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辨治慢性咳嗽

 柴桂苓 2018-01-18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时间超过 8 周、 胸部 X 线检查正常、 排 除慢支、 结核、 肿瘤肺间质疾病及药物引起的咳嗽。常见病因 为: 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 、 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 、 胃食管 反流(GER ) 、 感染后咳嗽(PIC)和喉源性咳嗽(LC) 等。

1.病 因病机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作声、 咯吐痰液为主要证候 的肺系疾病。病名最早见于《 内经》 。慢性咳嗽属于中医学 “ 久咳” 、 “ 久嗽”范畴, 因病程较长, 病因病机也较复杂。  
《 景岳全书 · 咳嗽》 将咳嗽分为“ 外感与内伤” 两大类。薛 氏认为, 慢性咳嗽绝大多数诱发因素为外感风寒 , 风寒犯 肺、 肺失宣降、 肺气不利为其病机的中枢环节。沙氏认为 慢性咳嗽多为阳虚之体, 感受寒邪或异气, 肺小管痉挛,  肺气上逆而作咳。蒋氏认为, 顽固性咳嗽病机为外感风 寒、 风热之邪经治疗后, 外邪 尚未全尽, 肺气肺阴已伤, 大部分 属内伤咳嗽, 兼有表证, 故咳嗽缠绵难愈。  
《 素问 · 咳论》 日: “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 ” , “ 咳 嗽连滞岁月, 传于五脏六腑, 嗽而不已, 则积年不差” 。慢性咳 嗽的病位主要在肺, 但与胃、 肾、 肝、 脾、 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 相关。《 诸病源候论 · 咳嗽候》 有五脏之咳、 胆咳、 厥阴咳等十 咳之称。邓氏等 认为, 久咳首先伤肺, 致肺气亏虚, “ 子盗 母气” , 日久致脾胃不足, “金水同源” , 最后必致肾精亏耗。邱 氏认为木火刑金、 肺肾阴虚、 肺脾气虚是慢性干咳的主要 证型。杨氏认为, 情志抑郁, 肝郁气滞, 久则气郁化火, 气 火逆乘于肺, 肺失清肃而咳。桑氏认为胃失通降, 气逆不 顺, 可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而咳。李氏运用六经辨证对《 伤寒 论》 分析后得出, 六经病变所致咳嗽, 除阳明经热证及少阳热化 证外, 多数为寒饮伤肺、 肺失宣降所致。肺为 气之主, 肾为气之根, 咳嗽 日久及肾而致久咳劳嗽, 甚则虚喘 动甚 。  
徐氏等将慢性咳嗽中医证候概括为 “ 痰” 、“ 瘀” 、  “ 虚” 三大证候。郝氏等认为,  瘀血阻肺, 气血运行不畅, 阻滞气机, 津液布散不利, 凝而成痰 湿, 痰瘀胶结致使肺失宣降而咳。马氏等认为, 痰瘀相关,  痰可致瘀, “痰聚碍血” , 痰瘀为内伤咳嗽的主要致病因素。  

2.辨证论治 
慢性咳嗽病程长, 病机复杂, 当 详辨病机, 审因论治。辨证 总以脏腑为纲, 结合不同病因进行分型, 根据不同兼证施行方 药加减 , 或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因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  
(1)从脏腑论 治 
1)从肺论治: ①风热犯肺    吕氏拟清咽汤治疗慢性咳嗽,采用清热疏风、 滋阴利咽为法, 组方如下: 芦根 30 g,连翘20g, 浙贝母 12 g, 荆芥、 僵蚕、 蝉蜕各10 g, 牛蒡子、 射干各 10 g, 防风、 桔梗各 6 g, 总有效率为88. 3%; ②风寒袭肺 许氏 等采用加味止嗽散( 桔梗、 白前、 苏叶、 紫菀等) , 治疗咳嗽患 者 30 例, 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 口服扑尔敏) , 总有效率达 86. 7%。陈氏使用三拗汤加味( 加荆芥、 紫菀、 款冬等) , 治 疗外感风寒咳嗽, 总有效率为93. 8%。洪广祥治疗风寒咳 嗽基本方选用射干麻黄汤加减; ③痰热郁肺  冯氏拟三 拗蝉蜕百部汤治疗咳嗽 126 例, 组方如下: 麻黄绒 10 g, 杏仁 15 g, 甘草 6 g, 射干 12 g, 金银花1 8 g, 蝉蜕 12 g, 百部25 g, 赤芍 15 g, 地骨皮25 g, 桔梗 10  g, 枳壳 12 g, 总有效率为 95. 3%。邱志 济 采用清肺定咳汤( 金荞麦、 鱼腥草、 白花蛇舌草、 化橘红、  天浆壳、 苍耳子、 枇杷叶、 生甘草) 。林氏等 采用肃宣解毒汤 ( 桑白皮、 金银花、 连翘、 黄芩、 葶苈子、 苏子、 浙 贝母、 地龙、 紫 菀、 桔梗、 杏仁、 陈皮、 丹皮、 甘草) , 均取得良好疗效; ④痰湿蕴 肺   治以燥湿化痰, 健脾养肺。李氏方用二陈汤合四君子 汤加减, 组方如下 : 党参、 陈皮、 苍术各 1 2 g, 姜半夏 9 g, 五味 子、 大贝母、 杏仁、 薏苡仁各 10 g。焦树德教授拟方麻杏二三汤 ( 麻黄、 杏仁、 陈皮、 半夏、 茯苓、 白芥子、 莱菔子、 苏子等) 治 疗 ; ⑤肺阴亏耗   治宜养阴清肺, 润燥止咳。徐氏等 用滋 阴润燥的方法治疗阴虚咳嗽, 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取得 良好 疗效。邱氏治疗慢性干咳 1 26 例, 肺肾阴虚型采用旋覆代 赭石汤加百合、 瓜蒌皮、 海底椰, 临床疗效高于西医对照组, 且 2 年内发展成支气管哮喘的几率低于西医对照组。  

2)从脾论治 《 医宗金鉴》 上说: “ 胃浊脾湿嗽痰本, 肺失 清肃咳由生” , 脾气虚则聚湿为痰, 痰随气升, 上逆于肺, 发为咳 嗽。故治疗以健脾补气为主, 即所谓“ 培土生金” 。李氏拟培土润肺汤(生黄芪、 炒白术、 茯苓、 阿胶、 南沙参、 杏仁、 大 贝、 陈皮、 半夏、 苏子、 鱼腥草、 甘草) 治疗久咳 34 例, 总有效率 为97. 1%。潘氏方选补母止嗽汤加减, 子母同治, 久嗽速 愈, 组方如下: 白术、 茯苓、 麦冬各 15  g, 陈皮、 苏子、 半夏、 紫菀、  杏仁、 贝母各 10 g, 人参、 肉桂各 6 g。  


3)从胃论治   《 内经》 认为, 肺的经脉“ 起于中焦, 循胃口,上膈属肺” 。故脾胃病变极易通过肺的经脉影响到肺, 胃失通 降, 气逆不顺, 可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而咳。“ 胃咳” 相当于 西医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 ) 。治疗以和胃降逆 , 化痰止咳 为主。张氏方用旋覆代赭汤合乌贝散加减, 热证合用左 金丸, 寒证合用吴茱萸汤, 因旋覆花易刺激咽喉, 可用千层纸、  苏梗代替。王氏方用温胆汤加减, 兼肝胃郁热酌加山栀、  丹皮, 肝胃不和酌加郁金、 白芍, 痰气郁阻酌加苏子、 茯苓、 桔 梗、 陈皮。  

4)从肝论治   肝与肺为气机升降之通道, 肝主升, 肺主 降。若性情沉郁 , 肝气失条达, 逆而犯肺, 可致肺失宣肃而咳。  孙氏 治疗久咳注重调肝理肺, 具体治法及方药: ①疏肝理 气法,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②清肝泻火法, 方用黛蛤散合止嗽 散; ③滋养肝阴法, 方用一贯煎加减; ④疏肝化痰法, 方用半夏 厚朴汤加减。王氏等拟肝咳基本方治疗慢性咳嗽, 根 据不同分型加减方药, 取得 良效, 组方如下 : 柴胡 9 g, 前胡 10 g, 赤芍 12 g, 白芍 10 g, 川芎 10 g, 枳壳 10 g, 川楝子9 g, 款冬花 10 g。  

5)从肾论治  肺肾为母子关系, 两者为金水相生 , 岳美 中认为“ 内伤久咳以治肾为上” 。肺病咳嗽, 日久及。, 肾阴 亏虚, 则肺失濡润, 虚火上炎; 或肾阳虚衰, 阳不化气, 水饮停 肺, 故久咳劳嗽, 虚喘动甚。治疗以益肾补肺 为法。费伯 雄 拟方桑苏桂苓饮加味( 桑白皮、 苏子、 桂枝、 猪苓、 茯苓 、  制附片、 干姜、 泽泻、 大腹皮、 橘红 、 半夏、 杏仁等) 。张氏治疗久嗽伤肾用:熟地、 麦冬各60 g, 甘草、 柴胡各 3  g, 白芍 1 5 g 治疗 。  

(2)结合现代医学病因治疗   ①喉源性咳嗽 ( LC ) 庄氏等 将 LC 分为5 个证型, 分别以清热化痰、 清热泻火、 涤痰 化瘀等为治则 , 方用黄连温胆汤、 银翘散、 消瘰丸合二陈汤等 加减治疗 , 总有效为81. 25%。周氏拟银蝉牛蒡汤治 疗, 组方如下: 金银花20 g, 连翘、 薄荷、 白僵蚕、 牛蒡子、 苏子、  枳壳各 15 g, 蝉蜕、 桔梗各 1 2 g, 射干、 山豆根各 1 0 g, 甘草 6 g, 总有效率为 9l %; ②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 ) 崔氏 辨证为肝阴血亏虚 , 阴虚风动, 内风上扰 , 治宜柔肝熄 风、 肃肺降逆, 方选过敏煎加味( 乌梅、 白芍、 柴胡、 防风、 五味 子、 钩藤、 地龙、 桑白皮、 杏仁、 炙甘草等) 。有些患者咳嗽发 作与情志有关, 证属肝郁气逆、 木叩金鸣, 治宜疏肝理气、 降逆 止咳, 方选小柴胡汤合逍遥散加减 , 肝郁化火者加丹皮、 栀子 等, 化火伤阴明显者加知母、 浙贝、 沙参等; ③胃食管反流综合 征( GER) 洪广祥 治疗慢性咳嗽选用射干麻黄汤为基本 方, GER 证属肝胃不和, 肺失清肃, 治以疏肝和胃、 肃肺降逆,  基本方加旋覆花、 代赭石、 吴茱萸、 川黄连、 瓦楞子。李氏认为 应从肺 胃论治, 药用苏子、 苏梗或两者合用, 重症可 用旋覆花、 代赭石类。 

周氏治疗痉挛性咳嗽采用调理气机的方法, 自拟咳宁 汤, 组方如下: 柴胡、 枳壳、 前胡、 桔梗、 当归、 冬花、 紫菀、 百部、  杏仁、 桃仁各 10 g, 薏苡仁、 黄芪各 30 g, 白芍 20 g, 甘草 6 g。  杨氏等拟地龙三仙汤治疗慢性咳嗽, 止咳而不伤 胃, 组方如下: 地龙 3 ~ 9 g, 杏仁、 远志、 冬花、 菖蒲各2 ~10 g,黄芩 10~12 g, 焦三仙各 5 ~ 30 g, 怀山药 5 ~30 g, 橘红 5 ~12 g, 紫菀 5 ~15 g。  徐氏等 采用润燥清热祛瘀法治疗燥热咳嗽, 方选润 肺饮, 组方如下: 炙紫菀、 炙百部、 炙杷叶各 20 g, 栝楼皮、 黄 芩、 天冬各 15 g, 麦冬、 白前根、 杏仁、 桃仁、 射干、 知母各 12 g,  川贝 5 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