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育与社会环境——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nlzx123 2018-01-20

班建武老师在《德育与社会环境》这一课中点到:我们要培养公民而不是臣民。究竟公民与臣民有何区别?之前对这两个概念也接触过,但并没有真正去区别与探讨。课后在求知欲的驱使下,我通过白度查阅,找到了答案:公民是指具有某一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自由权,参与国家管理的知情权,等等,总的来说,公民具有广乏的权利。臣民是指屈从或被动于权力的人,臣民本质是奴性,臣民对国家具有强烈的依附性,缺乏独立的人格意志,相对国家而言,只有义务,没有实质上的有效权利。总而言之,公民与臣民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独立的人格意志,表现在: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两方面。公民意识是一种平等的意识,人格和尊严平等,人身自由,性别、种族、宗教信仰都是平等的。臣民意识是一种等级意识,在封建社会,王侯将相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把土地与臣民都当成自己的私人财产。

当今社会,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个体生命价值和民主权利越来越被人重视。物质极大丰富,公民意识越来越强,,因此,教育要培养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一课的学习,为我们指明方向,当今学校要培养的人是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公民意识人,而不是唯唯诺诺的臣民。国家建设需要高尖端人才,也需要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广大劳动者,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在培养合格公民上做文章,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力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艰苦朴素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担当意识,有仁爱之心,同时敬畏生命,敬畏法律,做知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