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础基本方法 1、常见实验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 (1)微热法(常规法) 将装置的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热反应容器(烧瓶或试管),导管末端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在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表明装置不漏气(如下图Ⅰ所示) (2)液差法 ①启普发生器气密性检验如图Ⅱ所示,关闭活塞K,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内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启普发生器气密性良好。 ②如图Ⅲ所示,检验其气密性采用液差法,具体操作是:连接好仪器,向C管中注入适量水,使C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 (3)液封法 图Ⅳ 如图Ⅳ所示,检验此装置气密性:关闭弹簧夹K,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管口,再继续向漏斗内加水,使漏斗颈内液面高于试管内液面,形成一段水柱,若水柱在较长时间内不下降,证明此装置不漏气(也可打开K,从导管a处吹气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对于较复杂的实验装置检验其气密性,可采用分段检查(因具体装置而异)。 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2-1 概念 (1)物质的分离:把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彼此分开的过程。 (2)物质的提纯:把混合物中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物质的过程。【提纯要求:①.无新:即最后结果没有引入新的物质; ②.不减:不能减少主要物质(一般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发生反应); ③.易分:一般将杂质转为沉淀、气体或水,使之易与主要物质分离; ④.从简:原理正确,操作简便,费用不高; ⑤.无害:无有害物质生成(最好能不产生废物)】 2-2 物质分离和提纯方法的比较 3、物质检验的方法 3-1 物质检验的两种方法 (1)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加以区别(如:CuSO4溶液和Na2SO4溶液根据颜色区分,Na2CO3和CaCO3根据溶解性区分); (2)化学方法:常用指示剂、点燃、加热、加试剂等方法 3-2 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根据实验现象的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 ①生成气体,如NH4+、CO32-的检验; ②生成沉淀,如Cl-、SO42-的检验; ③显现特殊颜色,如Cu2+、Fe3+等的检验。 3-3常见气体的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