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问西东】教会你我的人生抉择:是温吞地死去,还是掷地有声地活着?

 龙叔文馆 2018-01-18

专注职场、心理与财商

更有一群上进积极的小伙伴

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一起活出自信美丽的自己


文|赵晓璃

 


写在前面的话:

 

岁末年初,总会有些院线大片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触动,而最近上映的《无问西东》,讲述的恰恰是四段关于人生选择的故事。

 

从职业咨询与分析的角度,我谨选取剧中的一位主人公来展开今天的文章。

 

他是吴岭澜。

 

清华建校之初,擅长文科的清华学生吴岭澜(陈楚生饰),死死抓着实科【理工科的旧称】不肯放手,只因为当时社会普遍的观念是:唯有实业方可救国。


“大家都学实科,都说实科才是有用的。学什么不重要,好好学就可以了。”

 

这个情景太熟悉了。


“你想学理科吗?”

“不知道,爸妈想让我学,说比较好找工作。”

 

“你自己喜欢学吗?”

“我自己喜不喜欢不重要,自己喜欢的以后也难找工作。”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重要,那太遥远了,想有什么用呢?”



为什么要关注自身的特质?


01


随着咨询案例经验的累积,我越来越认识到一个真相,那就是,在职场中表现优异的人很少做非常特别的事,那些业绩平平的人与他们之间的差别其实是很小的。

 

举个例子来说。

 

同样的销售工作,业绩平平的销售员与销售冠军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从电话数量来看,销售冠军也许是勤奋些,每周会比其他人多打几个电话,但是,打电话的数量上去了,就一定能保证成交量吗?

 

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真正厉害的销售冠军,他们可能会在电话中比你多接收到了客户的两个情感信号,或者在不经意的交谈中恰到好处地多作了一些介绍,还有可能在即将签单的关键时刻赋予客户一些信心,等等。

 

你会发现,不论你的职业是什么,你与高手之间的差距往往就在于这些细枝末节。

 

要在这些细枝末节上出彩是需要专长的,你必须研究自身的天赋及才干,如果你能发现线索并找到它,你会豁然开朗,你想从平庸迈向卓越,只需要把重点从一个主题切换到另一个主题上,或者在某个特定领域深化你的知识。



我遇到的咨询者小鹏(化名)就是一名苦苦挣扎的销售员,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工作非常努力非常辛苦,可为什么不出业绩呢?

 

经过咨询我发现,小鹏的天赋及才干是分析,而这样的特质让小鹏在原先的行业中做的好不苦恼。

 

咨询后的小鹏后来和我们反馈说,他和团队领导做了积极的沟通,正好负责销售分析的同事离职了,领导听说小鹏擅长分析也有意愿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就把他调至销售分析岗位;到了新岗位中的小鹏如鱼得水,他每天乐此不疲地研究公司目前的销售结构和规律,想出了很多不错的提议,甚至将相关表格进行了优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周围人极大的认可与鼓励。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发展自己的才干?


02


1、根深蒂固的弱点取向思维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关注弱点的传统根深蒂固。

 

假设你的孩子带着这样的成绩单回家:语文98,数学62,英语95,生物76,,请问,如果你是这个孩子的家长,你会在哪个科目上花最多的时间和孩子进行探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约80%左右的家长都会选择数学,只有极少数家长选择语文和英语。

 

显然,数学成绩要值得多关注,因为未来如果要升学,孩子是不能在某一科成绩上有劣势的。

 

这就是弱点取向思维,事实上,这种弱点取向在很多领域同样源远流长。

 

例如我们熟知的心理学。

 

有位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在一个报告中声称,他发现很多心理学家过分关注抑郁症,却很少研究关于幸福、快乐与满意。

 

他认为,不是说我们不能关注这些负面问题,但是问题在于我们对这些负面问题过分关注导致失衡:我们满脑子装的都是弱点和疾病,很少关注优势和健康。

 

塞利格曼告诉我们,通过采访许多卓有成就的人,他发现唯有了解并加强自身优势才能出类拔萃。

 

我非常欣赏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目的是摧毁、瓦解或削弱,批评会卓有成效。但是如果目的是建设,批评只会造成伤害。”



 

2、偏离自我的社会比较

 

我们活在社会中,难免会自主或被动地接受社会比较。

 

我时常和咨询者打这么一个比方。

 

比如有一条鱼,它本来应该在水里遨游,结果现在有人把它放进了森林,让它跟着一群鸟儿学飞,这条鱼异常努力,它试图扑闪着身上的鳍,希望有一天也能飞起来,但结果只会让它一次次感到失望。

 

纵观大自然界,所有的花鸟鱼虫等生命都有着迥异的外形,让它们具备很高的辨识度;然而到了人类这里,问题就变得复杂多了,因为每个人的外形除了高矮胖瘦及容貌上的不同,基本上的结构都是一样的,或许在其他生物看来,所有人长得都一样,都有四肢五官,都是直立行走等。

 

而我们人类自身如果无法认清自己的特质,很容易选择错误的参照系比较,从而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


 

就像前文的咨询者小鹏,他真的不擅长推销,但普世的观点都在告诉他:很多人就是通过推销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走上了人生巅峰,你做不好是因为你不够努力,等等。

 

小鹏后来不断反思总结,渐渐发现自己似乎不擅表达,和陌生人说话总会陷入尬聊,不知道说什么话题,于是,他就会四处报名参加演讲培训班,希望练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表达能力。

 

正是因为过分关注自己的弱势,小鹏竟忽略了自己的分析才干,而后来的实践证明,小鹏转向分析领域之后,不论成长的速度还是受到的认可都是之前的工作无法媲美的。

 

因此,如果一个人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往往会把自己陷入“比较的怪圈”,由于参照系的偏差,导致他越比较越自卑,越自卑越沮丧,严重者会怀疑否定自我从而深陷无力迷茫的沼泽难以自拔。


 

3、优势领域的失败让人难以接受

 

由于失败和失败之间会存在分别,我们对待不同原因的失败,采取的态度截然不同。

 

例如,一个没有跑步才能的人在比赛中失利了,他并不是十分悲伤,因为他本来就知道自己不擅长跑步,不过是“重在参与”的一次尝试,甚至于他人还会夸自己富有勇气;但你很难想象的是,类似博尔特这样的跑步天才在比赛中尽了最大努力还是失利了,这种失败往往很难让人接受。

 

这种感觉更像是:“我发现了优势并且千锤百炼,没想到还是失败了!”从而沦为他人的笑柄。

 

这种痛苦和沮丧,远远超过一般意义上的失败。


于是,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我们情愿压抑自己的才干,不断地弥补缺陷——这种做法虽然无法带来成功,但至少可以被他人认为是勤奋的、谦逊的、值得尊敬的。



 

事实上,摈除种种干扰专注自身优势本身就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无法保证你百分之百的成功,但确实能增加你获胜的概率。



才干的三大线索


03


1、渴望

 

在你年幼的时候,你有没有明显的行为倾向?你喜欢什么,又讨厌什么呢?

 

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出生于一个农场里,自幼喜欢画画,甚至用浆果和葡萄汁做颜料,然而,繁忙的农活根本让她腾不出手来画画,直到78岁时,她从农场退休回家,终于得以释放她的才干,达到创作的高峰,其后23年,直到她去世,她创作了数千幅儿时记忆的景物,举办过15次个人画展,她就是赫赫有名的摩西奶奶。

 

事实上,这种儿时的激情恰恰源自你头脑中的联结,强固的联结如同强大的磁石,直到你感受到它们的引力,继而产生渴望。

 

如果你有这样的渴望,别轻易丢开它。

 

2、学得快

 

想想看,你在学什么的时候感觉特别快?几乎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做的不错?

 

如果你学一项技能特别快,就说明你具有某种强大的才干。

 

3、满足感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你从事某项活动感觉良好呢?

 

不论在专业还是职业的选择中,如果你能对准那些能给你带来心理动力及满足感的活动,你会受益良多。



才干是优势的原料


04

所谓才干,就是你身上贯穿始终的模式,你的模式决定了你大脑中的联结构成,而这样东西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是经久不变的。

 

成功的人自有各自成功的路径,但毋庸置疑,这些人在不断的经历中找到了一种方式有效地使用这贯穿始终的模式,并通过它与知识技能相结合,进而转变成一种优势。

 

要想理解才干的重要性,你就必须了解我们的大脑。

 

我们出生时大脑自带1000亿个神经元,在我们出生前60天,这些神经元开始相互沟通,每个神经元都向外伸展——实实在在“伸展”出一个叫做轴突的结构,力图建立一个联结。每当一个联结成功建立,就形成了一个突触。

 

在我们出生后的头3年中,我们的神经元建立了很多联结,我们的1000亿个神经元的每一个都建立了15000个联结,他们已经编织成型:广博、精细、独特。

 

但是,接下来一些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正如很多事物无人照看会渐渐破损一般,你对你的神经网络的某些部分麻木不仁,致使这些精心建立的突触联结在我们3到15岁期间丢失,直到我们16岁生日那天,我们网络中的一半已经化为乌有。

 

糟糕的是,这一切无法卷土重来。

 

这看起来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事实,但这正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妙——它之所以迫使我们关闭几十亿个联结,恰恰是为了我们能够腾出手来开发剩下的联结。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童年经历已经帮我们挑选好了更顺畅实用的联结,我们反复被这些联结吸引,继而使他们越来越强固。

 

这种才干的特点会让你情不自禁,并且感觉良好,它是一种内在反馈机制,使你以一种贯穿始终的方式对外部世界作出反应,并从中获得一种满足感,继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样的过程,慢慢成为你的优势,从而迈向辉煌的人生。



对自己真诚,

是最有效的策略


05

综上所述,你永远不要指望通过学习新技能创造近乎完美的表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学习,我们可能编织一些新的联结,但绝不可能重塑我们的整个网络。

 

这就是很多人的痛苦所在:绝大多数人在缺乏才干的情况下重复学习,往往会在取得进步之前就宣告崩溃。因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不懈,而这种坚持不懈需要燃料,我们需要从进步中获得能量才能继续进步。

 

不幸的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反复修补一处断裂的联结,除了让你能量流失外,由于缺乏心理支撑,你会发现越来越难以保持热情,因此,弥补弱点很快就变成一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无问西东》影片中陈楚生饰演的吴岭澜这个人物,他的才干明明在于文科,但当时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历史洪流中,有一个普遍的观念就是:唯有实业方可救国。

 

他为自己的前途深感焦虑与迷茫,不知道是该学习先进的理科知识还是注重内心的古典文学。

 

他因为学不好本专业,去请教校长梅贻琦。

 

梅贻琦跟他说:“没错,你每天认真学习,过得很踏实。但你缺乏了一种力量:真实的力量。你不是真的喜欢理科,你只是在别人的眼光逼迫下,麻木地选择了理科。”

 

吴岭澜问:“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都不违背自己,都让自己感到坦荡而安心,这就是真实。”

 

最终,他终于放下了心理包袱,转了自己喜欢的文科,终成一代国学大师。

 

我们要如何度过一生?


 

哲学家巴鲁克斯宾诺莎曾经说:“成为自己,成为我们能成为的人,是生活的唯一目标。”

 

如果你不去发现和运用自己的优势,你会很容易沦为别人故事的二流版本,而不是成为你自己故事的辉煌版本。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向你表明,唯有抓住你身上那个强固的叫做“才干”的东西,你才可能成就你自己,因为正是这种东西,让你有别于其他人,让你有了脱颖而出的可能和希望。

 

以上。

 

感谢您的时间。


本文参考书目:《现在,发现你的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