更好的营养作用,就需要讲究吃粗粮的方法。 1.贵在有度 粗粮含有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这两点是精制米面所欠缺的)。膳食纤维有利于血糖、血脂的控制,但同时也会阻碍食物中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 研究显示,糖尿病友血中钙、铁等微量元素的水平低于正常人,如果大量进食粗粮,则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微量元素缺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日粗粮及全谷类制品摄入量在50~100克为宜(占主食的1/4~1/5)。比如每日主食总量为250克(半斤),则粗粮在50克(1两)左右即可。 2.粗细搭配 糖友主食应尽量做到粗细粮合理搭配! 比如用“玉米面+大麦面”组成的两合面或“玉米面+大麦面+荞麦面”组成的三合面做面条或馒头; 也可以用“大米+绿豆”组成的二米饭或“大米+绿豆+燕麦”组成的三米饭做米饭或粥。 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在一天三餐中分开安排,比如1~2餐粗粮,1~2餐细粮。这样既能摄入较多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及无机盐等营养素,又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 3.交替食用 粗粮应多样化、交替食用,这是因为每种粗粮的营养价值是有差别的。 如玉米含有大量卵磷脂、亚油酸、维生素E、维生素B6、烟酸等成分,但所含的烟酸如果食用前不进行碱处理,就不能被机体利用; 小米含有大量维生素B1、维生素B2,但其氨基酸组成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过高,也不能长期食用。 4.因人而异 粗杂粮并不是所有糖友都可以经常食用,如糖尿病合并胃肠疾病、糖尿病合并肾病者应少吃或不吃;糖尿病合并高尿酸、痛风者最好不吃粗杂粮。 有些糖友胃肠功能低下(如胃轻瘫),消化功能比正常人差,也应少吃或不吃粗杂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