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切实解决偏远乡村小学教师紧缺问题的建议

 读书与积累写作 2018-01-20
筱竹 2018-01-19 10:16

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特岗计划、教师考聘、免费师范生等途径,为农村学校补充了大量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师紧缺的局面;通过发放乡镇工作补贴、增加边远山区教师绩效工资、职评倾斜等方式,提高了农村教师待遇,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合格学校、教师周转房和公租房、“五小设施”等建设,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更加舒心。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偏远小学依然严重缺编!

教师哪去了呢?除了这些年退休数量较大外,还有两个去向:

一是浪费了。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74号),农村小学师生比为1:23,以乡镇、完小为单位核算,一般不会缺编,甚至超编;但这个编制标准是以每班学生40-45人计算的,每班教师可达近2人,而现在有的学校几个班加起来还没有23个学生,甚至不足10个学生,哪怕一个班只配1名教师,也会远远超编。而复式班教学,家长又不接受。并村之后,有的村有两所学校,加起来也只有几十名学生。教师就这样浪费在了这些教学点中。

二是逃离了。环境闭塞,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有的特岗教师从城市来到人生地不熟的山沟沟,难以适应;有的离家几百里甚至上千里,思亲心切;有的一个人呆在学校,连个说说话的人都找不到。再加上工作任务繁重,基本上是包班制,每周上课26节至30节,还要备课阅卷家校联系,忙得连轴转。于是,他们千方百计调到城市或城市周边,退一步也要调到初中或完小,有的干脆辞职。教师就这样年年来,年年走,缺教师的学校依然年年缺教师。

因此,要切实解决偏远乡村小学教师紧缺问题,一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二要教师本土化,三要合理配编。

一、撤点并校,合理布局。根据人口现状,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一个村有两所小学的一律合并,学生少于80人的村小原则上撤并。用校车解决低年级学生上学远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集中资金把保留下来的学校办好(现在投入了几十万建设资金而没有几个学生的学校不在少数),又可以合理配置教师,还可以让特岗教师留下来,一举几得,何乐不为?至于有人担心校车安全问题,看看民办幼儿园,哪家没有使用校车?

二、培养本土教师。撑起昔日农村中小学教育一片天,民办教师功不可没。直到今天,坚守在很多村小教学点的,依然是曾经的民办教师。他们的家就在学校附近,他们的根在那,他们离不开。偏远的村小教学点能留住的教师,只有本土教师,最稳定的是本村教师。

一是增加免费师范生数量,延长服务期限。在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成绩中等以上、愿意回到本村小学任教的进行专科和本科培养,合同不能签到县,而要到具体的村小教学点,服务期10年以上,服务期满后才开编,服务期内的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聘等与公办教师完全一样。这样可为完小以下的村小教学点提供稳定的教师来源。

二是先上岗后培训,以解当前教师紧缺的燃眉之急。选拔本村内愿意到本村小学任教的专科甚至高中往届毕业生,先上岗,然后通过在岗培训方式,让其获得教师资格证以及更高学历。服务期限、工资待遇等参照上述免费师范生。

三、改生师比为班师比。每个班至少配备2名教师。若通过撤点布局使班额达到了35-45人,则正好接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4〕72号)要求,即19:1。

顺便说一句,现在风行的支教、交流,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产生了很多副作用,可以休矣。

上述建议或许与现行政策相悖,但要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小学缺教师问题,唯有从政策层面寻求突破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