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个基本点,1个案例:看清“共享农庄”的过人之处!

 庄主帮 2020-08-25

△语音版

▽文字版

1

我们眼中的共享农庄

在建设和经营农庄上,有哪些是可以通过共享手段来实现的呢?比如:农庄的投入资金可以共享、土地可以共享、屋舍可以共享、设备可以共享、人力可以共享、物流可以共享、仓储可以共享等等。只要我们的农庄里,用到了这些共享的方式,就可以称之为共享农庄。

像在CAS社区支持农业里,每位消费者认领一块土地,获得体验农耕机会、收获有机农产品的方式就是共享农业。所以,在基础业务里有类似开心菜园的农庄也有共享的元素在里面。

2

共享经济的基础模式

那是不是共享农庄就完全是上面所讲的那样呢?其实也不一定,我们只能说它符合“共享”的概念。而共享农庄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现在的“共享经济”,主要有这三种模式:

1.  自助式共享

项目案例——自助橙汁机、自助咖啡机、共享充电宝、无人售卖机、自助按摩椅、大头贴自助照相亭等。

2.  B2C式共享

项目案例——共享单车,企业投放一批单车,用户通过物联网和微信、支付宝这类的移动支付方式,进行租用并用完实时归还,不用特地付出时间与精力。

3.  C2C式共享

项目案例——比如滴滴打车。用户滴滴上发布打车需求信息,滴滴平台根据自身算法匹配信息,撮合打车用户和私家车司机,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满足大家的需求。

这3种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人与自助”。我们在建设共享农庄时,是不是也要以这3种成熟的基础模式为原型呢?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3

共享农庄之案例

在美国有一家不足50亩左右的农场——艾米农场,我们来看看它的共享玩法。这个农场的主要盈利点是团体游,有讲师带领团队参观农庄,体验各种乐趣。学生团体是最重要的客源,每逢春季开学都会有一批批的新生来农场参观。

 

农场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团队活动:幼儿及小学生群体主要以参观、体验为主;针对初高中学生,则会安排有深度的自然教育课程;针对亲子家庭,农场专门推出为期八周的“在艾米农场过周末”亲子教育活动;农场策划的节庆活动,几乎涵盖了每个时节。

那它共享经济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它有4个规矩。

1.不收门票

 农场奉行开放经营的策略,周一至周六大门敞开,欢迎任何人来参观或劳动,不要门票。人们可以在这个农场随便进出,四处参观,给牛羊喂一把草,没人管。

2.农活随便干 

做农活对于游客来说就是最好的农耕体验。农场的活儿主要是志愿者游客在干,农场小商店门前有块黑板,上面会写上当天的农活儿,愿意劳动的就随便做点什么。农场的志愿者多的时候有100来人,有人甚至开车80多公里来“义务劳动”。

3.提供一种蔬菜免费摘

艾米的农场时常推出某种蔬菜随便摘取,还提供免费的塑料袋。这是吸引志愿者的一大法宝。要知道,大部分志愿者周末来这里参观体验,“义务劳动”,初衷可是奔着能免费采摘来的。

农场从不担心哄抢或偷摘其他菜的情况。事实上,这种策略还促进了自助商店的收入。有免费采摘活动的日子里,自助商店的收入比平时多一倍。道理很简单,奔着促销鸡蛋去超市的消费者,最后只买了鸡蛋吗?

4.自助商店,无人看管

艾米农场最大的特色是,这里的商店自助营业,没有柜台也没有收银员。园区出售农场的新鲜农品,以及自己制作的果酱,沙拉,产品分好份,标好价格,进店的游客自助选取,自觉结账。

小探马说

好了,共享农庄的知识点,今天就说这么多。那我们的农庄适不适合搞呢?小探马觉得,都可以搞,但不能所有的地都拿来搞。我们可以在农庄里选择一块不影响其他项目经营的土地,来做这么一块共享田园,没准会有新的收获呢。

送福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