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疆扩土战“铁骑”:汉军的装备优势

 金色年华554 2018-01-18

这一时期能表明汉家王朝在冷兵器时代占有装备优势的例子很多,西汉时期李陵所率的5 000步卒于浚稽山大战匈奴8万骑兵就是突出的代表之一。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五月,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骑兵出酒泉,沿祁连山北麓至天山击败匈奴右贤王后,归途中遭敌包围,经苦战才得以突围。汉军损失将近2万人。李广利出师之时,汉武帝刘彻曾命名将李广之孙李陵率军跟随。但李陵不甘于仅仅为大军“将辎重”,上书要求自带人马到兰干山南去牵制匈奴单于。汉武帝同意了李陵这一请求,并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为李陵接应。谁知,路博德也不愿意给李陵做后援,上书要求推迟到次年春天再与李陵一同进兵。汉武帝以为李陵怯战,而唆使路博德上书,因此心中非常恼怒。天汉二年秋天,汉武帝派出公孙敖和路博德两路人马合击匈奴,同时严令李陵急速出兵。公孙敖和路博德两路人马深入匈奴腹地,但未能找到敌军主力而撤回。

开疆扩土战“铁骑”:汉军的装备优势

李陵得到汉武帝严令后,于当年九月,率5 000步兵孤军深入,出居延行军1 000余里到达浚稽山与匈奴军队遭遇。匈奴骑兵约3万将李陵军包围起来。据《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李陵所率的5 000步卒都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荆楚勇士,奇才剑客”,人人能“力扼虎,射命中”,战斗力极强。更为重要的是,李陵部携带着用于阻遏骑兵快速冲击的战车和强弓硬弩,仅弩矢就携带了5 0 万支。其机动性相对于匈奴骑兵很差,但防护力和攻击力却要强得多。在发现被匈奴骑兵包围后,汉军面对六倍于己的强敌沉着应战。汉军先是在两座山之间以大车为营,李陵率战车出营列阵迎敌。汉军前排士兵均手持长戟和盾牌,后面则是使用弓弩的射手。当匈奴骑兵发挥自身冲击力优势猛攻时,汉军则弓弩齐发,匈奴骑兵纷纷“应弦而倒”。趁着匈奴骑兵惊惧后退时,李陵挥军奋击,杀敌数千。匈奴单于得报后,自知遭遇劲敌,随即调集8万骑兵增援,企图一举将当面汉军全部歼灭。李陵发现匈奴骑兵数量众多,就率部且战且走,几天内又斩杀敌军3 000余人。随后,李陵部又被匈奴骑兵包围在大泽葭苇之中。匈奴在上风处放火,李陵则下令军中同样放火烧出隔离带,然后突围而出撤至山下,依托地势,与匈奴军“步斗林木间”,遏止了其骑兵优势的发挥,又杀敌数千。此后,李陵部与匈奴军“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长时间僵持于此的匈奴单于,开始担心继续追击下去会遭到汉军埋伏,开始打算罢战撤兵。就在此时,李陵的部下管敢临阵投敌,将汉军底细全部泄露给匈奴。此时的汉军已经是孤立无援,携带的50万支弩箭也快要用尽了。得知这一情况后,匈奴得以放心大胆地加紧进攻,将汉军压在山谷内,匈奴人则从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处此险境仍奋战不已,直到50万支弩箭全部射完后,李陵才下令弃车,率残部3 000余人以车辐、尺刀为武器与敌搏杀,随即遭受了严重伤亡并被包围在峡谷之中。半夜时分,李陵率十余壮士突围而出,遭数千匈奴骑兵追击并被俘虏,后投降了匈奴。李陵部5 000精锐步卒,最后只有400余人突围返回。

开疆扩土战“铁骑”:汉军的装备优势

此战虽以汉军几近全军覆没且主将被俘投降结束,但其表现出的战斗力却实在是让人惊叹。一方面是李陵亲自挑选的精锐士卒,本身就战力强悍;另一方面不能不说是汉军的装备优势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从作战过程可以明显看出,汉军弓弩齐发后,匈奴骑兵即“应弦而倒”,余者惊惧而退。但局面翻转后,匈奴人占据山头有利地形“四面射,矢如雨下”,而汉军却能够继续进行有效抵抗。直到全部弩箭射尽之后,汉军仍然有3 000余人,也就是说汉军与20倍以上的匈奴骑兵激战数天后,损失人数仍然在2 000人以内,可见匈奴人的箭矢对汉军的杀伤力是有限的。至于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匈奴人的箭簇主要是以骨制为主,本身杀伤力就有限;其次是汉军甲胄的防护力进一步降低了匈奴弓箭的杀伤效果。如果不是汉军出了叛降之徒,加上弩箭用尽,这场仗的结局仍然存在极大的变数,很可能出现匈奴人不堪忍受如此惨重的损失而主动退出战斗的可能。而这一切则是以当时汉军占有技术装备方面的很多优势为前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