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基金收益率的不同计算方法

 妖城主 2018-01-18

本文字数

2000字

阅读时间

7分钟

       许多基民对自己的基金收益率有着不少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基金收益率的不同方法。照说,基金的收益率计算方法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滚动投入的资金既有可能源自新增,也有可能源自首期投入之后(局部)赎回或转出而形成的存量资金,加之不同的人对后一种资金的认识不同,所以,就容易造成一种印象——基金的收益率,似乎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一次性买卖还是多次买卖,计算结果不同;此外,基金公司和基民自己的计算结果也有可能不同。

       一次性认购(或申购,或转入)的基金,如果中途没有作任何加仓减仓,赎回或转出也是一次性的,那么,这个收益率最简单,计算公式是:收益率=(赎回或转出金额/认购或申购或转入金额-1) *100%

       如果是多次买卖(同一只)基金,也就是在首次投入到最终彻底赎回之间有过加仓减仓,那么,这个收益率的计算就稍微复杂点。大体上当然是:收益率=[赎回、转出累计金额/(认购+申购+转入金额)-1]*100%,但对于分母部分(认购+申购+转入金额),人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下面我们来详细扒拉扒拉分母部分造成的差异。



       比如,你买某基金,第一次投入8000元,以后再也没增加新的原始资金,而是在这8000元内滚动地进行申购/转入和赎回/转出,那么,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为使计算简单,在最终全部赎回前只增加一次买和卖。):


1

某日申购8000元,净值1.226,买入6486.37份(申购费率0.60%,下同)

2

某日赎回2486.37份,净值1.473,赎回金额为3644.11(赎回费率0.50%,下同)

3

某日申购3000元,净值1.386,买入2151.59份

4

某日全部赎回,净值1.592,赎回份额为6151.59份,赎回金额为9744.36元。


方法A

按照滚动投入的总金额计算投入金额,按照多次赎回(包括转出)的金额累计为投资所得。

       这是基金公司的计算方法。不管你滚动投入的是在首次投入金额范围之内的,还是新增的原始资金,都一律算成新增投入如果滚动投入的是首期投入之外追加的原始资金,这个计算方法基民很好理解;但是,如果滚动投入的资金局限在原有的首期资金之内,它也算成新增投入。

●基金公司的计算依据:

投入金额:

(1)包含手续费:

8000+3000=11000  

(2)不含手续费:

7952.29+2982.11=10934.40

赎回金额:

3644.11+9744.36=13388.47  

赢利金额:

13388.47-11000=2388.47

●基金公司的计算结果:

收益率:

(1)包含手续费:

13388.47/11000-1)*100%=21.71%

(2)不含手续费:

13388.47/10934.40-1)*100%=22.44%

       我们可以看到出现了两个收益率结果,这是因为不同的基金公司在投入金额这项上对是否包含手续费,好像做法并不一致——尤其是以货币基金为来源的投入资金,其手续费往往不被计算在投资成本中。


方法B

按照实际投入的原始资金总额计算投入金额,赎回所得以最终结果作为计算标准。

       这是很多基民的计算方式。

●基民自己的计算依据:

投入金额(均包含手续费):

(1)方式一:

8000-3644.11+3000=7355.89

(2)方式二:

8000(总共调动了8000元)

赎回金额:

9744.36元   

赢利金额:

9744.36-7355.89=2388.47

●基民自己的计算结果:

收益率:

(1)方式一:

(9744.36/7355.89-1)*100%=32.47%

(2)方式二:

(9744.36/8000-1)*100%=21.80%

       基民自己的计算结果,也有两个收益率,但前一个显得合理些。



       观察对比一下,可以发现,同样的投资,如果赢利的话,基金公司计算出来的收益率要略低于基民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如果基民自从第一次投入之后,并不追加新的原始资金,就在原来的首期资金中不断地买进卖出,如果他的操作经常比较顺手,最后的结果是——自己计算出的收益率看起来好像很高,但在基金公司看来,那个收益率并不高;如果他的操作经常不顺手,那最后的结果就不必说了——盲动不如不动,瞎折腾不如不折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同样的投资——这里指在不增加新的原始资金的情况下多次买卖,如果是亏损的话,基金公司计算出来的收益率就要高于基民自己计算出来的结果,也就是说,基金公司计算出来的亏损程度,不如基民自己计算出来的那么严重。


       所以,最好不要盲目去高抛低吸,操作不当,自己感受到严重的亏损,但人家基金公司没那么敏感,它把你的瞎折腾模糊成你在追加新的资金,投资总额的分母不断变大,也就把亏损率降低了。你自己觉得亏损了20%,它认定只亏损了3%,这就是在原有资金范围内瞎折腾带来的可能后果。


       那么什么情况下,基民自己认定的盈亏率近似基金公司给你计算出的盈亏率呢?有两种形式是接近的。


1

一次性投入,中途一律不动,赎回也是一次性的,如果是两年以后才赎回,那么,盈亏率就完全一致了。

2

如果一次性投入亏损了,以后不断补仓但在赢利前不赎回或者转出,赢利后也是一次性赎回。


关于基金的收益率,基金公司的计算方法可能更为专业,更为正确。但是,基民自己的计算方法好像也有一定道理。你们觉得呢?

 
 来源:arbor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