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二画唠】“叱石成羊” 艺库网

 泊木沐 2018-01-20

我不是艺术的创造者,我只是艺术的搬运工。

小二画唠,我们今天接着聊。

今天我们先聊一下为星期六的事做准备,画山水的朋友继续临芥子园,从树谱到石谱,随便临,喜欢临哪个就临哪个,看哪个顺眼就临哪个。

不知道看哪个顺眼的从头开始临,从第一页开始临,临完了之后直接发给小助手。

因为我现在微信特别多,接不到大家的东西,大家发原图给小助手,这样我们星期六就继续评画。

第二个就是我们今天该讲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我之前让大家去在生宣上勾线。

今天呢,我觉得大家勾了一段时间了,大家可以接着在熟宣上勾了。熟宣上勾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下墨色的变化。

一个是枝干的颜色,比如我们前天发的玉兰花,大家注意一下枝干的颜色,质感颜色重一点,然后那些花蕾花苞的颜色稍微浅一点,然后到了花瓣的颜色越浅越好,淡淡的是最好,因为到时候如果染色的时候,你就知道他们有多么重要了。

绷板子,我应该也讲过了,就是你在熟宣上画完之后,把它翻过来刷上水,然后再翻过来放到板子上,之后用报纸条涂上浆糊,然后在这个画的四圈的边上沾上一点点,绷上。

等干了之后,这张画就平了,平了之后就可以染了,这是种方式。

还一种方式就不用绷,直接在上面染也可以,但是这个有两个风险,第一个漏矾,非常麻烦。第二个画了一遍之后会皱,也不适合画,很麻烦,这个大家选择吧。

当大家把这个画如果绷到板子上,绷平了之后,我建议大家刷一遍胶矾水,胶与矾的比例是胶七矾三,我们之前讲过,矾水要长泡一下,等一下时间把那个水里脏的东西杂质,沉淀干净之后,用上面就可以了。

那我们今天主要讲一讲染色,染色我主要讲技法,第一个怎么染。

拿两只笔,一支是羊毫另一只还是羊毫,这是跟鲁迅先生学的“我们家门口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

对,我们也用两支羊毛笔,一支羊毛的另一只也是羊毛的,然后一支叫色笔,颜色的色。一只叫水笔,就是蘸清水的笔。

色笔是专门调颜色的,我跟大家说,大家准备好几只色笔,这支是画红色系的,这支是画蓝色系的,这支是画黄色系的,这支是画墨色的,大家一定要分好。

为什么,因为你画到后面就知道,如果你是同一根笔去画的话,同一根笔去画这么多颜色,回头会串色的,你的画会非常容易脏的,如果你用同一种色系的笔问题就不大,这是第一个,因为你调的颜色会很多。

然后颜色调下去要全调开,不要舍不得调,就蘸一点点,就是这边还有一大块没动,那边只蘸了一点点头。

可以颜色挤一点进去,把它全化开,这样用,淡一点不要紧,多画几遍没有问题。

然后要勤换水,为什么,因为工笔画讲究水一定要干净,不像写书法,脏不溜秋的水,画写意脏不溜秋的水,这个十天半个月都不换,那一大笔洗都没问题。

画工笔一定要勤快,要干净,太邋遢的画不了工笔画,你知道吧,别怕复杂,要想画好工笔画就一定要勤快,不能怕复杂。

那这些都准备好了我们怎么画呢?

两根笔,一根色笔一根水笔我们都说了,那这个色笔蘸上颜色之后,要饱满,然后水笔蘸上清水,这个水不要饱满,要适中,少一点就行。

然后大家不用先在稿子的上画,先找一张练习的熟宣,色笔在上面画一点,然后这个色在纸上就鼓起来了,然后你用这个水笔紧跟着进行分染。

分染其实就是把它染开,这是一个色疙瘩,然后你把他渐变的分染出来。

其实说白了就是这个墨是黑的,然后你要把它从黑的染到灰的,然后染到白,让中间的渐变的过渡非常匀,这就是分染的技术。

分染在什么地方,怎么样的结构,那就要根据不同的东西,不同的染法,那我们还有染高染低,那这个那我们后面再讲。

今天我们就讲到怎么染这块,我有一些相关的视频,大家可以联系一下我的小助手。

这个视频会有这方面,比较直观的一些方法,怎么去画,大家可以去群里联系小助手。

然后我们今天接说画。

这张画还是我们经常喜欢找的这个人,叫佚名,因为找不着他们的名字了,也不知道是谁画的,他也是我们小二画唠最经常出来的一个名字。

作者找不着了,那我们就只讲他的画,然后连收藏者我都找不着,因为这收藏印就这小半边,实在是连个收藏它的人,我们都找不着。没办法了,就只能凑合讲了。

你说你给我们带来多大的麻烦,就不能题个款嘛。

所以跟大家说,大家甭管画的好画的坏,我跟我的学员都说过,你的画一定要写上名字,写上日期,以后好找,以后万一成了传世的时候大家好知道是谁画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玩笑,为的是让大家把自己的画都记好日期,写好具体的时间。

为的是,比如说我们学了一个月,花了一个月时间,我们把我们今天画的画和我一个月之前的画进行一个对比,这样能看出自己到底是哪儿进步了,进步了多少,其实是给大家一个进行比较的方法。

那我们书归正传,继续讲这张画,这张画的名字,是我们一个神话故事,叫“叱石成羊”,南方的朋友都特别的了解。

故事的内容,就是俩个人,一个年龄大的一个年龄小的,比我们正常人看的时候,不懂的时候就觉得,这不是爸爸和儿子嘛,或是爷爷和孙子。

你看,孙子放羊呢,爷爷找他了,该让他回家吃饭了。

爷爷:“奶奶喊你回家吃饭了!”这个挺形象挺生动。

那实则不然,其实这是兄弟俩,这神话故事就是我们中国特色嘛,中国的神话有很多,我们先讲这画吧,神话一扯又远了。

这个故事的内容,就是讲这个小孩,叫黄初平,黄初平十几岁的时候,就去放羊去了,然后那就找不着人了,家里人都特别着急,这怎么办呀?这孩子丢了。

后来想,反正古代人多,孩子多,丢一个就丢一个,无所谓了。一堆羊丢了,就挺可惜了。

过了四十多年之后,有一天赶集的时候,他们家里面有个人,碰见了一个老道

这老道就说了:“我知道黄初平的下落。”

然后黄初平的家里人就去得找他啊,那让谁去呢,那就让黄初平的哥哥,叫黄初起,那他哥哥就去找他了。

黄初起找找找,终于在这个地方叫金华山,然后一下就找到了他弟弟,但是找到他弟弟时发现,他弟弟跟十五岁丢的时候一模一样,一点儿都没有变,还是十五岁的样子,他哥哥就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就来问他弟弟。

然后他弟弟就说了,哎呀,我跟那个道人,我修炼成仙啦,不食人间烟火,天为被地为床,我就这样在这修炼,我就成仙儿。

然后他哥就问他了,咱家那一堆羊呢?

你看,这就还是封建思想,这羊比人重要,人没了可以生,羊丢了就没办法了。

然后他弟弟就指着外面说,那一堆,不就是我们家羊吗?

他哥说,你扯什么呢?那都是石头啊。然后他弟弟就说,你看是不是。

使劲一说,那些石头就都变成羊了。所以就有了这个“叱石成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第一个羊比人重要,那是家庭的财产,然后你只是你个人。

第二个,告诉我们一个问题,让我想起我小时候一个事。

大人们好逗小孩啊,说:小子你没事就要去放羊去。然后我说:放完羊干什么呀?他们就说:放羊,你把羊卖了就能娶媳妇,娶媳妇了干嘛呢,娶媳妇了就生孩子,生完孩子他干嘛呢,再放羊,放羊干嘛,娶媳妇。

这你看,果真这画上就论证了,这故事。

这是一个开玩笑啊,这就是个简单的故事,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然后我们看看这张画,这张画虽然不大,二十多公分乘三十多公分,但是确实非常非常的费力。大家看这种画法,不是我们之前看的那种,很写意的方法。

其实全都是用工笔的方法,人物是勾出来的,石头是勾出来的,所有的都是勾出来的,包括水都是勾出来的。

而且大家看这种,前景中景远景,每一个地方都是勾出来的,勾完之后才设的色。

我们先看看这个人,人勾出来之后背后是撒的白粉,然后勾完的线,全都染的就是我刚才说的染法,这个人的身上都是染过颜色的,纸时间长了稍微有些掉色了。

但是这个白,大家看是背后打出来的,有些地方他还是漏矾的,那个白色还是往外渗。

还有就是大家看看中景,中景的话像树、石都是勾出来的,勾的时候还是非常小心的,都是用细笔勾出来的,勾完之后大家看,除了这个树干的地方,他稍微用了比较粗的笔稍微勾了一下,还有点写意的味道,剩下的松针是细的,勾出来的。

然后大家看这个朱砂的这个红叶双勾的,旁边这个藤蔓的这个植物也是双勾出来的,所以这画还是画的很细的,包括我们看的周边的这些草,都是用双勾的方法把它勾出来的。

完了之后上面的石头,也用了石青和石绿,这两种颜色。石青石绿在画之前,肯定得勾完线之后,底下也是要打过赭石的,赭石上面再上这些颜色。

这个技法我在之前的节目里,也跟大家都说了,而且说的很清楚,大家可以翻一翻之前的我们的节目,然后大家看一看,就去了解一下。

这张画第一,虽然没有名字,没有作者,第二个,也很小,但是他确实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整张画从勾从分染从设色,都非常非常的讲究。

这张画,虽然不能说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也是一张非常传世的,然后也是特别适合大家学习的作品。

所以我今天拿出来讲为的是什么,就是让大家能更确切的看到,工笔画用线这一块儿是如何讲究的,最细的地方最小的地方,包括我们底下的草他都勾的很细,就是通过不同的线的粗细来表现物体的本身的一个质感。

所以大家在勾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一定要考虑到物体的本身是一个什么样子的,是粗的是细的是远的是近的,大家通过这张画可以好好的分析一下。

我们再举个例子,就是前面的草是非常软的,所以作者勾出来的线就非常的软,松针是比较挺拔的,要粗的,大家看作者就是用粗的线勾出来的。

所以大家看这张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分析,每一个物体,它本身的质感,然后作者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大家先不用看设色,这样的话对大家后面学习,包括大家现在学习勾线,是一定有很大很大的帮助的。

好的,那我们今天的小二画唠就讲到这了,大家明儿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