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虑性抑郁:病程及治疗效果的差异 ▎焦虑共病抑郁

 大漠胡杨968 2018-01-17

Examining Anxious Depression:Differences in Course and Outcomes


焦虑性抑郁:病程及治疗效果的差异


虽然焦虑经常与抑郁共病,由于描述该概念所使用的定义和术语不同,许多研究对此的描述也不尽相同;例如,最近研究中出现的“焦虑性抑郁”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有许多不同的定义:重度抑郁障碍(MDD)共病焦虑障碍、重度抑郁障碍伴随焦虑症状、重度抑郁障碍伴随焦虑痛苦特性。定义的差异性阻碍了各个观察实验之间清晰的对比。

此前的研究结果表明,焦虑性抑郁与更严重的抑郁程度、降低治疗反应性、自杀风险升高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有关[1]。这些发现强调了阐明有关焦虑抑郁的重要性。

为实现这目标,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VU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Amsterdam)的研究者进行了一项文献综述研究,探究“焦虑性抑郁对临床病程发展、治疗结果,以及……潜在的神经功能的影响[2]。”

患病率和时间顺序

该项综述发现不论每项研究使用的定义和评估性工具有何区别,焦虑性抑郁都是高发性疾病 (42%-78%)。例如,在2015年跨24个国家、共74045名被试的一项研究中,至少46%患有终生重度抑郁障碍的被试伴有一种终生焦虑障碍[3]另一项包括667名患有MDD的门诊病人被试的研究发现,重度抑郁障碍与广泛性焦虑障碍 (GAD) 的共病率高达72%[4]在使用 DSM-5中对焦虑痛苦特性说明的多项研究中,54~78%的MDD重度抑郁患者伴随焦虑痛苦症状。

此外,有几项研究显示,在那些同时患有焦虑障碍和重度抑郁障碍的个体中,焦虑障碍初次发病的时间要先于MDD的初次发病;这证实了“患者的焦虑障碍导致了抑郁症的发展。”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68%的案例都是焦虑初次发病先与抑郁初次发病,13.5%的案例抑郁初次发病先于焦虑障碍,18.5%的患者两病同时发作[3]

对疾病发展过程和结果的影响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MDD共病焦虑障碍患者的病情发展轨迹和结果通常处于恶化情况,包括抑郁严重程度增加、康复率降低、再入院率升高、自杀风险增高、社会和职业功能下降、共病健康问题概率增加,如高血压、哮喘和糖尿病[5]

一项发表在2017年《精神病学研究杂志》上的研究,使用了DSM上的焦虑痛苦共病定义(非 DSM-IV的焦虑障碍定义);研究发现,重度抑郁MDD伴随焦虑痛苦症状的患者治疗反应性更差、副反应更频繁[6]。一项2014年大规模的研究综述(在DSM-5中焦虑痛苦特性解释问世以前)从各个维度上定义了焦虑性抑郁,报告出了相似的研究发现[7]。根据目前的综述研究,这5个条目的焦虑痛苦问卷已被证明能够“充分预测疾病发展轨迹和治疗结果,使它成为一种潜在、快速和易于使用的指标,以便于选择需要新的或更密集治疗和随访的焦虑性抑郁患者的群体”。

关于抑郁共病特定焦虑障碍的研究结果十分复杂。在一项研究中,相比于共病惊恐障碍的患者,MDD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治疗反应性更差;然而其他结果显示,相比于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或社交焦虑的患者,MDD共病惊恐障碍的患者药物治疗副反应更大[5,8]

就治疗反应性来说,MDD共病焦虑障碍出现了不同的研究发现。例如,最近一项跨8个欧洲国家的研究(共1346名MDD患者)结果显示,相比于MDD共病惊恐障碍的患者来说,那些MDD共病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对抗抑郁药物的治疗反应性更差[5]。另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相比于与那些无共病季节性情感障碍或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来说,MDD共病惊恐障碍的患者体验到抗抑郁药副反应的风险更大[8]。还需进行更多研究以确定患有焦虑性抑郁的患者能否受益于新的治疗方法。


神经生物学差异与未来研究方向

一系列研究发现,与非焦虑性抑郁患者相比,焦虑性抑郁患者有独特的神经生物基础。白细胞数目的改变显示了免疫功能的改变,暗示免疫系统是焦虑性抑郁的潜在机制;另外,焦虑性抑郁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也出现了调节异常现象。

其他研究发现,与非焦虑性抑郁症相比,焦虑抑郁患者的眶额皮质、前扣带回皮层、脑岛和颞叶皮质更薄[9]另外,非焦虑性抑郁与焦虑性抑郁患者的大脑区域之间功能性链接的差异也已被证实。该研究作者说道,“值得注意的是,焦虑性抑郁患者的前扣带回皮质、脑岛以及其他区域功能和结构上的改变也可用来预测抑郁进程和治疗成效[10],因此在焦虑性抑郁患者脑区观察到的缺陷可能与更严重的情感和认知症状以及观察到的更差的临床结果有关。”

总之,上述结果显示,焦虑性抑郁是一种常见性心理疾病,可能可能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神经生物基础。此领域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究焦虑的哪些具体特征是上述这些关联的基础。


作者:王翼 刘悦

中文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违者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 Almas A, Forsell Y, Iqbal R, Janszky I, Moller J. Severity of depression, anxious distress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 Swedish population-based cohort. PLoS One. 2015;10(10):e0140742.

2. Gaspersz R, Nawijn L, Lamers F, Penninx BWJH. Patients with anxious depression: overview of prevalence, pathophysiology and impact on course and treatment outcome. Curr Opin Psychiatry. 2018;31(1):17-25.

3. Kessler RC, Sampson NA, Berglund P, et al. Anxious and non-anxiou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s. Epidemiol Psychiatr Sci. 2015; 24(3):210-226.

4. Zhou Y, Cao Z, Yang M, et al. Comorbi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ci Rep. 2017; 7:40511.

5. Dold M, Bartova L, Souery D,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nd comorbid anxiety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European multicenter study. J Psychiatr Res. 2017;91:1-13.

6. Gaspersz R, Lamers F, Kent JM, et al. Anxious distress predicts subsequent treatment outcome and side effects in depressed patients starting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J Psychiatr Res. 2017;84:41-48.

7. Ionescu DF, Niciu MJ, Richards EM, Zarate CA Jr. Pharmacologic treatment of dimensional anxious depression: a review. Prim Care Companion CNS Disord. 2014;16(3):PCC.13r01621.

8. Shankman SA, Gorka SM, Katz AC, et al. Side effects to antidepressant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nd comorbid panic disorder. J Clin Psychiatry. 2017;78(4):433-440.

9. Zhao K, Liu H, Yan R, et al. Cortical thickness and subcortical structure volume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on with and without anxious symptoms. Brain Behav. 2017;7(8):e00754.

10. Fu CH, Steiner H, Costafreda SG. Predictive neural biomarkers of clinical response in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pharmac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Neurobiol Dis. 2013;52:75-8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