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职场:出力不讨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很拽很拽的小伙 2018-01-20

话说职场:出力不讨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在职场中,经常有出力不讨好的现象发生。比如,工作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肯干活愿出力是好的表现,但要把事做好做到位,还需要明确定位,讲求方法。不能只凭热情,只靠主观意愿。

定位不准,就容易出力不讨好】职场是一个讲规矩的地方。工作实际中,有的人,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观能动性强,吃苦奉献精神好。但干起工作来,一时兴起猛冲猛打,不守职位,不讲边界,干了别人的活,还招致同事有意见。比如,有的领导,越过中层,胡乱发号施令,到处指手划脚,让员工无所适从;有的中层,越过部门,不加沟通,自作主张,引发别的中层不满;有的员工,越过职位,代上作主,行使权力,让上级大为光火。这些越位行为,都是乱作为的典型表现,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

定位准确,职责明确,是正确履职、做好工作、确保整体工作有序运行提高效率的重要前提。通常,管理比较规范的单位,都会对组织中成员的职位、职权、职责以及纵向横向间的工作关系作出清楚的定位。即使单位相关制度不健全,作为自身来讲,应该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问个明白,或提出完善工作定位相关制度的建议。这样,才有助于自己做明白人,干明白事。避免揽权争功之嫌和扯皮推诿之举,保证工作秩序井然运转正常。

方法不当,就容易出力不讨好】工作实践中,方式方法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效率效果。有的人看上去整天忙忙碌碌,却看不到能力素质有什么明显的提升和工作上有多大的成绩;有的人投入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往往是事倍功半。低质量勤奋不仅仅毫无实际意义,还容易挫伤自信心和积极性。

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是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是活学和活用的结果,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也是成熟和智慧的标志。为什么同样的一件事,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的人来做取得的效果不同?因为不同的人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方式方法取决于诸多的因素。比如,格局站位,自我认知,学识经验,理论基础,思维模式,情况掌握,客体认知,理念创新等。

实际工作中,有的领导在实施领导行为中,议大事做决策,会前不搞调查研究,不走群众路线。会上听不进他人与自己相佐的正确意见。要么主观臆断,乱用权利,盲目拍板。要么害怕担责,优柔寡断,议而不决。有的员工在落实上级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上,不能正确领会上级意图,考虑不周工作不细,措施不力想法简单,机械教条、盲目乐观地推动工作,用力越大,效果越差。

出力要出在点上,干活要干在实处。职场上,越来越的工作拼的不是体力和时间,而是方法和效果。先谋而后动,先思而后举。学会做明白人,才会做明白事,才能使工作找准方向点,聚焦关键点,落在目标点。否则,事倍功半,劳而无功,不如不做,或者缓做。

总之,职场中,出力不讨好的问题经常存在。除了领导和同事有失公正的情况外,更多的还是自身表现的不成熟。

话说职场:出力不讨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