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13肿颅内神经上皮肿瘤CT表现

 zskyteacher 2018-01-18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读者信息: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  初艳龙

所读书籍:《颅脑和头颈部CT诊断》

原著主编:高艳、郭锬、张璋

一、 星形细胞肿瘤

1.本病起自星形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可以发生于脑和脊髓的任何部位,成年人多位于大脑半球,以额叶、颞叶多见,顶叶次之,枕叶少见。儿童多位于小脑半球。

2.星形细胞肿瘤可分为:Ⅰ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Ⅱ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弥漫型星形细胞瘤;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Ⅳ级:胶质母细胞瘤

3.星形细胞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临床症状包括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

4.根据生长特性可分为弥漫性和局灶性。弥漫型星形细胞肿瘤包括弥漫型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级别高,预后不好;局灶性星形细胞瘤包括:弥漫型星形细胞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低级别


二、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颅后窝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特征性表现:大囊及壁结节

1.本病生长缓慢,边界较轻,常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的星形细胞瘤,WHO分级为Ⅰ级。

2.部位:好发于颅后窝,多发生于脑室系统周围近中线区,最常见于小脑,源于小脑蚓部,继发侵犯小脑半球,其次位于视神经或视交叉,幕上少见。

3.CT平扫①肿瘤呈囊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囊腔较大,囊内壁壁结节,无瘤周水肿;②单纯囊肿型,囊内可有多房;③瘤囊型,具有囊内有瘤,瘤内有囊的特点;④完全实性型。

4.CT增强扫描:实性成分或壁结节呈明显均匀强化,囊壁多有强化

5.鉴别诊断

①血管网状细胞瘤:位于小脑的肿瘤多呈囊壁结节,但好发于成人,壁结节强化更明显

②髓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好发于小脑蚓部,肿瘤内囊变、坏死少见

③第四脑室室管膜瘤:肿瘤呈混杂密度,并伴钙化


三、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1. WHOⅠ级,本病常发生于20岁以下患者,大多数以进行性癫痫发作或颅内压增高为主要症状,肿瘤可发生钙化及早期出血,本病是结节性硬化复合症的特征性病变。

2. CT表现

① 室管膜下结节:侧脑室体部室管膜下、突入脑室内的钙化结节早期为等密度,随年龄增长钙化率明显升高

②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结节增大、不完全钙化并出现强化,表明其转变为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3. 鉴别诊断

① 中枢神经细胞瘤:也好发于室间孔附近,但钙化率高,囊变多见,多见于中青年男性

② 脉络丛乳头状瘤: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典型表现为肿瘤边缘颗粒状,明显强化,并伴脑积水

4. 结节性硬化,又称Bourneville病,典型三联征皮脂腺瘤、癫痫和智力低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皮质错构瘤(结节)、皮质下胶质神经元错构瘤、室管膜下胶质结节和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神经外病变:皮肤血管纤维瘤、鲨皮斑、甲下纤维瘤、心脏横纹肌瘤、内脏囊肿、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四、 多形性黄色细胞瘤

1. 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WHOⅡ级,肿瘤常位于脑膜和大脑表面(脑膜-脑)。98%的病例发生于幕上,尤其好发于颞叶;癫痫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2. 部位:主要位于幕上表浅部位,累及脑皮质和柔脑膜

3. CT:平扫示病变多为囊性,即大囊和壁结节,瘤周水肿不显著,临近颅骨可呈受压改变;增强扫描壁结节明显强化,囊壁可强化或不强化

4. 鉴别诊断

① 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占位效应轻,钙化常见

② 幕上室管膜瘤:多位脑实质的囊实性占位,但位置不表浅,钙化常见

③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儿童和青少年,且为囊实性占位,但多好发于幕下小脑

④ 幕上血管网状细胞瘤:囊实性占位,但发病年龄较大


五、弥漫星形细胞瘤

1.本病好发20到45岁成人,临床症状多以癫痫、颅内压增高和运动障碍为主,WHOⅡ级,多位于幕上脑白质内,病理分型纤维型、原浆型、肥胖细胞型,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可进展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

2.CT:脑实质内稍低密度或低密度区,边界常较清楚,但可见局部或弥漫型浸润生长,可钙化,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较轻,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3.鉴别诊断

①急性期脑梗死:发病突然,病变多沿血管供血区分布,灰白质同时受累,密度随时间变化

②脑炎:颞叶最常见,病变也呈低密度、强化不明显,需结合临床

4.脑内片状低密度、以白质受累为主、不沿供血区分布、强化不明显者应考虑星形细胞瘤可能。


六、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1.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是弥漫浸润的恶性星形细胞瘤,WHOⅢ级,多见于40到50岁,临床表现包括癫痫等

2.CT:平扫脑实质内混杂密度区边界不清,可见囊状、坏死,出血少见,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显著,;增强扫描不均一强化,呈斑片状

3.鉴别诊断

①星形细胞瘤(Ⅱ级):肿瘤密度较均匀,囊变坏死少见,边界常较清楚,水中占位不显著,无强化

②胶质母细胞瘤(Ⅳ级):肿瘤密度更混杂,其内囊变、坏死,水肿占位更显著,病变进展快,有沿胼胝体蔓延至对侧特点


七、 大脑胶质瘤病

1.本病呈浸润性或多发性生长,涉及两个及以上脑叶,通常为双侧性,本病亚急性起病,进行性加重;

2.CT:大脑半球肿胀,常累及额叶、颞叶等多个脑叶和胼胝体,病变所在脑叶密度呈弥漫型减低,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多无强化,有恶变趋势时可出现斑片状强化

3.鉴别诊断

①病毒性脑炎:急性起病,脑部病灶多发,灰白质同时受累

②脱髓鞘病变:病变相对局限,激素治疗有效


八、 胶质母细胞瘤

1.星形细胞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瘤,WHOⅣ级,是成人最常见的脑内肿瘤,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2.CT:大脑半球深部占位性病变,最常见于额叶,发生在胼胝体区的肿瘤可沿胼胝体转移,呈蝶翼状。肿瘤边界不清,呈混杂密度,中心可见低密度坏死区,肿瘤内血管丰富,出血常见,周围水肿及占位效应显著;增强扫描:肿瘤呈厚壁花环状不规则强化,可沿室管膜转移而出现结节样、线样强化。

3.鉴别诊断

①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囊变坏死、强化程度及占位效应均小于胶质母细胞瘤。

②脑脓肿:脓肿壁通常较胶质母细胞瘤薄,且相对均匀。

③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密度较均质,且显著均一强化,占位效应重,瘤周水肿相对较轻


九、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1.少突胶质起源肿瘤WHO分类为Ⅱ、Ⅲ级,肿瘤好发于大脑皮质和大脑半球,生长缓慢,无包膜,但与正常脑组织界限清楚,以膨胀性生长为主;本病钙化率高,出血、囊性变少见,多发生于成人,高峰年龄为40-50岁

2.CT:皮质灰质和灰质下区含有钙化的混杂密度区。肿瘤多位于幕上额叶,累及脑膜,侵蚀颅骨。钙化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多呈弯曲条带状、斑片状。增强扫描不强化或轻度强化。

3.鉴别诊断

①星形细胞瘤:位置较深,较少侵犯颅骨。未钙化部分肿瘤呈低密度,而少突胶质细胞瘤通常呈稍高密度或等密度

②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发生部位较表浅,但多位于颞叶,肿瘤低密度,钙化少见,瘤周无水肿。

③动静脉畸形:通常无周围水肿,钙化呈小点状或血管条样,强化后呈血管团样


十、 室管膜肿瘤

1.室管膜起源肿瘤包括室管膜瘤(Ⅱ级)、间变性室管膜瘤(Ⅲ级)、室管膜下室管膜瘤(Ⅰ级)和粘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Ⅰ级)

2.肿瘤起源于脑室壁和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或室管膜静止细胞;前两种好发于颅内,室管膜下瘤多见于四脑室下部和侧脑室前角,粘液乳头状型室管膜瘤好发于圆锥和马尾

3.幕下室管膜瘤:以四脑室底部最为常见,呈菜花状,导致四脑室扩大。肿瘤柔软,可通过Luschka孔蔓延至桥小脑角区,通过四脑室正中孔沿脑干表面扩展。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

4.幕上室管膜瘤:发生于脑实质内居多,可为部分囊性型室管膜瘤和完全实质型室管膜瘤

5.室管膜下瘤:边界清楚,呈低密度或低密度,较大肿瘤内可有囊变和钙化,可伴有幕上脑积水,轻度强化或无强化。

6.鉴别诊断

①髓母细胞瘤:肿瘤位于小脑蚓部,四脑室呈受压移位表现而非扩大,肿瘤密度较均匀,增强明显强化。

2.囊性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肿瘤实性部分钙化少见,肿瘤周围水肿轻


十一、脉络丛乳头状瘤

1. 本病可发生于脉络丛上皮或脑室壁胶质细胞,多具有分泌脑脊液的特性,主要表现为脑积水而产生颅内高压症状,成人以第四脑室多见,儿童以侧脑室和第三脑室多见

2. CT:第四脑室、侧脑室或第三脑室结节影,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边缘清晰,呈颗粒状或凹凸不平,肿瘤沿脑脊液播散时,可出现其他脑室或蛛网膜下隙多发肿瘤,增强呈均匀一致中度至明显强化

3. 鉴别诊断

① 室管膜瘤:儿童好发幕下第四脑室,成人好发侧脑室,强化程度不如脉络丛乳头状瘤明显,有向外生长趋势

② 髓母细胞瘤:脉络丛乳头状瘤边缘呈颗粒状,强化后较髓母细胞瘤更显著。


十二、 松果体细胞瘤

1. 本病为发生于松果体实质细胞的肿瘤,WHOⅡ级,多见于成人,儿童多位松果体母细胞瘤,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性质和所在部位,其主要有颅内压增高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和内分泌系统症状。

2. CT:第三脑室后方(松果体区)可见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结节,边界清楚,直径常小于3cm,常伴发梗阻性脑积水。钙化常见,增强明显强化,松果体母细胞瘤体积较大,强化不均一,易沿脑脊液播散。

3. 鉴别诊断

①生殖细胞瘤:是松果体区最常见肿瘤,男性多见。肿瘤无包膜可侵犯临近结构,生殖细胞瘤本身无钙化,如果松果体钙斑被肿瘤包绕、推移支持生殖细胞瘤

②畸胎瘤:其内含脂肪、钙化、软组织及液体等,呈混杂密度肿块,增强扫描多不均匀强化

4.松果体区肿瘤按细胞起源可分为:①生殖细胞起源肿瘤:生殖细胞瘤、畸胎瘤②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肿瘤③其他细胞起源肿瘤:星形细胞瘤、神经节瘤、转移瘤;生殖细胞肿瘤是松果体最常见的肿瘤性病变

5.松果体实质细胞起源肿瘤:松果体细胞瘤(Ⅰ级)、中等分化的松果体实质细胞瘤(Ⅱ-Ⅲ级)、松果体区乳头状细胞瘤(Ⅱ-Ⅲ级)和松果体母细胞瘤(Ⅳ级)


十三、髓母细胞瘤

1.本病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之上的小脑蚓部,具有生长极为迅速的特点,手术不易切除,并有沿脑脊液产生播散性种植倾向。

2.CT:颅后窝边缘清楚的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肿块,钙化、囊变少见,周围有低密度水肿包绕,第四脑室受压向前移位,幕上脑积水常见,增强呈均一强化。肿瘤沿脑脊液播散时,可见脑室内和蛛网膜下隙线样强化。

3.鉴别诊断

①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呈囊实性,四脑室受压变形。

②室管膜瘤:位于四脑室内,致四脑室扩大,钙化、囊变、坏死多见

③脉络丛乳头状瘤:肿瘤边缘呈颗粒状或凹凸不平,其内可见小囊变

④血管网状细胞瘤:最典型大囊小结节的表现,壁结节或肿瘤周围有流空的血管影像;结节可强化,囊腔或囊壁无强化。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