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恋爱就像作曲,那么奇妙的荷尔蒙分泌则赋予作曲家源源不断的创作动机,至于你能在恋爱中创造多么美好的感受,还得像作曲家一样,去感受节奏、节拍、力度和速度。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Op.43 - XVIII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单乐章的钢琴与管弦乐团协奏曲,其作者为拉赫曼尼诺夫,这也是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934年,这部作品取材于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利用其中第24首随想曲的音乐主题而创作,这部作品以辉煌的技巧表现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然而作品里最令人难忘的却不是眼花缭乱的技巧,而是第18个变奏,整部作品到这突然放慢,奏出一支纯朴抒情的曲调,优美无比,动人心魄,隐含着永不褪色的“俄罗斯忧郁”,这个旋律先在钢琴上唱出,质朴平和,热情逐步增长,发展成浪漫激情的颂歌。
舒伯特《小夜曲》 D 957
 这首小夜曲系奥地利作曲家Franz Schubert(弗朗茨·舒伯特)于1828年用德国诗人雷尔斯塔布的诗谱写而成。
维瓦尔第《D大调吉他协奏曲》 RV 93
 《D大调协奏曲》系维瓦尔第大约创作于1730年,维瓦尔第对三乐 章协奏曲体裁的形成,对小提琴协奏曲体裁的确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瓦尔第留下一部用两把小提琴、一把琉特琴,再加上通奏低音声部的乐器演奏的《D大调协奏曲》(RV93)。后来用吉他代替琉特琴作为主奏乐器并用弦乐协奏的这部协奏曲,就以《D大调吉他协奏曲》之名不胫而走,成为早期吉他协奏曲中的经典曲目。
肖邦《练习曲》 Op.25 / No.2
 这是一首带有幻梦意境的小曲,舒曼曾经评论它说:“它是那样美妙动人,充满幻想和静谧,宛如孩子梦中的歌声”。
Shostakovich Jazz Suite No.2, 6. Waltz II
 这是整个组曲中最有名的段落,最开始由萨克斯奏出极为迷人的第一主题,使之成为萨克斯乐队独奏最经典的段落之一。随后在木管短小的连接后由弦乐与铜管重复这第一主题。接着是乐队全奏的辉煌的第二主题,十分的悠扬而动听。而后回归第一主题,由长号独奏,随后铜管跟进。还是在一小段木管连接后又进入了乐队的全奏,之后复归于结束。
Elgar Salut d'amour, Op.12
 《爱的致意》又译《爱的祝福》,小提琴独奏曲。本曲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赠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本曲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轻松而典雅,是极适用于舞会和沙龙等场合的音乐,不仅是作者埃尔加的代表作之一,而且是小提琴独奏曲中的名篇。音乐温馨甜蜜,旋律委婉动人,让人一听倾情。
Liszt, Liebestraum No.3, S.541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Hohe Liebe)和《幸福的死》(Seligen Tod);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d,so land du lieder kannst)。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以第三首尤为著名。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II.Romanze: Larghetto
 第二乐章是一个优美的行板乐章。圆号轻柔地奏出具有高贵伤感的,神秘的,又充满希望,像黎明日出的上行旋律,弦乐轻声应和着,整个乐章的开头宁静而含蓄。就在这样的背景衬托下,钢琴平缓的歌唱着,仿佛是天河里的一只小船,在微微荡漾的水波中缓缓行。旋律时而波动,时而平静,时而华丽,时而和缓。最后静悄悄的结束。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2 in f minor Op.21, II.Larghetto
 《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反映了当时新兴的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肖邦《F小调第四叙事曲》 Op.52
 《F小调第四叙事曲》Ballade No.4 inf Minor Op.52 是肖邦叙事曲体裁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创作于1842年2月,这是一个悲伤和美丽的故事。这首曲子的开头就像微风吹过安静的湖面,一层层波浪荡漾开来,温柔地,恬静地抚慰着人心。
结语:美婉浪漫的古典旋律,充满了诗的意境。让音乐在耳边流转,放下所有的心事,尽情享受一番曼妙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