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攻坚小队抵挡汤(丸)

 AB向往神鹰 2018-01-20

上期写完水蛭

芦根君想了想

把抵挡也补全了吧

来看看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4)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125)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126)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康平本做“尿虽难”)。大便反易。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237)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257)

《伤寒论》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金匮要略》

抵当汤(丸)方

水蛭 虻虫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大黄三两

抵当汤以上方加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抵当丸则上述四味捣分四丸,煮丸而服之




水蛭、大黄以往都写过了

详细请客官移步以下两条链接

\(药|攻坚破血之水蛭)/

\(【药】过五关斩六将—大黄)/

虻虫味苦。微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

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桃仁味苦。平。主治瘀血。血闭瘕邪气。

由性味去看,三苦一咸

均湧泻邪气于里

趋于下而通里之闭结

从选药上看

四味均可为独当一面的攻瘀药

然而,两味动物药,两味植物药

动物中一味游的、一味飞的

植物中一味果实、一味取根

群起攻伐之剂、亦有如此对称之美感

值得人们认真玩味






因其病位归于里,病性属亢奋有余

病理产物为有沉积已久的瘀血

故抵当属阳明夹瘀

指徵而言,其主要为少腹部硬满精神症状

次为大便不畅月经不调

兼可见黄疸,视物不清

脉常见有弦涩,沉取有力(多为尺部)

舌常见舌质紫暗,下络黯黑,或有瘀斑瘀点




一,少腹部硬满

少腹硬,指的是脐下两旁偏硬

甚者有肉眼可见之肿物

按下有刺痛感,甚者拒按

而少腹满,为病人自觉该处鼓胀

如金匮要略云:“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为瘀血聚于少腹局部之徵

(因此徵与水蛭指徵一样,故芦根君偷懒直抄;=▽=)

(然而抵当因联合用药的关系,瘀血之指徵较水蛭单用严重,如下案)


王某,男,24岁,工人,1994918日初诊。脐左侧有一块状物大如鞋底有明显压痛痞而不舒,午后潮热盗汗。西医诊为“结核性腹膜炎”(干性),历经抗结核药治疗无效,脉象弦滑。本症坚硬而不移位,当属积证。必以消坚化积为主治。

观其人体质尚健,初用三棱、莪术、鸡内金等数剂,积块不缩,症状不减。因思此属陈久积血,营阴气血受阻,非寻常化积药所能治,必须用峻剂方能取效。用生水蛭25g研面,每次2.5g,日2次。服药后自觉腹部有气体向下移动,硬痛减轻。继用前药硬块明显缩小,但续按常规服用此药则效不显,考虑此属药轻病重,须水蛭与虻虫合用方能进一步收效,遂拟抵当丸方。处方:

水蛭25g 虻虫15g 桃仁20g 大黄15g

研面蜜丸为梧桐子大,每次服10克。服药后,硬块逐渐缩小,从1016日服本药,至118日,硬块完全消失而痊愈。

(崔喜山、贾丽红医案)


冉口焦姓人,七月间患壮热舌赤,少腹闷满,小便自利,目赤发狂已三十余日。初用解散,继则攻下,但得微汗,而病终不解。诊之脉至沉微,重按疾急。夫表证仍在,脉反沉微者,邪陷于阴也。重按疾急者,阴不胜真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矣。此随经瘀血结于少腹也,宜服抵当汤。乃自制虻虫、水蛭,加桃仁、大黄煎服。服后下血无算,随用熟地一味捣烂煎汁,时时饮之,以救阴液。候其通畅,用人参、附子、炙草,渐渐服之,以固真元。共服熟地二觔余,人参半觔,附子四两,渐得平复。

(《续名医类案》)





二,精神症状

主要为亢奋性症状与记忆力下降

为瘀热攻冲所致

亢奋性症状为烦躁,心神不宁

重一点就毁物骂人,其人如狂

更重的就发狂,所谓的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吕某,女,45岁。患者发热恶寒,周身疼痛,恶心不思饮食。脉浮数。医以辛凉解表,连服2剂不汗,迁延56日表证未解。适值经期,至期月经不行,少腹胀满、拒按大便燥结,小便如常。时或精神错乱呼号狂叫,脉伏。

证属太阳失表,逢经期热邪内陷,月经为热邪壅滞,瘀而不行,即伤寒热入血室之证。治宜抵当汤加味,(参《伤寒论》124125条之意)。处方:

当归尾15g 虻虫  桃仁  牛膝各12g  水蛭  丹皮各9g  大黄甘草各6g 柴胡3g

服药后腹胀即减,神识见清,脉变浮弦,是瘀滞得以疏通之兆。原方加和胃剂,连服4剂。月经来潮,色呈黑褐。腹部胀满消失,精神如常。

(邢锡波医案)




记忆力下降亦为抵当常见指徵

伤寒论237条明言“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

健忘,甚至老人痴呆

见有瘀有实,亦可一试

栾某,女,48岁,1982720日就诊。少腹胀,全身浮肿已1个月。尿时尿道有发热疼痛感,但小便通畅,化验无异常发现;全身浮肿,憋胀,夜卧不宁,不能坚持工作,曾服中药八正散等20余剂无效。少腹部有压痛烦躁健忘易怒。脉滑,舌胖苔白。

证属膀胱蓄血,气化不利。治以破血逐瘀。处方:

大黄9g 桃仁9g 水蛭9g 虻虫3个(去翅足)

3剂,水煎服。服药后大便稀,色黑,日3-43剂服完后,全身浮肿、憋胀消失,少腹胀痛消失。

(刘景祺医案)




三、大便不畅

大便不畅为有形之病理产物阻滞于里

腑功能受阻而不能向下推动的情况

大便常干结难解

甚则五六日不大便

与承气类之别是

承气类因伤食,食积燥屎直接堵管腔

全腹部痞满实、脐周压痛更明显

而抵当则血行不畅或局部压迫

腑不能很好运作,功能受阻

位置以少腹胀满为主



陆养愚治凌东阳,患伤寒,已经汗下,身体外不热,而以手扪之热极,饮食不进,胃中饮饿不能忍,及强食稀粥,胃脘即胀疼不能当,须人用手揉之,待一二时始下大腹甫下即又饥不能支持大便五六日不行,而少腹不硬满。数日间,医者以汗下身凉,大约用开胃养血顺气之药出入加减,而病觉日甚一日,病人自分不起,延商治。陆诊之两寸关浮数,两尺沈数有力。。。乃用淡盐汤送抵当丸三钱,取咸走血之意,以去荣中之结热,随浓煎人参汤调凉膈散五钱,徐徐送下,以去卫中之浮热。用人参汤者,病久数下,恐元气不能支也。如此两日,结血去,浮热解,饮食渐进,后以清气养营汤调理旬日而愈。

(《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收录案)



自然,当抵当汤与承气汤证共见

自然可以合方使用,不必拘泥


一八旬老翁,因家庭矛盾受到较强的精神刺激,神志逐渐出现恍惚,混乱,服用镇静安神类药物后缓解。不久,头部跌伤后精神状态越发混乱,发展到狂躁、骂人,服镇静剂无效,症状加重,每晚狂叫、怒骂,时值冬日,夜晚寒气袭人,患者却脱光衣服,在房中走动不停,无片刻安宁平日孱弱的老人,此时力大,动作敏捷,两名成人才能勉强摁住他。每晚如此已近一个月,白天稍缓,夜间加重。家人无奈欲将其送精神病医院。听后觉得此证似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的治疗范围,遂去诊视。时值白日,见老翁在房中坐立不安,按其腹部,脐下左边有一碗口大的坚硬块状物,按之即痛剧,询问病史得知三年前膀胱癌手术后形成肿块,诊断是手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形成的赘生物。—年前曾做电切手术切除—部分,现又逐渐增大、变硬。问其大便情况,告之大便很困难,每次临厕如同一场战斗,需折腾半天才下—些干粪团,至今又已近一周未大便。“少腹硬满,拘急,其人如狂”,属桃核承气汤和抵当汤证无疑,由于患者不配合,无法察其舌脉,方证明晰,舍舌脉从证。遂书抵当汤合桃核承气汤两剂:大黄10g、桃仁20g、桂枝8g、芒硝10g、水蛭10g、虻虫10g。后因无法买到虻虫,只能去之。服一剂后,家人告之服完药后不久,老人即如厕,下3块如板栗大的“黑石头”,落地有声,不一会儿,大下青绿色水状物几次,接着又下黄褐色稀粪一次。人随即安宁,当晚安静入睡。几日后,我去探视,按具腹部已经柔软了许多。此例患者虽已年过八旬,但实邪已成,可攻之证已明,则决不姑息。

(《经方一百首》)



四、月经不调

瘀血聚于下焦局部,血行受阻

气血难以趋于下而形成月事

常见为闭经

亦可见痛经、月经血块多色黯黑等

即为金匮云“妇人经水不利下

常熟鹿苑钱钦伯之妻,经停九月腹中有块攻痛,自知非孕。医予三棱、莪术多剂未应,当延陈保厚先生诊。先生曰:三棱、莪术仅能治血结之初起者,及其已结,则力不胜矣。吾有药能治之,顾药有反响,受者幸勿骂我也。主人诺。当予抵当丸三钱,开水送下。入夜,病者在床上反复爬行,腹痛不堪果大骂医者不已。天将旦,随大便下污物甚多,其色黄白红夹杂不一,痛乃大除。次日复诊,陈先生诘曰:昨夜骂我否?主人不能隐,具以情告,乃予加味四物汤调理而瘥。

(《经方实验录》)



余尝治一周姓少女,住小南门,年约十八九,经事三月未行,面色萎黄,少腹微胀,证似干血痨初起。因嘱其吞服大黄廑虫丸,每服9克,日三次,尽月可愈。自是之后,遂不复来,意其瘥矣。越三月,忽一中年妇女挟一女子来请医。顾视此女,面颊之下几不成人背驼腹胀,两手自按,呻吟不绝。余怪而问之,病已至此,何不早治?妇泣而告曰:此吾女也,三月前曾就诊于先生,先生令服丸药,今胀加四肢日瘦背骨突出经仍不行,故再求诊!余闻而骇然,深悔前药之误。然病已奄奄,尤不能不一尽心力,察其情状,皮骨仅存,少腹胀硬,重按痛亦甚。此瘀积内结,不攻其瘀,病焉能除?又虑其原气已伤,恐不任攻,思先补之,然补能恋邪,尤为不可。于是决以抵当汤予之。

虻虫3克,水蛭3克,大黄15克,桃仁50粒。

次日母女复偕来,知女下黑瘀甚多胀减痛平,惟脉虚甚,不宜再下,乃以生地、黄芪、当归、潞党、川川芎、白芍、陈皮、茺蔚子,活血行气,导其瘀积。一剂之后,遂不复来,六年后,值于途,已生子,年四五岁矣。

(《经方实验录》)




五、黄疸,视物不清


此二者为抵当可见的兼见徵

若见此二者,证属蓄血的

可考虑用抵当


蓄血一证,见于女子者伙矣,男子患者甚鲜。某年,余诊一红十会某姓男子,少腹胀痛小便清长且目不识物。论证确为蓄血,而心窃疑之。乃姑投以桃核承气汤,服后片时,即下黑粪,而病证如故。再投二剂,加重其量,病又依然,心更惊奇。因思此证若非蓄血,服下药三剂,亦宜变成坏病。若果属是证,何以不见少差,此必药轻病重之故也。时门人章次公在侧,曰:与抵当丸何如?余曰:考其证,非轻剂可瘳,乃决以抵当汤下之。服后,黑粪挟宿血齐下。更进一剂,病者即能伏榻静卧,腹胀平,痛亦安。知药已中病,仍以前方减轻其量,计虻虫二钱、水蛭钱半、桃仁五钱、川军五钱。后复减至虻虫、水蛭各四分,桃仁、川军各钱半。由章次公调理而愈。后更询诸病者,盖尝因劳力负重,致血凝而结成蓄血证也。

(《经方实验录》)


仇景莫子仪病伤寒七八日,脉微而沉身黄发狂小腹胀满,脐下如冰,小便反利。医见发狂,以为热毒蓄伏心经,以铁粉、牛黄等药,欲止其狂躁。予诊之曰:非其治也,此瘀血证尔。仲景云: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为无血;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也。可用抵当汤。再投而下血几数升狂止,得汗而解。

(《伤寒九十论》)



最后来个总结:


抵当桃虻蛭黄使

少腹硬满狂躁施

健忘便难月事闭

阳明旧血自可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