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心有术】300期:心电图的阿什曼现象,全面认识这一洋气的名词

 吴翠平书馆 2018-01-15

不做就图论图,只做透彻解读!

病因甄别、合并疾病、

体格检查、可能诊断、治疗策略……

一份临床综合的心电图说明书!

 “读心有术”栏目每天与您相约!

《读心有术》心电图判读 

300期

题干

该图显示的是心律失常患者动态监测的节律回顾条。


问题:你对监测条中的QRS波群解释是什么(图A和B)?描述了什么异常现象?

点击可查看大图

建议先自己翻译解析,再下拉查看答案

答案

点击可查看大图

诊断:ECG34A和ECG34B——窦性心律,房性早搏,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QRS波(电压)和T波电交替,阿什曼现象。

英文解析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中文翻译

解析:ECG 34A——显示的是在救护车上描记的连续三条心电记录条图。在最上面的图中,前三个QRS波(↑)较窄(时限为0.08秒),其前均有P波(+),且与此P波形成固定的PR间期(0.14秒)。第四个QRS波是一个早搏(∧),其前有一个负向P波(▲),该PR间期为0.20秒,因此是一个房性早搏。其后有3个增宽的QRS波(*)(时限=0.16秒),呈右束支阻滞形态,心率180次/分。此后,所有的QRS波均较窄(0.08秒),其形态与初始窦性QRS波一致,频率180次/分。因此,初始那几个QRS波宽大畸形的形态(^,*)并非频率依赖性,因为它们与后续出现的窄QRS波频率相同。然而,宽QRS波与RR长短周期变化相关(└┘,┌┐),也就是说,在基础心率较慢的基础上发生心动过速,这时,心率就会突然加快,因此就会引起RR间期长短变化。这种在RR间期长短变化基础上产生的QRS波形态异常称为阿什曼现象,这种现象可以发生在任何快速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慢心率至快心率的突然变化),并可以出现在一至多个QRS波中。


阿什曼现象是希-浦系统不应期正常生理变化的结果。在心率较慢时(RR间期较长),浦肯野纤维不应期延长,而心率较快时(RR间期较短)不应期缩短。无论何时,心率突然变化,即心率由慢变快时,其不应期不能在瞬间随之缩短或调整;因此由于不应期相对延长而导致传导阻滞,产生了差异性传导。每当心率突然变化时,即从慢变快时,阿什曼现象容易出现。阿什曼现象主要与右束支差异性传导有关,可能是因为右束不应期比左束稍长。阿什曼现象可能会持续不止一个QRS波。可以看出,有3个和4个异常QRS波以及单个异常QRS波。推测其机制是,心率突然加快时,右束支处于不应期,冲动仅通过左束下传,通过左束支下传的冲动会逆行传导至右束支(隐匿渗透),使右束支的顺向传导保持在不应期内。


这种窄QRS波心动过速由房早诱发,房早时PR间期比窦性时长。这种心动过速没有P波,因此也称为非RP心动过速,最常见的原因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还观察到QRS波(电压)和T波电交替(●,▼),QRS和T波振幅逐跳改变。QRS波和T波电交替可见于任何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机制是由于钙内流的逐跳改变。在最底部记录条的心动过速中,电交替消失且看不见。电交替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和扩张型心肌病,在这些情况下也是钙内流改变的结果。电交替也还见于心包填塞,在这种情况下,机制是机械性的,心脏在充满液体的心包内摆动(摆动效应)。在这种情况下,也可能有P波电交替。

英文解析

点击可查看大图

中文翻译

解析:ECG34B——显示的一系列记录条来自与ECG 34A同一个患者,并且显示了另外两个引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例子。第一个为窦性节律,PR间期为0.14秒,随后第二个为房性期前收缩(↓),PR间期(└┘)延长(0.20秒)。这个房性期前收缩诱发了快速心律失常。这个房性期前收缩以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前几个QRS波具有右束支传导阻滞形态(^),这是阿什曼现象的结果(即,在差异性QRS波出现之前有一个长短周期变化)。与ECG 34A一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开始段与QRS和T波电交替有关(●,▼)。(翻译:柯辉)

如有疑问请在底部留言,小助手会帮您请教专家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