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逝的二道河子河

 渐近故乡时 2018-01-15

  

节选自《吉林省地名地情文库》


——


  二道区为长春市辖区,位于市区东部,伊通河的东岸,南北狭长,呈不规则长方形,区内道路仍保留方格状网形布局。由10座大桥与西部市区连接。二道区名几经变更,曾名和顺区、二道河子区。有人说二道区是因境内曾有二道河子屯而得名;也有人说二道区是因境内曾有一条叫“二道河子”的河而得名。追根溯源,两说的源头都是“二道河子”河。到底有没有这条河,它又在什么位置呢?


  200多年前,长春聚落初步形成时叫宽城子,在宽城子东边有条伊通河,1825年(清道光五年),长春厅衙署从新立城迁至宽城子。1865年(清同治四年),宽城子开始筑城,城墙四周共有9个城门,南门叫全安门,南门外便是伊通河,河东岸与全安门隔河遥遥相对的是荒凉的河滩地和水泡子。更远处是一片片农田和稀稀落落的几个屯子。当年人们习惯把伊通河称为头道河,而把二道区境内与伊通河平行的另一条小河称为二道河子。伊通河由南向北流;二道河子自东南方向流入伊通河。当时二道河子流经的主要自然屯有:四家子(原属英俊镇宏丰村)、西灌子台(英俊镇宏声村)、于家油坊(东盛路南)、莲花泡(劳动公园)、唐家菜园子(八道街附近)、二道河子屯(春城小学附近),在长春大桥北侧汇入伊通河。有些老年人还记得,从北边来要过南关大桥进城,得先过这条小河―二道河子。那个叫二道河子的屯在小河沟东侧,就是因依二道河子而建,才叫这个名的。所以有人说二道区名是由此而来的。


  后来由于河畔居民日益增多,河道年久淤积,河水渐渐干涸,如今二道河子早已不存在了。二十世纪80年代时,在春城小学和人民制药厂附近还有几处大沟,作为当年的河道尚存,可依稀分辨出早年二道河子的模样。关于二道河子,文字记载很少。据说在民国年间和沦陷初年日本人写的资料中,在当时的地图上曾有“二道河子”字样。那时的“二道河子”一带,还是一片大菜园子,居民多系从山东逃难来此的农民。


  二道区地域即为民间所说的“二道河子”的扩展,形成于沦陷时期。1934年伪新京特别市在伊通河东岸设和顺区、东站区、东荣区等。和顺区这个名字也是由二道河子而来的,当年沿二道河子河岸边有条街叫顺河街,后来顺河街慢慢叫成河顺街,再后来河顺街又演变为和顺街,和顺区即因和顺街而得名。国民党统治时期,继续沿用和顺区。二道区形成初期的范围是:南至岭东路,北至长春东站,东至乐群街,西至伊通河畔。据说当时因这一区域呈半面形,所以也叫“一面街”(指今临河街一带)。二道区街路名中“条”的由来,就是从一面街开始的。如临河街以东的第一个胡同叫“临河一条”,依此类推到临河八条。二道区在沦陷时期曾是典型的中国人居住区,二道区的最初规划,就是一个整整齐齐、方方正正的“井”字形,纵、横各个单元都是相通的,每个单元依靠一条街。居民房屋低矮拥挤,城市基本设施极差,由于地处伊通河东岸低地,城区长期受夏季洪水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困扰。二道区北部早在二十世纪20年代时就因长图铁路穿过,形成了一家挨一家的仓库和木材加工业。当时由于商贸居住功能长期低下,高密度的人口和不良的城区环境已成其痼疾。


  1950年和顺区改称第五区。1955年将宽城区的八里堡办事处并入和顺区。同年,因“和顺”两个字带有殖民统治的色彩,所以改称二道河子区,1995年略去二道河子区中的“河子”二字,更名为二道区。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城区开始改造。对伊通河市区段河道不断进行整治,已逐段改造成滨河公园,沿伊通河畔和吉林大路已建成大片的现代化新型住宅区。新中国成立后,在伊通河上陆续建起十来座大桥。今劳动公园在沦陷时期叫“莲花泡”,因泡子里的莲花而得名。现已建成供群众休憩的免费公园。


  今天的二道区,文化旅游景点的建设,全市性供热供水设施的发展,以及全市几条对外交通主干公路起始段的建设,使该区的功能地位大大增强。二道区南部的国家级的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已日趋成熟,区政府机关亦南迁至开发区内。京哈、长吉、长营等高速公路在二道区均有出入口,又是进出长春龙家堡国际机场的必经之地。区内有48条铁路专用线,全省惟一的内陆港―长春东站货运口岸坐落区内。往日的二道河子区已不见踪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