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停地临汉印,能临出个啥?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注意,这是一篇跟以前那篇《“印宗秦汉”宗点啥?》的文章有相关性的文章,都是为了给学习篆刻的分享群里的群友们提供一点临习的经验,如果说上一篇重点在于秦汉印的精神取向方面,那这一篇则相关技法多说一点。

1、成熟的篆刻人会如何创作

一个成熟的篆刻人,必定深知运用各种创作手段的重要,对石料的硬度以及对篆刻刀具与之切割撞击之后产生的效果知道的非常清楚,然后在具体创作时,就知道选用多大、多重的刀(比如是6毫米的还是1厘米的刀,是选用角度大的刀,还是选用角度小的刀,篆刻刀有厚薄,利钝,轻重,大小之别。);依照创作需要选择握刀的方式(是四指握刀更强调精准还是握拳式握刀更强调力度,是深刻还是浅刻);依照石料的不同选择入石的角度(比如青田石脆,易崩,巴林石较粉,易腻刀);不同的入刀角度又产生不同的线条质感(向线与背线);使用不同的力量刻石又产生不同的线质,甚至在完成线条时采用的工艺流程(如白文的线条中央先行一刀,再来回完成线条的两边,如朱文的渐渐贴近线条等)都有不同的选择;再比如不同的线质,又各自可以采用切刀和冲刀两种方式来完成,冲切过程中又有不同的刀法处理。

(不同的石料)

技法得当,创作效果就好,技法失当,创作效果就差,甚至根本无法完成创作。

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上的大家们,比如徽、浙两派的代表人物,徽派的邓石如(或称皖派或称邓派)擅用冲刀,那么他强调的是笔意,而较他稍早一点的浙派祖师的丁敬则继承了明代的朱简,擅用切刀,他强调的是刀趣,这是冲切刀的区别,也是徽浙两派“以刀立派”重要的区别。但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为啥冲刀和切刀就会表现不同的侧重点呢?这些大家名家们又是如何找到了这个艺术契合点的呢?

(不同的刀法)

方法无二,只有实践。就是不停地刻!

这些经验和出路乃至找到的艺术契合点是他们不断的实践临摹和创作得来的。回顾一下篆刻史,从元末到清初,印人们都在汉印里不断实践,左冲右突,寻找出路,徽派的程邃以冲刀入印完成秦汉印风格的印面,成为一代大师,晚些的丁敬以切刀来完成印面,也成一代大师,并创立了“有个性的汉印”的浙派。后面浙派的大师还不少,到“西泠八家”里的赵之琛,因为大量的应酬创作,赵之琛刀法之纯熟已经到了极致,于是,文人篆刻又走入印面过分追求工艺化的死胡同里。也就是说,到了赵之琛这里,文人们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刀法革新找到篆刻的出路了。“印中求印”走到尽头。

(丁敬)

时势造大师,就在此时,邓石如横空出世,以他自己有个性的篆书书法入印,打开了文人篆刻“印从书出”的新局面,由此,印人们终于不用局限于秦汉印,终于可以把自己的书写风格放到篆刻中去,创作出属于自家风格的篆刻作品了。需要注意的是,邓石如创造出以书入印的印风是经过长期实践的,这从他一些不成熟的印作里可以看出他的实践经过,因此,实践和练习也是邓石如获取创作经验的途径。当然,还需要注意,邓石如并不是没有秦汉印基础,他从小(大概是9岁)就跟着爷爷学刻印,到了20岁上下又学何震,苏宣,其后又学汪关,模仿程邃,这些大师其实都还在“印中求印”的秦汉印圈子里打转。他之所以成为后世宗师的原因是他在实践中开创了“以书入印”这种创作模式,从此,文人们的篆刻才有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能,邓之前,大家都学秦汉印,创作大受局限,就算学到极致,也还是秦汉印风格啊。到邓石如这里不一样了。

(丁敬的作品)

这也是现在如果我们说学篆刻,顶顶要紧的是学好篆书的原因之一,不然,刻来刻去,印中文字还都是古人的,没有自己。出新的可能不大。这是另外一个话题,额外再说。

邓石如

当然,就算都用冲刀完成线条,也有区别,比如吴让之,对于石料刻得轻浅,强调线条的婉转与流丽,而赵之谦则中锋深刻,强调线条的浑厚和凝重。他们采用不同的技法的过程时,凝聚了他们一生的实践经验和艺术积累,他们采用这些不同的技法是为了表达不同的艺术取向。

(邓石如的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谁,他们都从秦汉印里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前面的文章说过,吴让之学汉印,一学就是十年。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沉在汉印里不出来的原因,但这不是今天文章的重点,今天文章的重点是:除了字法、篆法、章法,对于刀情石趣的掌握同样的是学习汉印过程中的一个学习重点,而且这些经验也相当重要。因为我们知道,到最后,我们也必将走向以自家风格创作的道路,像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以及后来的吴昌硕、黄牧甫一样,到那个时候,纯熟、精准、稳定的刀法,对石料、刀具精微、细致的了解是表达我们艺术取向的重要手段,不然,到最终很有可能“心到手不到”。

(吴让之跟赵之谦不同刀法完成的印面)

2、新篆刻人如何获得这些经验

如上所述,选择何种工具、材料,使用何种刀法,用多大力气,选择何样的角度如石,如何控刀等等,是创作经验,有这些创作经验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师,那么新的篆刻人如何获取这些经验呢?

经验获取的途径或者可以说是两种,一是老师教,这种情况属于小概率,有老师教最终也需要自己的练习,只是稍稍加快了速度;二是自己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刻,最好的途径是自己不断的练习。合而为一,其实,途径其实只有一种,就是加强练习。

(篆刻人要在秦汉印里讨生活)

为什么泡在汉印里练呢,以前的文章说过了,今天我们只是再强调一下,临汉印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掌握我上面说的这些技法是副产品,是在掌握和学习缪篆文字,养成入印文字规范的良好习惯以及学习汉印的章法,营造平衡稳定的印面以及训练严谨的规矩、养成篆刻人博大的气象并培养出高雅的审美情趣之外的副产品。

技法的副产品当然也可以在明清印里获得,只要是练习都好。但似乎汉印里上一段里提到的这些核心的东西,明清印人们的作品无法替代汉印(汉印其实是这些名家们的老师,我们学他们,隔了一层)。因此当有人问我为啥不从明清印入手时,我毫不犹豫地强调从汉印下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