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要点开

 孟溪ProbeT连山 2018-01-17



黄金,它的历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自人类发现黄金后,对它热情就从未消退,从古埃及的法老,到中国帝王将相,它跨越种族、地域贯穿于人类历史,它是一种珍贵稀有的财富象征。


虽然历史上黄金的价格有涨有跌,但它的价值感却是长久的,就像我们的人生中很多珍贵的人、事、物,虽然过去了很多年,但仍然珍贵如金。



一、【从前慢,爱情是金】

讲述者:萝卜,25岁,长沙

南方的秋天,阳光都是不扎眼的。偶尔一阵微风,送来若有若无的桂花香;偶尔一两声狗叫,伴随着细小的炊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要吃中饭了。

爷爷做饭的时候,奶奶会在一旁打下手。刨土豆,洗辣椒。

他们聊天,我就搬出小板凳写作业。

— 明天得去一趟集市,买把新镰刀!

— 昨天木香婆给的酱萝卜,是不是比我们家的好吃?

这衣服你别给我洗了,明天再穿一天。

今年还晒柿饼,去年晒少了你都没吃够。


院子里的柿子,长得极好,黄澄澄的挂在树枝上,好像一个不注意就会因为过于胖乎而掉下来。吃完中饭,他们会拉出两把竹椅在树荫下,一个拿出针线,一个拿出锯子,一个缝补,一个捶打。


以前不懂,只觉得这样的相处模式真好。知道你爱酱瓜,特意向别人寻来;知道你手脚冰凉,特意去买几块好炭。


奶奶病了,因为年纪大了,不能动手术,只能靠药物。每天晚上,奶奶胃痛得整宿睡不着,她的脾气开始变得不好——在儿时的我眼里,比我还要像个不懂事的孩子。


奶奶馋地瓜,馋得要命。爷爷托人把地瓜买回来。奶奶吃了两口,觉得咬着费劲,太硬了,也不甜。爷爷就把地瓜切成小块,用糖腌着。细碎的白糖洒在白嫩的地瓜上,像极了南方独有的方片糖。


奶奶似乎还是不满意,她问:今年的地瓜怎么没有去年的好吃了?爷爷就把地瓜当黄瓜炒了,想换个方式让奶奶多尝几口。我可能是第二个,吃过炒地瓜的人。


姑妈觉得奶奶折腾,把爷爷支使得脚不沾地,自己难受也让别人不好过。奶奶只是笑笑,第二天又翻出新花样。


我不解:奶奶怎么生病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

爷爷说:你奶奶是怕我光看着她生病难受,想找点事情给我做。


后来奶奶熬过来了。

先走的人是爷爷。


奶奶小心收藏着爷爷的那顶黑色毡帽,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有时候突然想起什么事情来,第一个脱口的名字,总是爷爷。意识到不对之后,奶奶会一个人呆愣好久。这个人出现了60年,活成了你的骨血,改变一些60年养成的习惯,不知要多久呢。


奶奶提起爷爷的时候,眼角的皱纹是舒展的。

院子里的柿子又黄了,奶奶还是会拉出两把椅子,喃喃自语:今年的柿子,长得真好啊......


都说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可现世怎么会安稳呢?生老病死,哪一个不是劫难,而且啊,再不会有这样一个人一起经事。他不会像钻石那样耀眼,但他弥足珍贵;也不会像太阳那样赤热,但熨帖而温暖。


他,就是她的黄金时代。


他们不会经历“一个以为不会走,一个以为会挽留”,不会无端的把当下变成回忆,然后去完成仪式感的悼念。


他们把自己活成对方,忧愁快乐都一起参与,

懂得时光的无情,也更懂珍惜现在。

是不可说,是不可弃。



二、【懂珍惜,友情是金】

讲述者:小西,24岁,北京


刚上大学时,认识了同系的微微。因为背景相似,我们总有很多话题可以聊。微微的梦想就是当老师,从小,她的爸妈就咬着牙跟亲戚借钱供念书,而她也很争气考到理想学校。在我看来,她就是典型的理想战胜现实的励志故事主角。毕业前她考到教师执照,准备去广州开启她的人民教师生活。

 

毕业后,联系都会变少,因为工作忙或圈子的更新迭代。


偶尔会透过朋友圈了解彼此近况。我像大多数人一样,仗着我们还年轻,反正有大把时光,儿女情长就先放放,毕竟大家都有理想。


有次微微来北京,收到她的微信更多的是惊讶。我去同事群里取经,朋友来北京应该带去哪玩啊。收到的答复惊艳不到我,千篇一律的南锣后海、故宫胡同。那个周末恰巧有客户来京,临时通知的。于是最后我只腾出一顿晚饭的时间,请她吃了顿烤鸭。


— sorry啊,微微,长城故宫啥的,只能下回啦!

— 没事啊嘿嘿,你忙你的,别打乱你工作计划!


去年12月31日晚上,微微提前在微信上说了新年快乐,彼时我刚好出国跨年,没有信号能即时回复信息。隔天,也就是新年第一天,我和男朋友坐在开往波特兰的火车上,大学群里刷屏了一条消息——微微在睡梦中过世。


我只记得我反应了很久,从头脑空白到开始哽咽出声。消息太突然,也没有预兆。或许只是在当时我这儿没有预兆,如果我们还是一起上自习一起回寝,我不会提前收不到任何讯号的。


她毕业后突发红斑性狼疮,免疫力下降,这些年整个人瘦得如同皮包骨。所有这些,都是在火车上,从微信群里,在新年第一天,我才知道的。手机屏上掉了滴眼泪,男朋友帮我拿纸巾擦掉,我紧紧攒着男朋友的手,就当着一车厢人的面,从干哭到泪如雨下。


照说我们毕业失联这么久,情感应该淡了。但不知为何,所有从前的记忆都在那一刻涌上来,鼻子就开始酸。


或许我的悲伤不光来自生命逝去的伤感,还来自歉疚。想起她来北京找我时的那顿饭,就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想起我们在京工作的人,在朋友来时,总是那些地方,一套流程,谁来都一样,不是后海就是南锣。


刚想起,她喜欢秋天的梧桐,南方不多见,应该带她去林大的校园小道看落叶。又想起,我开玩笑的要给她传授减肥方法,她边走边抿嘴笑——那时重病的她应该已经承受了很多痛苦。


人只有在后悔时才更能体会到珍贵。

那天阳光明亮,大地金黄,

我想回去,却已不可能了。


我跟她的黄金时代,只能在回忆里了。



三、【知来处,故乡是金】

讲述者:阿光,38岁,北京

1997年,香港回归。

大街小巷彩旗飘飘,回归典礼在电视里被反复放映。人们欢呼雀跃,迎接新时代的到来。也正是那年,我离开了故乡。

 

1997年是转折的1年,我从故乡离开时,我的父母告诉我,大城市里有很多新东西,那年我见识了大城市的高楼、街道、巨大的广告牌,也见识了从来没见到过的彩色霓虹灯,现在再回过头来看1997年,好像一切才刚刚开始。


1997年,冯小刚的《甲方乙方》在贺岁档上映,《快乐大本营》正筹备开播,年轻人还没有“夜店”的概念,而蹦迪是当年最时髦的事情;那年我在学校彻夜苦读,只为了彻底离开我的家乡,我努力地混迹在大城市里,以学会他们的言行举止而感到骄傲。


在1997年后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应酬客户而喝酒,也学会了交际的时候递烟,学会了看别人的脸色说话,也学会了说大话吹牛,跟家乡人说在城里有“虎头大奔”,通话用“大哥大”,这样很多年。


我熟练掌握了大城市里生活的方法,也感叹大城市的房价,我学会了饭局上游刃有余地敬酒,却也经常在喝多了之后,回到住处觉得自己漂泊如无根蜉蝣。

 

每到这时,我总会想起1997年我父母送我外出时的那个下午,阳光照在我破烂的背包上,让人温暖。爸妈跟我说,大城市里有很多新奇的东西,但是也别忘了这里有你的家。


总是在疲惫时,想起这样的呼唤,才能想起来这些年里,无论吃再多东西,最喜欢吃的仍然是家里的辣椒炒肉,无论赴再多饭局,最温暖的仍然是回家团圆的年夜饭。


我才发现,无论家乡多么小,多么偏僻,在外的这些年里它一直就住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疲惫时给我安慰,让我别忘了我还有个家乡、有父母家人,在我忘乎所以时,给我警醒,让我别忘了自己的来处。每到这时,我总想起在元旦前夕,在深夜广播里反复听到的那句诗:


回来吧,提着你在外漂泊的渔火,

归来吧,你在他乡夜里那忧愁的梦呓。


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

我想爱,想吃,

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王小波《黄金时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黄金时代

珍惜的日子值千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