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京剧程派经典剧目传承—— “程砚秋经典剧目传承与人才培养”培训班举行开学典礼

 cxag 2018-01-17


程砚秋经典剧目传承与人才培养

1月16日下午,来自国家京剧院、山东京剧院、福建省京剧院等6个专业院团的24名学员和中国戏曲学院、国家京剧院、江苏省京剧的8位老师,与首都戏曲界人士一道,在北京举行“程砚秋经典剧目传承与人才培养”培训班开学典礼。

OPENING CEREMONY

· 开学典礼在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举行,图为开学典礼现场。


这次培训班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的项目,由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承办,培训课程是程派传统经典剧目《二堂舍子》和《汾河湾》。这两出戏内容积极向上,音乐设计很有程派特色,是程砚秋先生生前常演的剧目,但近年来已鲜见于舞台。

教学班设置

二堂舍子

&

汾河湾

学员情况

本次培训分《二堂舍子》和《汾河湾》两个教学班,通过一个月的集中教学,将培养出6套完整的演出班底,实现对这两出戏的抢救性传承。参加培训的24名学员平均年龄仅为33.6岁,其中6位青衣学员的平均年龄为37岁 ,正是京剧演员的黄金年龄段,未来将成为这两出戏的传承主力。

·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家团队的王安奎(戏剧家,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孙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教授)、郭跃进(中央戏剧学院京剧系主任、教授)和来自戏曲界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桐羽向大家介绍“程砚秋经典剧目传承与人才培养”培训班的情况。



·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会长吴江特地从海南发来贺信,由常务理事张巨萍代为宣读。


· 戏剧评论家、《程砚秋评传》作者陈培仲致辞。



· 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院副校长史宜滨致辞。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在中国戏曲学院、国家京剧院、江苏省京剧院的支持下,组织了高水平师资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重新整理、修订了剧本和音乐,制订了周密的教学方案和保障计划,确保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武桐羽介绍,这次培训班要力争实现四个目标:一是培养出六套能把两出程派经典剧目承传下去的中青年演出班底,二是为基层京剧院团增加两出可以上舞台的戏,三是整理出可供各院团今后排演用的剧本和音乐,四是探索程派经典剧目挖掘、整理和传承的有效方法。


· 文化部派驻业务主管社会团体党建指导员姚家华向费玉平教授颁发教师聘书。

· 武桐羽向陈琪、张莉莉教授颁发教师聘书后,在一起亲密合影。

· 教师们接过聘书,也担起了传道受业、传承程派艺术的责任。


武桐羽说

“程砚秋先生是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他一生致力于民族戏曲事业的发展进步,他的戏剧价值观、戏剧美学观和戏剧哲学观,构成了完整的程派艺术体系,他塑造的百余个舞台形象和近百万字著述,是他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传承好、发展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专家团队对本次培训班开学典礼进行了现场监督。


^ 教师代表、《二堂舍子》教学组组长张莉莉发言。

教师代表、《汾河湾》培训班班主任徐季平发言。



<>


本次培训为期66天,其中集中教学30天。两个教学班分别按青衣、老生、琴师、鼓师4个小组组织教学,1月17日,培训班将开始第一阶段集中授课。

培训班教师徐季平、张莉莉代表教师发言,他们表示,传承程砚秋先生的艺术和他的人文精神,是我们的使命,担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教学任务,更是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会把这两出戏教好,不负各方面的重托和学员们的期待。


学员代表、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程派传人吕耀瑶说:“一定珍惜这次受益终身的学习机会,以‘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精神,扎扎实实地学好这两出戏,用舞台上的完美表现,续写程派艺术灿烂的明天。”


<>

· 程砚秋大师的嫡孙程受珩在活动现场。

· 研究会顾问、著名画家王犁犁在活动现场。

本次培训的结项汇报演出将于3月28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

2018年是程砚秋先生逝世60周年。本次培训也是中国京剧程派艺术研究会系列纪念活动的重要安排之一。


· 程派传人、研究会常务理事鲁彤和理事杨磊在活动现场。

> 本次活动由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永太主持。

· 专家、研究会领导、老师和学员们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