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起轻机枪就是一顿狂扫?实战中真敢这么做吗

 星夜白科 2018-01-19
不少人都对武器装备感兴趣,小到手枪、步枪、轻重机枪;大到飞机、坦克、航空母舰。不过,由于军事装备的特殊性,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要想看到这些武器,其实很多时候是来源于影视剧或者是电视节目。
不过现在的不少影视作品在武器道具的选择上漏洞百出,而且即便是选择对了武器道具,但是在这些武器的具体使用上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图片
以抗战剧中经常出现的捷克式轻机枪为例,只要其有出镜的机会,大多数时候都会有这样的场景:某位壮士提起轻机枪,跃出掩体,对着敌人就是一通狂扫,都不用换弹夹的。
这种表现方式看起来很提气,但实际上却很无知,因为实战中这么打要么是找死,要么是挨揍,是对真实抗战历史的严重不尊重。
图片
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极为重要一种作战武器,正式名称是ZB26,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我国至少进口了30249挺原版捷克式,同时国内还仿造了不少。
由于当时的中国军队主要是纯步兵,因此捷克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主力装备。
图片
一般每个步兵连装备的捷克式能有9挺的话,那么绝对就是一等一的王牌了,当然了这样的王牌连队并不多,大多数的步兵连其实只有1到3挺捷克式,有的甚至一挺也没有。
在具体使用上,捷克式机枪由于较为轻便(不到10千克),因此可以伴随进攻和防守。实战中,日军凭借其装备的92式步兵炮和掷弹筒可以经常打掉我方的重机枪阵地,但对于捷克式轻机枪却较难有效打击,以为其重量相对较轻,机枪手可以随时转换阵地。
图片
由于捷克式机枪是步兵部队中为数不多的宝贝,敌人想打咱们都不愿意让其得逞,这时候怎么可能出现机枪手主动跃出阵地给敌人当活靶子的情况。
要知道机枪阵地被端了后,对于当时极为缺乏炮兵的中国军队而言,可能就失去了唯一的压制火力,岂不遂了日本人的愿?
图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捷克式机枪的弹夹容量只有20发,要是按住扳机一直打没一会儿就该换弹夹了,怎么可能无限火力?在当时中国军队武器弹药奇缺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允许这么浪费子弹。
而且,捷克式轻机枪连发精度较差,那么打实际上也打不到几个敌人,实战当中捷克式轻机枪通常是以短点射和长点射为主,一次发射2到3发子弹。这样的射击方式射程远、精度高,能对日军的冲击构成较大威胁。
比如日军老兵东史郎曾经回忆,在从上海到南京的一路战斗中,经常彻夜不停的遭遇捷克式的扫射,一般两挺机枪交替射击就可以保持持续不断的火力,光是其亲眼看到死于捷克式机枪下的日军就有不下20人。
图片
所以后来日军有经验的部队在遭遇捷克式机枪时会暗数其打出的子弹,待到差不多换弹夹的时候再冲击。而有经验的中国老机枪兵也有办法,就是通常一个弹夹子弹打出10几发就换弹夹,待到日军以为我军机枪没几发子弹发起冲击时,我军机枪内其实已换上了新的弹夹。
所以其实捷克式的使用是大有门道的,不是导演们想象的那种愚蠢用法,真那么做,不是自己被干掉,连累整个阵地失手,就是被战友们拉下来揍一顿。
最后,希望军事影视剧的导演编剧们最好能多研究研究真实的知识和史实,少在那些俊男靓女和奇思妙想上独辟蹊径,否则永远拍不出经典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