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子誉读历史(笔记1—范仲淹)

 渐华 2018-01-17

推荐理由

到了中学,会学习一些历朝历代的古文,课堂上因为时间等因素,老师在讲解时不太会结合作者的人生际遇学习,最作者缺乏了解,就会造成对文章的真正内涵把握的缺失。这是诸葛子誉读书之后的一点文字,后面部分自己的思考,虽然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的,小了点,也很有意义。特此推荐给大家。

诸葛子誉读历史笔记(1)


——心怀天下范仲淹

                      

北宋真宗统治期间,山东朱姓人家有位县太爷,生活富足宽裕,无忧无虑。子弟终有一个孩子格外另类,勤勉于读书,不像兄弟姐妹一般骄奢挥霍。正因此,兄弟姐妹们也说他不是朱家的子孙。

于是他回了家,问了母亲,得知自己本不是朱家的子孙,他的名字不叫朱说,而是范仲淹。他明白,自己是寄居在朱家,本不属于这里,淡然会显得特别。

不只是对身世的好奇还是对朱家人的骄奢过分的厌恶而想与其断绝关系。他在读书方面更用功了,几年以来一直在寺庙里闭关,每日研读到半夜,知道天亮了才觉得可以休息一下。

或许是这几年的苦读造就了他的体弱且瘦削,但同样也是这几年的苦读造就了他一生的起落,一生的追求,一生的辉煌……

范仲淹成人后,曾在兴化县做官,母亲去世了他要前去奔丧,也正是这奔丧的几天路途开启了他人生的三起三落:他在奔丧途中遇到了晏殊。

而晏殊特别看重范仲淹的才华,而年轻的范仲淹也正是胸怀大志的年纪——于是他信任接受了管理应天书院的差事。有一句老话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而范仲淹这块还粘着泥土,有待明君贤相来发掘的金子,上任不久便培养了大批人才。

晏殊被范仲淹的“小成就”震惊了,于是被调回京师时也没有忘记范仲淹。于是他也成功上任了国家人才储备库的“头儿”。

    宋真宗去世时,仁宗还小,于是刘太后就垂帘听政,起先还算收敛,但到后头就不行了,任人唯亲,政局一片混乱……

刚进入官场的范仲淹初生牛犊不怕虎,当然要说上一说。这一讲却把太后的肺都要气炸了——他书信给太后,直接要求她把政权交给仁宗,之后又书信给仁宗,叫他拿出点皇帝的威严来!

他对皇室的衷心日月可鉴,但也只有日月可见了。或许他只想自己当时做的是好事,读过却未曾想起忠言逆耳的特点。(忧君)

当他被贬出京城时,不少见识了他的才干,他的胆魄的人都来为他送行,而范仲淹也只是大笑一声。而那些为送别而来的人,都说:“此行极光!”

我也忘记了是何时,只记得是很久以前了。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人在冥冥中为你祈祷,也有人在你背后虎视眈眈。相比用这句话来诠释宋朝的官场再合适不过了——这是一个没有善于纳谏的君主的,缺少忠心耿耿的文臣的,匮乏英勇善战的武将的朝代,亦是一个政局混乱不堪,国家内忧外患的朝代。

此时的范仲淹,多少已经摆脱了一点新进官场时的鲁莽,当然,这仅仅是第一次起落,也仅仅是一个开头。

太后死后几个月里,仁宗把范仲淹调回了京城,我想当初范仲淹的言行所得罪的其实也只有太后一人,同时也帮仁宗出了气,只是当时仁宗实在没有实权,也只能按太后的旨意来做。

仁宗也渐渐发现了范仲淹的特点——这个人直爽,几乎是有话就说,看哪里不爽,看见哪里错,都要讲,于是便让他做了身边的谏臣。

一年东京大旱,范仲淹赶紧上奏皇上,劝说他赶快派人去赈济贫民,然而仁宗却置之不理,依旧自顾自地享乐,根本不把这当成一回事。

范仲淹哪里能放弃,只能不停地上奏,直到仁宗不耐烦地命令范仲淹全权处理旱灾。

回到朝中,他给仁宗带了件小礼物——一捆野草——这是当地的灾民度灾时吃的。而这捆野草,是他带回来给仁宗和后宫的妃子们吃的。

皇帝哪会吃这东西呢,而范仲淹的意思并不是要皇帝真的吃下这捆草,而是希望他能学习前朝的明君、能君,不要成为王国的昏君、庸君,不要贪图享乐,沉溺于美色,希望他也能意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人民是不可以像草芥一样轻视的!(忧民)

然而仁宗也没和他多说话——该贬的人还是要贬的!

这次离京,还有朋友来为他送行,依然以“此行愈光”鼓励他。

他被贬出京城之后在睦州、苏州都做过地方官员,而且管理得相当好。他吸引了朝廷的目光于是又被任用为判国子监。       宫中多事——宦官阎文应毒死了郭后,范仲淹多次上书要求贬阎文应的官,却不知表面是在提建议,实质上又得罪了阎文应的后台——宰相吕夷简,导致了第三次被贬。范仲淹一天闲来无事画了一幅《百官图》,还在上面标明了各个官员的名称,说实在的,其实这是百丑图,这些官员都是靠关系上位的。(忧官)

但是范仲淹还是把它呈上给了仁宗。仁宗倒没说什么,倒是吕夷简气到了极点。于是范仲淹又因越职言事、结党营私、挑拨离间被请出了京城。

这第三次被贬,送他离去的只剩王质一人了……

为他送行的王质说:“此行犹光”

范仲淹听了只是哈哈大笑——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光荣?为何做了正确的事却会受罚?

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这少数人指的正是范仲淹被贬时前来送行的人。在当时混乱政局,奸臣当道的环境下,与范仲淹告别的人越来越少,同样,与范仲淹一样能坚持自身立场的人,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也越来越少……

范仲淹最后一次被贬,是在他晚年时期时。这次不同,他不再是因为得罪了朝廷大官或是仁宗一人而被赶出京城。他多年在地方与中央处理政事,得罪的人数不胜数,而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仇人面前,他也从来没有低过头——除了这一次。

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他选择了自己提议调去西北。

他进官场时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晚年却渐渐变得圆滑了,其实不仅仅是范仲淹一个人,但凡一个人不处于社会的顶端,他就是在屋檐下行走,即便拥有了像范仲淹一般的军事、政治才能,也只能弓腰行走……

人总是活在现实中的,范仲淹有着比仁宗更高的政治才能,但他始终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或是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因为他不姓赵,所以不可能拥有这三百年多年间的天下;因为他的父母从不是什么大官,所以他的官职只能依靠自己的拼搏得来;因为他有着过人的才华,所以只能强迫着自己在命运面前低下头颅……

然而打拼了一生,辞了官,回了家才问自己:为了做官而跌宕起伏的一生,意义何在?

人生恰好也是这样。你努力了,你拼搏了,有时却不能得到你本应得到的东西,因为真正的公平竞争在出生的一刻就结束了:有厉害的父母可以上更好的幼儿园,更好的小学,甚至初中;家境好的人可以拥有更好的物质基础。这些人往往不用为不需努力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发愁,于是他们少了一种叫做“尝试”和“阅历”的东西。

而像范仲淹一样的人,一样什么都没有的人,一样为世俗的事情、不俗的目标而奋斗的人,一样心怀天下的人却也好不了多少。

是!他们会成功,但对于各自的目标确总是十分靠近却永远无法触及……因为在命运面前,他们总要学会低头。不是说命运掌控着他们太多东西,他们的权利与高高在上的人是一样的,无论是做出选择还是完成所选择的事,所有人都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真正的区别不在于谁犯的错更少,因为未来的可塑性太大,伴随着作出的每个决定,它都在改变,或许这个决定是你认为正确的,而未来的走势与它却不是一个频道。

人与人之间能攀比的东西很多,但是对于人生的攀比,只有“努力”和“基础”——好比一个亿万富翁欠了一百万,他当然可以还清。而一个连小康都算不上的人欠了一百万,估计要花上一辈子的时间来换,死后买个棺材还得借钱

打一个很俗气的比方,人生的攀比像是爬山,有的人出生就已经接近这座山的顶峰,那么他的一生就会用在另一座更高的山峰上;有的人出生时只在山脚的小灌木丛里,那么他的一生可能只能终结在半山腰了。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无常吧,或许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吧。从范仲淹的身上,除了这些,我还看到了那种志存高远,忧国忧民的“忧乐观”——因为他的心里有的不仅仅是自己。


关注我,一起来读历史

麦月学堂读历史公益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