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日常料理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它可辅可主、可甜可辣、亦柔亦刚,掌握好了,便百变多姿。要说国人对蒜的热爱,大江南北各种自制风味蒜足以“代言”。老北京铜锅涮肉必配的糖蒜,隆冬腊月配饺子的腊八蒜,可以做炒菜、烧烤、炖肉调料的油封蒜,还有“过气网红”抗氧化黑蒜。 连“娘娘”都屈尊手作的风味蒜,何不动手制作一瓶,尝试大蒜的各种滋味。 糖蒜 糖蒜是风靡南北的传统腌渍食品,为酱菜中上品。常见食用方法为生吃,佐以粥品或饺子等面食。或与肉类和豆制品搭配入菜,如糖蒜蒸鸡、糖蒜炒豆干。 - 食材 - 大蒜1000g / 白醋 750g 白糖 750g / 盐 20g - 做法 - 1/ 大蒜去皮,整头放容器中,放盐腌制3小时。 2/ 取出蒜,入清水浸泡12小时,期间多次换水。 3/ 捞出蒜控干水分,放入容器。白糖与白醋按照1:1比例调成糖醋汁倒入容器,没过大蒜,盖盖腌制3个月以上。 黑蒜 黑蒜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功效。其口感甜糯,可生食,亦可入菜。可搭配菌类煲汤入黑蒜排骨汤,或搭配肉类炒制如黑蒜炒牛肉粒等。 - 食材 - 紫头蒜 50g - 做法 - 剥去脏蒜皮,放入电饭锅盖盖密封,调至保温档60℃,保温20天后取出。阴凉通风处风干5天即成。 贝太秘笈: 1/ 黑蒜无需清洗,若沾到水需晾干水分。 2/ 黑蒜保温发酵期间不要打开盖子,空气进入会影响发酵。 3/ 若有条件,可放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发酵60~90天,效果更佳。 腊八蒜 腊八蒜多于腊月初八泡制,故称腊八蒜。多流行于北方,是腊八节节日食俗。腊八蒜呈翠绿色,味道酸辣俱全,搭配饺子食用美不胜收。 - 食材 - 紫头蒜1000g / 米醋500ml - 做法 - 1/ 紫头蒜去皮洗净、晾干,放进玻璃罐。 2/ 倒入米醋至没过大蒜,盖盖密封,置于10~15℃阳光下泡10天左右,待蒜呈翠绿色移至阴凉处储藏。 贝太秘笈: 1/ 紫皮蒜蒜瓣硬崩瓷实,口感脆香,瓣小容易泡透。 2/ 米醋色淡,可使泡过的蒜色泽如初,口感酸辣适度。 油封蒜 油封蒜可直接生吃,或当做炒菜、烧烤、炖肉的调料,如油封蒜配欧芹烤羊排、油封蒜面等。浸泡的油可用来炒菜或代替橄榄油调制沙拉酱。 - 食材 - 大蒜1000g / 橄榄油250ml 色拉油250ml / 香油50ml / 迷迭香20g - 做法 - 1/ 去蒜皮,掰成蒜瓣,注意保留蒜瓣的皮。 2/ 橄榄油、色拉油、香油按1:1:0.2的比例调在一起,淋在蒜上没过1cm的位置。 3/ 放迷迭香,小火热油熬蒜20分钟将其熬软。待油凉后倒入容器,密封1周以上即成。 蒜的种类 1/ 瓣蒜:秋季种植,耐寒性强,最常见,其辛辣味道不太浓重。 2/ 独头蒜:即红皮蒜种植时用小瓣蒜种子,由于其种植生长环境恶劣,土地营养缺乏,没能生成多瓣蒜,从而形成独头蒜。但是其辛辣味比多瓣蒜更浓。 3/ 紫皮蒜:是最早引入中国的品种,蒜瓣大,味道比白皮蒜辛辣,由于不耐寒,只能在春季种植,所以产量和价格比白皮蒜贵些。 食用注意事项 1/ 眼疾患者慎食。长期大量地食用大蒜会“损眼”。青光眼、白内障、结膜炎、干眼症等眼疾患者应尽量不食蒜。气血虚弱的病人更应注意,食用过多会出现视力下降、耳鸣、头重脚轻、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2/ 肝炎患者慎食。大蒜会肝炎患者的胃、肠有刺激作用,加重其恶心等诸多症状。大蒜的挥发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降低,引起贫血,不利于肝炎的治疗。 如何做蒜? 1/ 尽量不要在高油温中炝锅使用,以免破坏其营养素,建议低温使用或者最后放入。 2/ 用温油煎过的蒜,能使蒜辣素挥发,辛辣刺激性味道减少。 去除口腔蒜味tips: 1/ 鲜柠檬和金桔薄荷榨汁。或直接食用橙子、金桔。 2/ 咀嚼泡过的茶叶,利用其吸附能力,去除蒜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